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有詞的味道了

來源: 2011-02-07 07:27:32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讀後,覺得有兩點還是想說一下。

 

一是句子讀著不甚自然,比如“一白枝冷”。還有最後幾句,在我讀來,似乎更應該是“無情羅幔,有情佳麗,同在風裏,不在幽閨。”

二是用詞平白,缺少寓意。

在劉基的《眼兒媚秋閨》中,上片中的“雁”,讓人聯想到書信,詞裏暗含盼書信而不得之意。

下片中的“武陵溪”,有典故,意指在遠方。

 

最為經典的一首《眼兒媚》,為宋相王安石的兒子王雱所作:

楊柳絲絲弄輕柔,

煙縷織成愁,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難重省,

歸夢繞秦樓。

相思隻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故事是:王雱娶了翰林學士之女龐荻,但自己身體虛弱。為了龐女的終身幸福,令其改嫁,嫁給了昌王趙顥。不久,王雱病危。彌留之際,寫下這首詞。

詞裏,“海棠”指少女,這裏指龐荻;“梨花”指不中用的老男人,這裏指自己。(聽過“一樹梨花壓海棠”吧?據說有位八旬老翁,娶了一位18歲的少女,蘇東坡寫下“一樹梨花壓海棠”予以調侃)。後麵,“丁香”指愛情(與龐女的愛情)和作為女人的龐女,“豆蔻”指少女(處女),這裏指少女龐女。

 

據說,寫得最為正統的《眼兒媚》,為賀鑄所作:

蕭蕭江上荻花秋,

作弄許多愁。

半竿落日,兩行新雁,一葉扁舟。

惜分長怕君先去,

直待醉時休。

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後日眉頭。

 

是睹物生情、寓情於景、以物喻人。

 

回頭再看你那首詞,似乎缺少點什麽。

 

不懂詩詞的人瞎侃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