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國人

來源: 2010-08-10 06:22:18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看標題,大家可能要罵我弱智,我是中國人這本身根本沒有任何歧義,我生在中國,長在中國二十多年,說中國話,寫中國字,本來就是中國人。告訴你,我不是弱智,我今天想說的是,直到今天我才明白什麽樣的人才配做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

前幾天下班後無事,就順便去了一家台灣書局,買了幾本小說。其中一本小說就是我看過許多遍但百看不厭的【千江有水千江月】。在回家的路上,我等不及了,打開了這本書讀了起來。在公交車上,我讀得熱淚盈眶,書中那種濃鬱的中國文化風情讓我感動不已以至於淚水漣漣。

回到家,換好家居服,找到一個舒適的位置,我把雙眼貼到了這本書上。阿貞觀外公說了一段話讓我深深感動,老人家說:“兒子不好,還是一人壞,一家壞,一族壞,女兒因負有生女教子的重責,可就關係人根、人種了,以後嫁人家為妻做媳,生一些惶恐、霸氣的兒女,這個世間還不夠亂啊?”書中的這段話讓我感觸極深。中國大陸自49年以來,一直提倡婦女解放,女人跟男人一樣爬高上低在外做很多粗重活,在中國很多女人無法安心做一個照顧兒女的好母親。因此中國大陸有很多女人變得十分霸道有些甚至是胡攪蠻纏,今天中國的亂象的產生縱然有很多其它因素,但是我不得不說,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很多中國女人無法在家裏相夫教子做一個好母親。很多母親在做完月子之後就把孩子丟給保姆帶,孩子稍大就被送去幼稚園。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根本沒時間關注孩子的感情和內心變化,因此孩子長大後根本就不明白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對父母的敬重。

書裏寫到阿貞觀熟記於心的【勸世文】:天不可欺、地不可褻、君不可罔、親不可逆、師不可慢、神不可瞞、中不可侮、弟不可虛、子不可縱、女不可跋。。。。。。勢不可使、富不可誇、貴不可恃、貧不可怨、賤不可淩、儒不可輕。。。讀到這裏,突然我捧書大哭,我為這種被遺忘了的中國傳統文化而哭,也為自己多年來的無知而哭。這些被遺忘了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中國人長久以來的處世之道,是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的根本。令人遺憾的是,今天再也難以見到有人在內心裏奉行這種尊貴的禮儀之道了。

記得年少時,熟讀四書五經的母親常常用這些古老的禮儀數落我教育我。那時的我離經叛道不知所謂,隻是覺得這些古老的禮儀已經過時了。在十幾二十歲時,我讀了許多外文翻譯過來的書,家裏也訂了許多雜誌諸如【環球】、【譯林】等等。在青少年時期,我內心裏極為向往西方文化,曾經我被雨果的【悲慘世界】裏所描述的人道主義情懷感動得熱淚盈眶。那時的我,根本不了解在中國傳統文化裏那種極為厚重的人道主義情懷。【勸世文】裏所說的“天不可欺、地不可褻、君不可罔、親不可逆、師不可慢、神不可瞞、中不可侮、弟不可虛、子不可縱、女不可跋。。。。。。勢不可使、富不可誇、貴不可恃、貧不可怨、賤不可淩、儒不可輕。。。”,這才是一種更加深刻廣泛的人道主義精髓,隻是年少輕狂的我,隻看到雨果的偉大而沒看見我們祖先的慈悲憐憫。

二十多歲時,我去國離家。最初的生活如一個不諳水性的人在汪洋大海裏掙紮求生存,我每天上課打工忙得不亦樂乎。那段時間,隻要稍有空閑我就讀許多英文書,那時的我滿腦子西方文學心理學社會學理論,年少輕狂的我一直深信,人道主義情懷的發源地是法國,我深深迷戀崇拜西方社會結構和人文體係,我覺得西方的一切都那麽美好。

