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的奧秘和真諦 & 雪峰釋緣

來源: 2025-06-29 16:08:48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緣的奧秘和真諦 & 雪峰釋緣


雪峰


序言

“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擦肩而過!”“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知無緣分難輕入,敢與楊花燕子爭。”花開花落,潮起潮落,枝頭春意鬧,流水無情草自春,悲歡離合,陰晴圓缺,“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國破山河依舊在,人生幾度夕陽紅。”“世事如棋局局新,隻因因緣在其中。”人生一世,顛沛流離,坎坷曲折,浮沉人間,生死輪回。“有緣千裏來相逢,無緣對麵不相識”,這都是緣哪!一切皆是緣。

 

緣的定義

緣就是萬事萬物萬象成住壞空變化發展的起因,是導致一切事件的緣由,是造成人生悲歡離合的橋梁和紐帶,是奠定一個事物走向的因緣,是無始劫以來的起心動念言行舉止所作所為與大千世界的其他事物所結下的將來必定會發生的淵源,是獲得了他人的服務或恩典卻沒有及時償還的一種債務。是冤冤相報的一種定勢。


關於緣的幾個案例

一、614年前,明成祖燕王朱棣將方孝孺九族共873人誅盡,還無法泄怒,又將其門生算為一族,都予以處死,死者不計其數!

這是怎麽回事?因緣何在?

原來方孝孺的父親早先張羅著選定了一處墓地,晚上,夢見一條吐著紅信子的紅蛇王誠懇地請求,要方家暫緩一兩天破土動工,它的家族會盡快遷徙離開的。第二天,方家仍按原計劃,挖土造墓。不一會,工人驚呼,“挖著紅蛇窩了!”隻見數不勝數的紅蛇驚惶蠕動、四處逃竄。方孝孺的祖父輩下令火燒刀砍,將紅蛇趕盡殺絕。當晚,滿身鮮血的紅蛇王夢中詛咒:“你方家殺我多少,我也殺你們多少!”不久,方家喜獲麟兒方孝孺。出生於書香門第的方孝孺,從小就很聰明也很用功,他伶牙俐齒,長有異像——舌頭是紅色的!方孝孺正是紅蛇王轉世而來。方孝孺(紅蛇王)故意抗旨惹禍,以達到滅方家九族的宿願;而誅殺九族共計八百又七十三人,又抵不過當年紅蛇被殺數字!方孝孺(紅蛇王)於是蓄意激怒燕王,“便十族奈我何!”假他人之手,再誅其門生一族,而終複其仇!

二、古時候,某富國國王有一兒子,此子英俊瀟灑,一表人才,非常聰明,讀書無數,他結交了一個青年,和他一樣的優秀和出色。惺惺相惜,他們很快就成為好朋友,一起談論治國方略,一起吟詩作對,一起舉杯邀月,無所不談,親密無間。有一天,他們外出遊玩的時候,碰到一個女孩子,這個女孩子,用所有的言語都無法描述她的美貌,而且,舉止言談,大方得體,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實在是舉國無雙的絕色女子。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王子和年輕人都向姑娘表達自己的愛慕。但是,最終,這個姑娘選擇了年輕人而不是王子。王子痛苦不堪,找了本國最得道的高僧,問緣由。

高僧運用神通讓王子看到一幅情景。海灘上,有一美貌裸體女子,從海邊走來一個人,這個人看見了這個裸體的女人,他走到女人的身邊,用手放到她的鼻子前麵,很明顯,這個女人已經死了,他掉頭就走了。一會兒,又過來一個人,他看見了這個女人,也和前麵那個男人一樣,看看這個女人是否還活著,但是,這個女人確實死了。他脫下自己的衣服,把衣服披在這個女人身上,然後,也走了。再過了一會,又有一個人走過來,他經過觀察,知道這個女人死了。他停下自己的腳步,背起這個女人,在海邊,找了一個地方,把這個女人埋了。還給這個女人的墓做了記號!高僧說,你的前世,就是那個脫下衣服披在女人身上的人,她的今生需要還你一段情。而那個把他埋掉的人,她要用今生的全部去報答。而埋她的那個人,今生就是你的好朋友,那個年輕人。你們都喜歡的女人,前生就是那個海邊死掉的女人。

