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說 我姑我侄 之二
回想起來,我為我媽吵架可不止一次了。最嚴重的一次是和我大伯。那次我大伯家一個女客欺負我媽。過了好幾天了,我媽在院子裏和人講著哭。我剛好大學放暑假在家,我一聽,就到我大伯家,那個女客依舊在那裏打麻將。然後我一邊罵一邊用麻將把那客人的臉給打腫了。
然後,大伯就來為那女客做主。又過了一會兒姑姑們接到電話趕來,最開始,她們站到我這邊。但是當她們看到我大伯手背上沒有一寸,其實應該是沒有一絲好肉的時候,都不吭聲了。
那又怎麽樣?現在我們關係很好。每次回家,給大伯請安,那是第一天就必須要做的事情。然而,哪怕是一家子,相互尊敬有時候也必須靠打出來。
我媽媽一輩子都不明白這個道理。以前,爸爸要麽幾天不回家,回來就帶著一大幫人,她辛辛苦苦做好飯,端上桌的時候,我爸爸就當著滿堂賓客說,這是人吃的麽,這。
現在我真是鄙夷她那時候的哭哭啼啼。不過她還有我替她打架。而我就沒有這種運氣。我弟妹曾問我媽媽,姐姐說,爸爸小時候那樣打她——有時候我爸爸打得我渾身的血條,五六歲吧,他提著我的頭往水泥地上撞,有時候大清早耳光扇到我一地鼻血,或者我坐在地上,抱著腿,忍住哭,他穿著皮鞋一邊踢我一邊說,看你的孽障樣子——你怎麽從來不勸一下?我弟妹問。我媽回答,他那麽凶,我怎麽敢。
是啊,其實感情和理智以及勇氣,常常是成正比的。
好比,那年我姨媽的兩個兒子都上大學去了。姨媽說想體會一下養女兒的感受,就來接我去她家讀書。我爸爸卻要我弟弟去了。到大城市去讀書,這樣的機會,爸爸縱然再舍不得兒子,也是要努力為他爭取的。然後,我高高興興地說,我不想去。就好像,從小爸媽對別人說的,我們女兒從來不喜歡漂亮衣服。所以我有時候是我穿比我大十二歲的堂姐當年的,有時候是我弟弟的。那時我在學校裏,偶然理會我的人說,她就喜歡穿大衣服。
我父母和我都說,我對什麽都沒興趣,繪畫啦,樂器啦,這些學習班都是我弟弟的忙碌的事情。記得有陣子,我常在院子裏,擺出圖畫紙,認真地畫幾張。不過,我那時候可真的沒有任何非分之想。
順便說一下,我媽媽是很優秀的婦科醫生,我爸爸十分精明能幹,最開始是內科醫生,後來在醫院做行政。我家條件不算差。
我中學時候,班主任和語文老師,都曾經問過我父母,我是他們親生的麽。我媽媽說笑的時候說起這些事情。其實我和我爸媽長得那麽像。
後來我考上大學了,我爸爸說,你怎麽這麽自私,隻顧你自己,你弟弟你都不管?
再後來上班了,有一次我去廳裏做報告。後來爸爸說,我想如果你語速慢一點,效果會更好的。我脫口而出說,你怎麽知道,人家的確說我太快了。我爸爸為此很高興,常常把這件事情拿出來表示他對我很了解。其實,當時我很小心,侃侃而談。那個脫口而出都是裝的。是習慣性的取悅。我和朋友說起的時候,她說,你怎麽對自己的爸爸都是這樣?
我曾經在最落魄的時候,被爸爸發現了我的經濟情況。然後他把我趕出家門。那些心理的依賴感慢慢消除以後,我已發現,原來人可以做到無所畏懼。
去年,我爸爸被發現有肺部的惡性腫瘤。我過年回家,洗完澡出來,我爸爸突然說要幫我吹頭發,我居然勃然大怒道,不要。
我曾經以為,每個孩子聽到爸爸的腳步聲都會心驚肉跳。然而月有陰晴圓缺,人生本來多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