中國詩歌史話二、漢字和先秦詩歌(續)

來源: 龍劍 2020-07-30 07:33:0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635 bytes)

中國文學史上詩歌創作一直是文學的主基調,其中《詩經》是現實主義的源頭,而《離騷》則被視為浪漫主義的先河,二者被後世文人合稱“風騷”,成為我國詩歌的兩大源頭。

    先秦時代大致有三種場合會有歌唱的需要:老百姓抒發感情的民歌、會盟宴樂中助興的曲調和祭祀祖先時奉獻的樂章。這些歌詞經過孔丘(前551—前479)的收集整理最後大約在公元前6世紀末編定成書。《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原名《詩》,或稱“詩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詩,有目無辭。全書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葉500多年間的作品。產生的地域,約相當於今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以及湖北北部一帶。作者包括了從貴族到平民的社會各個階層人士,絕大部分不可考。《詩經》共分風、雅、頌三類,其中風包括十五“國風” ,有詩160篇,是各地區的民歌;雅共105篇,分“大雅”和‘小雅” ,其中大雅31篇是周民族的史詩,小雅74篇是周王室的雅曲;頌分“周頌”、“魯頌” 、“商頌” ,有詩40篇,是宗廟祭祀之禮樂。從創作時代看,大致可以確定:“周頌”全部和“大雅”的大部分是西周初年的作品;“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大部分,是西周末年的作品;“國風”的大部分和“魯頌” 、“商頌”的全部則是東周以後至春秋中葉的作品。

    《詩經》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五方麵:(l)祭祖頌歌,主要保存在《大雅》和“三頌”中,其中以《大雅》中的五篇作品:《生民》、《公劉》、《綿》、《皇矣》、《大明》為代表,敘述了自周始祖後稷建國至武王滅商的全部曆史;(2)描寫古代田獵、畜牧和農業生產的情景,《七月》一詩就是敘述了農夫一年四季勞動的過程;(3)描寫戰爭和徭役的情形。如《采薇》、《東山》;(4)控訴統治者對人民的殘酷剝削,如《伐檀》、《碩鼠》;(5)描寫愛情和婚姻。如《關雎》是歌唱美好愛情,《氓》則反映不幸婚姻。總的來說內容上以抒情言誌之作為主,從此以後抒情詩就成為我國詩歌的主要形式。

    《周禮•春官》中有這麽一段話:“大師……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後來漢人作的《詩大序》又把“六詩”改為“六義”。六義中風、雅、頌是指《詩經》所包含的內容,賦、比、興是古人根據《詩經》中的作品所總結出來的三種表現手法。賦,就是鋪陳直敘,敘物以言情,《鄭風•將仲子》是一首用賦手法的典型;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周南•關雎》用的就是比的手法;興就是觸物興詞,客觀事物觸發了詩人的情感,引起詩人歌唱,《周南•桃夭》就是因桃的花、果、葉而起興說到家庭生活的和美。《詩經》創立的比興手法成為我國古代詩歌獨有的民族文化傳統。比和興,兩者的特點是含蓄,作詩也要求含蓄而忌直白,比興就成為我國詩歌廣泛使用的藝術表現形式。《詩經》的句式以四言為主,四言二拍是勞動的節奏,是古人最熟悉的(很難想象勞動中會用圓舞曲的三拍子,以前有部喜劇片《錦上添花》,韓非扮演一個知識青年,創作了一首三拍子的抬木頭的勞動號子,結果全亂套了)。四句獨立成章,隔句用韻,但並不拘泥,富於變化。許多詩常常衝破四言的定格,而雜用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或八言的句子,因此顯得錯落有致,具有自然的節奏。《詩經》在章法上多為重章疊唱的複遝結構,即每章字句基本相同,隻換少數詞語,反複詠唱。這樣的結構增強了詩歌的音樂感和節奏感,同時對動作的進程和詩人情感的變化起作用。疊章以外,《詩經》還往往疊句疊字,尤其是雙聲(聲母相同)疊韻(韻母相同)字,對刻畫形象,詳盡地表達感情,起到了很好的修辭效果;同時詩歌在演唱或吟詠時,音節舒緩悠揚,更富音樂美感。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