三、明末清初,有位叫胡明勳的安徽人。有一年他的兩腿膝部突然患癩瘡,痛入骨髓。幾天之後,癩瘡變大,好似人的臉,有眉毛、眼睛、鼻子、口。胡明勳輪番求醫一百三十人,不但沒治好,反而險些喪命。1651年12月7日,在似夢非夢中,胡明勳恍惚聽見膝部膿瘡的地方,有聲音在說話:“我是五代時梁朝(公元906—923年)的盧昭容,你將我害死於洛陽宮,今日我來報仇,醫生怎麽能治好?向佛懺悔你的罪行,也許還有救。”胡明勳夢醒後,便不再求醫,發誓懺悔,抄寫佛經。先是自己可以扶杖而起,繼而又能自己起來走路,最後,不藥而愈。這個靈魂間隔了七百多年之後還在尋找仇人報複。

四、佛在世時,有一個老人家求出家。出家要有善根,佛就叫他的弟子們來看看這個人有沒有善根,可不可收他出家。那些阿羅漢看了,都搖頭說,沒善根!阿羅漢的能力隻能看五百世,這人五百世都沒有跟佛結過緣,所以沒有善根。佛就說,無量劫前,他是一個砍柴的樵夫,在山上遇到一隻老虎,他嚇得不得了,爬到樹梢上,叫了一聲“南無佛”。就這一聲南無佛,今天善根現前,佛便為他剃度了,之後他也證得阿羅漢果。

五、蜀時有個人叫郭景章,是個強橫的人。因為喝醉了,用酒壺打貧民趙安,酒壺嘴進入腦袋裏而死去。趙安有一個兒子,郭景章就送給他很多錢,隨後隱瞞了這件事,沒有人知道。後來景章腦袋上忽然生了瘡,深有三四分,能看見骨頭,流膿流血不斷,有的時候看見趙安,直到瘡透過喉口,就死了。

六、中國元朝時有一位書生,被一位朋友害得很慘。一天夜間,他下決心要殺掉對方。在去殺人的途中,他路過一所廟宇,廟宇門口站著一位高僧。高僧的天眼中看見書生的背後有惡鬼尾隨。書生到了友人住所的門口,突然一轉念:他雖然從我的朋友變成了我的仇人,可他的老母和太太卻沒有害我啊。如果我殺死了他,他的老母和太太的生活不就沒有依托了嗎?經幾番內心的掙紮之後,他決定寬恕對方,放棄了殺人的念頭,轉身返回。歸途中,又經過那座廟宇,高僧還是站在門口。這時,高僧的天眼出現的卻是另一番景象:書生背後的惡鬼不見了,其頭頂上方卻有天神在護送。高僧就將自己看到的情況告訴了書生,並問書生剛才發生了什麽事?書生就如實稟告高僧。高僧歎道:“真是一念動鬼神啊!”就是這寬容的一念,改變了書生的命運。後來,這位書生當了官員,而那位害他的朋友死於亂軍之中。

七、遼寧省朝陽市大廟鄉的一個山村,有一家戶主叫李誠,李誠奶奶家有個親戚叫張青,家很貧窮,以前跟著李家背過大布賣。此人幹啥啥不行,老賠錢,生活費用全靠李誠供給,一直到張青死了,李誠把他這個舅爺埋葬了。就在張青死後大約一個多月,有一天半夜,李誠正在熟睡,突然聽到有人叫他的名字:李誠啊李誠,我是張青,是還你債來了。李誠醒後,覺得奇怪,又睡著後一連三次被叫醒。正在這時,管家來告訴李誠說:“東家,大馬下駒了。”此馬就是張青轉世。有一次,李誠趕著馬車來到北四家子的一家大車店住下了,第二天上午沒走,正好這天當地是集,馬自己上集了,把一個擺地攤賣瓦盆器皿的盆和器皿給踏碎了,隻剩下五個大盆沒踏碎。賣主不幹了,拉住馬不鬆手,後來有人告訴李誠:“大馬張青給你闖禍了。”李城到集市上一看,馬上給賣主賠禮,並且要包賠損失。李誠責怪張青說:“張青啊張青,你今天怎麽了?”賣主一聽這車夫把大馬叫張青,便問他根由。李誠就把張青的地址和死後轉生成大馬的事向賣主說了一遍。賣主說:“我認識張青,他在世時我買過他的大布,還欠他錢呢。”說著,一算今天被馬踏碎的瓦盆的價格正好是欠張青的錢數,這樣正好清帳。大家也明白了大馬為啥沒踏碎那五個盆了。

