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人為什麽創業難?
這是我很早就想寫的一個話題,那時候在穿牆屁的《每日話題》(百家雜談前身) 版玩,記得有一次那個萬家老萬在談創業的事情,好象是鼓勵大家創業的事情,於是我就想寫一篇,但後來拖了下來也就忘記了。這次看了 "圍觀生活" 的貼 "聚眾偷窺江澤民的你,孤獨追隨楊振寧的我" 提醒了我。於是決心還是寫出來吧。
讓我領悟出 "讀書人為什麽創業難" 的,是兩件小事情。我有一個台灣朋友,十年前吧,他們家在中國城開了一家眼鏡店,裝修裝璜花了近十萬。店裏開張後,還雇了一個驗光師 (大學畢業再念四年連帶實習的那種)。這讓我感到疑惑,我那朋友根本不懂得光學和驗光,而真正 "專業對口",似乎更有資格開眼鏡店的應是驗光師,可是他卻是為我的朋友打工。
另一件事情是我們居家附近,也有將近十年了,有幾個香港輕年人開了一家雜貨店。一天我路過那裏,看見他們幾個二十來歲的年輕男女忙著做裝修和裝璜鋪麵。看著他們工作,我突然領悟出讀書人為什麽創業難了。
這是說我自己。其實在我的腦子裏,在最最深處的地方,或者說是在潛意識裏,換一個說法就是我自己也不會承認的思想深處,我一直在想的就是,讀書讀好了,可以將自己賣出一個好的價錢,實際上找一份好的工作。說穿了是替別人打工,壓根就沒想要創業!
這是在解剖我自己,其他 "讀書人" 網友有同樣或不同樣的想法可以交流一下。因為我根本想的就是找一份好的工作 (且不管是什麽工作),同時讀書也很能讀好,也能提高自己的身價,很順手不是嗎?所以人的惰性也就出來了,幹嘛要創業呢?多麻煩啊?讀書多省事啊?等等,等等。古人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那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雲雲之類的說法,實際上隻是一塊 "遮羞布" 而已。
而那些真正創業的人,實際上是很有積累的,從一開始就在創業的道路上 "摸,爬,滾,打",積累人生的經驗。創業是一門學問,因此他們確實有資本或者更有資格去雇傭那些有學位的 "讀書人"。
在醒悟以前,筆者曾有過起碼兩次創業的機會。剛到美國來時,太太的家人曾建議合作搞些項目。另一次是在做博士後的年代裏,有幾個同等資曆的好朋友約我一起出去開公司創業。可是這兩次我都拒絕了,表麵上是想圓一圓 "教授夢",但實際上,在 "靈魂深處",想的還是出賣自己。
這教授夢圓了一半沒圓成,後來我也下海了,去的是另外一個朋友開的一家 Startup 公司。又幾年以後,為了圓一下自己的 "創業夢",我也曾找到人合作自己搞了一個 Startup,但這一次不算是成功吧,我想我那時候可能已經老了,至少不象以前那麽有幹勁了,嗬嗬。
人生是沒有買後悔藥的,但我覺得我醒悟的太晚。現在我跟太太一直在鼓勵我們兩個孩子們,自己去創業,但也不知道他們聽進去了多少,當然這裏還有個機會問題。
不過現在寫出來,點撥別人早點醒悟也算是做件好事吧。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