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秋雨大師《我最近的日程安排》

來源: 2009-06-18 21:17:16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94efe0100dlls.html?tj=1

我最近的日程安排(2009-06-18 00:14:34)


6月12日從安徽掃墓回來後,馬蘭忙於“戲曲音樂劇專業”的課程論證,天天要開會。我忙於整理《中國書畫》編輯部張公者先生采訪我的錄音整理稿。又一次沉醉到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稿》和蘇東坡《寒食帖》中,深感幸福。



  錄音整理稿還沒有弄完,必須應約到重慶作一個文化演講。15日上午過去的,晚上就演講,題為《世界背景下的中華文化》,第二天一整天去參觀我心儀已久的合川釣魚城遺址。馬蘭也是為了看看這個遺址,這次與我同行。



  合川釣魚城,在十三世紀宋元之際曾經發生過一場延續三十六年的持久戰,改變了中國和世界的曆史。我在《尋覓中華》中寫到:那時曾看過大量照片和各種地圖,都沒有親自登臨。這次登臨,身心都受到極大震撼。我的先祖餘珍,是這場持久戰的設計者和指揮者,沒想到戰未過半,即受到讒言的誹謗、誣陷,結果竟然問斬。他死後,他的軍事、政治思維還在延續,因此出現了震驚世界的三十六年持久戰。正是這場持久戰,導致了蒙古軍最高統帥蒙哥命喪城下,緊急著產生了繼承人的爭權,於是改變了蒙古軍占領亞洲、歐洲,乃至非洲的戰略。



  在城頭,我對馬蘭說:“一種改變曆史的勇氣,永遠會成為一座孤城,承受無數箭矢而巍然屹立”。



  馬蘭說:“說是孤城,上麵有水、有路、有房、有景,也有享受。人生在世,就是要尋找這樣的危難家園。”



  我在機場與馬蘭分手,她到深圳去,深圳大學要為她建立一個演劇研究所。我回上海,繼續校訂《中國書畫》的錄音整理稿。



  接黃育海先生來電,說我在都江堰災區捐建的三所圖書館,遇到了一點“小傷害”。我一聽,以為圖書館工程發生了工傷事故,因為最近幾個月成都、重慶一帶都有一些“飛來橫禍”。育海說,工程進展沒有發生任何工傷事故,隻是網上有人提出要對這項捐獻工程“查帳”。我一聽,就放心了。



  我回答育海:網上的事,我從不參與。查帳,若是審計部門來的,當然要熱忱接待,但萬不可以接受網上查帳。因為我們的捐助沒有納入一般捐助渠道,帳務缺少保護,我聽幾位經濟法官告訴我,現在網上借口“轉帳”、“對帳”、“查帳”來實施經濟詐騙的事,太多了。



  以一個人的力量獨資為災區捐建三所圖書館的事,這一年來花費了我很多精力,現在總算一切到位,隻等工程推進了。讓我很感動得是,黃育海先生答應,這三家圖書館開幕後,九久網上書城以後每年還會捐獻不少於十五萬元的新書增添進去。這就使我的一次性捐建變成了一道延續的長流。現在我總算可以請江蘇的大書法家管峻先生為圖書館書寫館名了。我五月初到災區那些學校去看的時候,發現當地有的教師寫在教室牆壁上的字也達到了書法家的水平。



  再過三天,我會到江蘇拜見管峻先生,當麵提出為三家圖書館題寫館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