八、著有《了凡四訓》袁了凡,浙江嘉善人。少年時有人為他算命,將其一生的命運吉凶,甚至考試的名次,官位的級別,命中無子以及哪年壽終,都算得清清楚楚。後來果然如算命先生所預測的那樣,好多事都準確地應驗了。於是,他就每天無所事事,反正命運已經確定了,該來的一定會來。後來他遇到了雲穀禪師,禪師指點說:“命由自己造,福由自己求。”“求之有道,得之有命。”這使他相信命運可以改造,於是立誌修正自己的過失。當別人傷害他時,他能予以寬容,不與之計較爭論。他以最大的決心和恒心行善積德。果然,原來所測的命運在他立誌改造命運後,都失去了準確性。他不僅官位提高了,還生了四個兒子,壽命也延長了。


緣的八大內涵

一、緣起不滅,緣銷才滅。

一旦結緣,必得有個結果,結果就是銷賬,緣銷後前緣即滅。

二、緣深緣淺,愛恨所定。

有些緣很淺,有些緣很深,緣的深淺由愛恨程度所定,愛或恨的程度越強,緣就深;愛或恨的程度越弱,緣就越淺。

三、緣長緣短,債務確定。

緣在本質上是一種債務關係,這個債務關係在時間上的長短與債務多少關係不大,卻與相欠關係極大,隻要相欠,緣就長,一旦債務了結,緣就短,緣就滅。

四、緣由人造,緣由道滅。

不論是善緣,還是惡緣,皆乃人自造,一旦造下了緣,由道的獎罰程序控製,此緣必在未來某個時辰降臨在造緣者身上。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時辰一到,必有所報”。

五、無形無相,有影有蹤。

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是一種反物質存在,難以捉摸,它像一顆定時炸彈,不知什麽時候會爆炸,或許隻需要幾個小時,或許需要幾十萬年的時光才爆炸。但是,緣是有影有蹤的,隻要開佛眼追蹤,就可以找到其源頭。

六、緣起緣滅,存乎一念。

一旦緣起,必須銷賬,要使緣不降臨身上,將緣消除在半路上,就必須做功德,尤其是做陰功或無相布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懺悔、祈禱、布施、無私奉獻等方式就是最佳將緣尤其是惡緣消除在半路上的方法。

七、緣至事發,緣盡事消。

所有的巧合,所有的突發性事件,都是因緣所至而生,緣至相逢,等緣了,也就是相等的債務全部索清,事件自然平息,緣盡散離。

八、結緣了緣,全靠悟性。

人的一生,是一個不斷結緣了緣的過程,一切皆是緣,緣就像大海,人就像大海中遊動的魚。緣又像一張無形的密密麻麻的網絡,人就在這密密麻麻的網絡中行走,“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天網”就是由道控製的緣,人若不悟,難逃此“天網”,難逃“天網”,就隻能在緣的海洋中起落浮沉,永世輪回,所以,就存在了結什麽樣的緣,了什麽樣的緣的問題。


了塵緣結仙緣的八大法門

一、祈禱懺悔,無相布施。

按照基督耶穌的教誨懺悔祈禱,按照佛陀釋迦牟尼的教誨發最上乘心願做無相布施,就可以了卻一切惡緣,就可以償還掉無始劫以來的所有債務並積累財寶在天國,直赴上帝的王國極樂世界。

二、隨緣而化,忍辱負重。

在未了卻先緣之前,我們無始劫以來所結下的緣會一個接一個地來,對此,要隨緣而化,緣來了,就一個一個地化解掉,“別人打我們的左臉,就把右臉給他也讓他打”,因為這是結下的惡緣所致,如果不讓打,惡緣永遠存在,將來還會以其他方式發生,別人罵我們,欺負我們,侮辱我們,踐踏我們,不管他是親人還是陌生人,一律歡喜接受,並且不生嗔恨心,“給仇敵禱告祝福”。

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不管麵臨什麽局麵,處於什麽困境,言、行、意、表情隻有善,沒有惡,隻管讚美別人,而不說一句別人的壞話;凡話出口,都是積極、正麵、樂觀的,沒有消極、負麵、悲觀的;最大限度地給周圍人帶來開心快樂,而不給別人帶來苦惱麻煩和傷感,不僅對人,對所有生命包括大自然都如此對待。

四、隻管奉獻,不要索取。

宇宙中有一個奧妙,那就是正負能量之和為零,也就是得失為零;就是說,人所得到的和失去的永遠是均等的,隻要失去,必然得到;隻要得到,必然失去,所以,永遠不要認為別人會欠我們什麽,倒要警醒我們欠別人什麽。如果別人欺負我們,要知道我們欠了他,該償還了;如果別人欠了我們什麽,不論是情感債務,還是金錢債務,就不要要了,就讓別人欠著,它跑不了;今世不還來世還,頭上不還腳上還,總之,正負能量之和為零的法則會起作用,我們隻管奉獻,其餘交給道去管理處理。

