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觀點各自保留,就不爭了。
麵對大火,有三種反應:幸災樂禍、無所謂、沉痛。
不同的表情顯示不同的人性和價值觀,當然沒有必要強求。
我隻是不解,如果編輯的心情是沉重的,怎麽會讓版麵表現的如此喜慶?這個和“新聞自由”、全國統一版麵絲毫沒有關聯,新聞自由可以不跟風不報道,但報道了又這樣處理不妥。
至於上海第二天有沒有人結婚做壽,當然可以,但你可以在那幢大樓門口敲鑼打鼓嗎?所以我不是建議廣告可以挪到第二版?或幹脆不提大火。把喜慶和悲痛放在同一版,即使從純技術角度,對一家著名報社來說很專業嗎?
汶川大地震時這樣的“新聞自由”可以被接受嗎?是不是隻死了區區50幾個人就像茶軒的一個帖子說的“傷亡不到百人,小題大做了 ”?那死人的數量界限在哪裏?
我不知道,反正我個人站在批評錢江晚報的網友一麵。江兄明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