後來車禍受傷讓我停下腳步在家裏休養,那段時間我讀了很多書,後來感覺自己厭倦了英文書,開始讀起了中文書。讀了一段時間中文書之後,我突然感覺到過去那個自己的淺薄和無知,也深深體會到傳統中國文化裏的那份厚重和慈悲,我開始反省自責自己的過去的粗魯無禮和傲慢偏見。這幾年來,我開始回憶母親給我講過的話,想起小時候母親給我講的那些故事,才明白我的祖輩們一直都遵循著中國傳統的做人禮儀,對待乞丐和宵小都是那麽仁至義盡。

記得母親曾經告訴我,在母親小時候,每逢年節或家裏有喜事,外祖母總會在大宴賓客時為附近的乞丐們在後麵的廚房裏單獨擺上一桌宴席。初聽這個故事,我不解其意,母親知道我年紀小,也沒給我多做解釋,隻是說外祖母是以菩薩心腸善待所有的人。這幾天我突然體會到了外祖母那麽做是遵循古老的“賤不可淩”做人原則來對待附近的乞丐們。過去我總是以為自己很懂得做人的道理,今天我才真正明白這麽多年來我是糊裏糊塗過來的,因為一直以來我沒有做到“賤不可淩”。

母親還給我講過一個故事。很久以前外祖父深夜在祖屋的書房裏讀書,聽見家裏有奇怪的響聲,到處尋找之後看到一位少年正在行竊。外祖父細看之後發現這位年輕人曾經他過去的學生。這位年輕人看到外祖父之後嚇得發抖,外祖父慈愛地牽著少年的手來到書房,輕言細語地詢問少年是不是生活裏有困難,年輕人聽到外祖父溫和的詢問之後,不由得哭了起來。後來外祖父給了年輕人一筆錢,年輕人感激得不行,對外祖父發誓說,將來一定不會辜負外祖父,他一定要做一個有用的人。外祖父在事後沒對家人講過一個字,後來年輕人利用那筆錢做盤纏到漢口找到一份工作。生活穩定之後,回家拜謝外祖父時,家人才知道這麽一個故事。後來土改,工作組把外祖父關押並且準備執行處決(那些年搞土改,在全中國殺了許多財主),全村老老少少幾百人跑到工作組跪著為外祖父求情,那些村民給工作組幹部講述外很多關於祖父任何幫助父老鄉親的故事,這些故事打動了工作組幹部之後,我外祖父才得以保持一條性命。今天想來,外祖父一直用“鄰不可傷”、“族不可疏”這種傳統文化禮儀對待自己的父老鄉親,真正做到了“富不可誇”、“貴不可恃”。法國的人道主義隻有一百多年的曆史,而中國的人道主義精髓卻有著幾千年的曆史,並且中國古老傳統中的人道主義已經融入中國人的血液裏,隻是近代戰亂和人禍,讓許多中國人遺忘了這種古老的傳統。

記得很多年前,父母和婆婆來我們這裏探親。老人家在加拿大沒工作沒收入,需要我們給零花錢。當時我大大咧咧地主張把錢直接給老人,但老公說那樣做不好對老人不尊重。老公堅持要把錢放在老人臥房書桌的抽屜裏。老公的這種做法我不太理解,當時也沒深問。後來讀【千江有水千江月】時,看到阿貞觀的大姨給她錢時,常常是在半夜等貞觀熟睡之後悄悄把錢放到貞觀的枕頭下麵,我才理解了老公的孝心。老公這麽做是為了顧及老人們的感受,怕老人接受兒女們的錢而感到難堪。自二十歲我遇見他時,我心裏就明白他是一位坦坦蕩蕩的君子,在與我相伴的這麽多年來,老公真正做到了非禮勿視,非禮勿做,非禮勿聽。雖然我常常會因為一些小事同他吵架,但在我心裏,我極為敬重老公的為人,他真是世間少見的君子了。謙謙君子,溫其如玉,這是我對他的最初印象,這也是他這麽多年來一直奉行的做人做事的原則。

過去我以自己懂得一些西方文化為傲,常常以為自己學貫中西。今天,我知道,在我內心裏,我最最眷戀和牽掛的是中國傳統文化,我眷戀中國文化裏那種溫煦的有禮的厚重的關愛的。。。人道主義情懷。

繞了大半個地球,走了那麽多彎路,今天我確定我是個黃皮黃心的中國人,隻是我還不是一個真正具有中國傳統美德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