五、遠離塵世,不結俗緣。

生活在人間俗塵中,難免要與各式各樣的凡俗人打交道,但要牢記,千萬千萬莫占他人便宜,既是父母子女丈夫妻子的便宜也不占,不論是天下,還是天上,宇宙中沒有任何便宜可占,一切便宜皆是害,想貪圖便宜必吃大虧,尤其是與渾人、俗人、凡人、賢人打交道時,一定不要占他們的便宜,公家的便宜更不能占,“貪了畜禽的滋益,必受性份的損;占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虧”,此話確鑿無疑,隻要不貪、不占、不欠,就是遠離了塵世,就是再未結下俗緣。這裏特別強調一點,在情愛性愛方麵,一定要做到完全的兩廂情願,來不得半點的誘引和強迫,否則,此類俗緣如絲如棉一樣糾纏不清,難以了卻。

六、求仙拜佛,廣結善緣。

仙在仙境,佛在佛國,這都是好去處,與仙佛結緣,就可以有希望得脫輪回,直奔自由王國。這實際上是靈性智慧的體現,凡是低層生命空間的生命,都給它們好處和益處,不欠它們一絲一毫;凡是高層生命空間的生命,就要努力與他們結緣,見仙思齊,見佛就拜,最好讓仙佛給我們欠點什麽。

七、寬恕過失,斬斷引力。

凡無始劫以來傷害過我們的生命,一律寬恕,不再追索,如此就可以徹底斬斷與他們的緣分並不再結下新緣,使低層生命空間生命的萬有引力徹底在我們的身上消失殆盡,便於我們“羽化飛升”。

八、敬畏上帝,走上帝之道。

這是了塵緣結仙緣的核心中的核心,也是做到天人合一,與道合一,走向極樂世界的最高妙法門。生命禪院的一切所作所為就圍繞著走上帝之道展開,要理解其要旨,就得閱讀領會禪院文集和雪峰文集的含義並進入第二家園為人類開創生命禪院時代奉獻服務。


結語

世間萬事萬物萬象皆因因緣合和而生而發展變化,因緣聚則事、物、象在;因緣散則事、物、象滅。善緣結善果,惡緣結惡果;俗緣墜人間,佛緣赴極樂,此理不可不察,不可不明;明緣之奧妙和真諦,即乃仙佛;不明緣之奧妙和真諦,乃芸芸眾生。

2011/3/3 

~~~~~~~


雪峰釋緣


雪峰


緣:是生命與生命之間相互引力而蓄積的勢能,這個勢能在百千萬劫的時空中流轉,直到在時空的某一點上相遇勢能轉化為動能釋放出能量引力消失為止。

良緣:生命與生命之間建立起來的互敬互愛相互祝福,渴望再次相逢相聚而在負宇宙中留下的待處理信息,這個信息永不消失直到達成心願了緣為止。

善緣:一個生命給另一個生命真誠的祝福祝願和施於的恩惠而產生的將來必得相應回報的引力。

惡緣:生命與生命之間結下的仇恨和欠下的債務,這個仇恨和債務永不消失直到仇恨消失債務平衡為止。

結緣:由於受恩或受辱受傷兩個生命之間結下的將來必然要相遇的信息紐帶,一旦結緣,必須了緣,否則難逃緣之所牽。

了緣:償還所欠債務叫了緣。

塵緣:在人間留下的信息或所欠下的債務叫塵緣。

仙緣:與仙結下的紐帶叫仙緣。

隨緣:按照宇宙劇本情節的安排喜悅地接受和演繹所定的角色叫隨緣。

姻緣:男女兩性之間結下的情仇愛恨叫姻緣。

緣是生命與生命之間建立起來的一種無形的網,“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一旦有緣,必須了緣,緣未了,休想逃出緣網,人間的緣必須在人間了,天堂的緣必須在天堂了,地獄的緣必須在地獄了。緣是一種引力,未了的緣不論時間上相隔多久,空間上相隔多遠,它永遠在起著牽引的作用,永遠跑不了。

若想去天國,必須盡快了卻在人間的一切緣,不論是善緣惡緣,還是良緣姻緣,隻要是緣,最好盡快了卻,否則離不開人間,將來必定還要輪回到人間了緣。

2012/5/28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