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合之眾》 之二
《烏合之眾》 之二
前麵說到,盲從、情緒化、缺乏正常的判斷力,是造成一些生活中衣冠楚楚的謙謙君子到了網上就變成了衣冠禽獸的部分原因,是造成一些溫文爾雅的網上才子佳人在遇有群眾暴力運動時搖身一變而成暴民的部分原因。
這顯然不是全部的原因,可能也不是根本原因。那麽,根本原因可能是什麽呢?
僅僅是情緒宣泄?在生活中,受了委屈無處發泄,就發泄到網上來了?就像那能屈能伸的大丈夫,婚前跪地求婚,婚後讓小媳婦跪地擦鞋?
還是原形畢露?本質上就是一個窮凶極惡之人,生活中戴上了假麵具,到了網上就原形畢露?就像那風度翩翩的英國紳士,公開場合為女士開門,回家關上門就打老婆?
還是網絡匿名製造成的?這種匿名製,把人性中惡的一麵加倍放大了出來?就像那嫉惡如仇、愛憎分明的德國納粹,不把劣等民族殺絕不罷休?
還是以上各點兼而有之?
這,顯然是一個需要大家共同思索的文化現象。
(待續)
附錄: 《烏合之眾》 之一
有個外國人,叫勒龐。勒龐寫了一本書,叫《烏合之眾》。
書中,勒龐對個人在群體中的盲從心理作了如下剖析:
個人一旦進入群體中,他的個性便湮沒了,群體的思想占據統治地位,而群體的行為表現為無異議、情緒化和低智商。
而網絡語言暴力,正是明白無誤地表現出這樣的特征:盲從、情緒化、缺乏正常的判斷力。
這從一個側麵解釋了,為什麽那些生活中衣冠楚楚的謙謙君子,一到了網上,就變成了衣冠禽獸。
這也從一個側麵解釋了,為什麽那些網上才子佳人,平日裏吟詩賞曲,溫文爾雅,一遇有群眾暴力運動,就搖身一變而成暴民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