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他以大手筆,大跨度地作了比較,他的意思是西方發達主要歸功於拚音文字的優越,這是他的主要觀點之一。 他是從公元前6000年
是的,他以大手筆,大跨度地作了比較,他的意思是西方發達主要歸功於拚音文字的優越,這是他的主要觀點之一。
他是從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2世紀的美索不達米亞的文明進化和文字演變談起的。對那些曆史我毫不知曉,正在補課~~
美索不達米亞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 |
---|
幼發拉底河 – 底格裏斯河 |
亞述學 |
蘇美爾 |
烏魯克 – 烏爾 – 埃裏都 |
基什 – 拉格什 – 尼普爾 |
阿卡德王國–庫提 |
烏爾第三王朝– 伊辛第一王朝–拉爾薩 |
巴比倫 |
巴比倫第一王朝 – 克喜特 – 阿摩利 |
埃蘭 – 米坦尼 |
胡裏安 – 烏拉爾圖 |
亞述 |
亞述: 亞述爾 – 尼尼微 |
新巴比倫王國 – 迦勒底 |
年表 |
美索不達米亞王朝表 |
蘇美爾王表 |
米坦尼王表 |
亞述王表 |
巴比倫王表 |
語言 |
楔形文字 |
蘇美爾語 – 阿卡德語 |
埃蘭語 – 胡裏安語 |
美索不達米亞(阿拉米語:ܒܝܬ ܢܗܪܝܢ,希臘語:Μεσοποταμία,阿拉伯語:بلاد الرافدين ,英語:Mesopotamia)是古希臘對兩河流域的稱謂,意為“(兩條)河流之間的地方”[1],這兩條河指的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在兩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產生和發展的古文明稱為兩河文明或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它大體位於現今的伊拉克,其存在時間從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2世紀,是人類最早的文明。由於這兩條河流每年的氾濫,所以下遊土壤肥沃,富含有機物和礦物質,但同時該地氣候幹旱缺水,所以當地人公元前6000年就開始運用灌溉技術[2],灌溉為當地帶來了大規模的人力協作和農業豐產。經過數千年的演化,美索不達米亞於公元前2900年左右形成成熟文字、眾多城市及周圍的農業社會[3]。
由於美索不達米亞地處平原,而且周圍缺少天然屏障,所以在幾千年的曆史中有多個民族在此經曆了接觸、入侵、融合的過程,蘇美爾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亞述人、埃蘭人、喀西特人、胡裏特人、迦勒底人等其他民族先後進入美索不達米亞,他們先經曆了史前的歐貝德、早期的烏魯克、蘇美爾和阿卡德時代、古提王朝、新蘇美爾時期的拉格什第二王朝、烏魯克和烏爾第三王朝、後來又建立起先進的古巴比倫、龐大的亞述帝國。迦勒底人建立的新巴比倫將美索不達米亞古文明推向鼎盛時期。但隨著波斯人和希臘人的先後崛起和征服,已經輝煌了幾千年的文字和城市逐步被荒廢,接著漸漸為沙塵掩埋,最後被人們所遺忘。直到19世紀中期,伴隨考古發掘的開始和亞述學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實物被出土,同時楔形文字逐漸被破解,塵封了18個世紀的美索不達米亞古文明才慢慢呈現在當今世人麵前。
蘇美爾人於公元前3200年左右發明的楔形文字[4]、公元前2100年左右尼普爾的書吏學校[5]、三四千年前蘇美爾人和巴比倫人的文學作品[6]、2600多年前藏有2.4萬塊泥板書的亞述巴尼拔圖書館[7]、有前言和後記及282條條文構成的《漢謨拉比法典》[8]、有重達30多噸的人麵帶翼神獸守衛的亞述君王宮殿、古巴比倫人關於三角的代數的運算、公元前747年巴比倫人對日蝕和月蝕的準確預測[9]、用琉璃磚裝飾的新巴比倫城和傳說中的巴別塔和巴比倫空中花園,以及各時期的雕塑和藝術品,這些成就都屬於美索不達米亞這個古老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