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3AG1J軍品級三機管要100多塊,和一塊手表差不多價錢
無意中看到上麵討論晶體管的帖子,嗬嗬
那時候多數人的月工資都到不了100塊,學徒工一個月18塊左右,戰士大概才6塊。
鍺管的PN結屬於合金結,需要防潮膠隔離保護;所以封裝要複雜一些,一般放在長圓型的金屬帽裏。
矽管采用平麵工藝, PN結埋在矽材料裏,封裝要求就簡單的多,一般用塑料封裝就行了。
前蘇聯晶體管麵向軍用,所以成本不是個太大的問題。西方國家民用產品使用也很多,所以降低成本
過程中逐漸完善的矽平麵工藝為集成電路的發展奠定了基石。
其實晶體管的普及和美國的反壟斷法有很大關係,AT&T由於受反壟斷法的製約,任何與電話沒有
直接關係的技術如果有人要就必須給 - 日本人大概花了100美金就拿到了晶體管技術。
由於戰後日本被限製發展軍用技術,所以在晶體管民品化方麵花了不少力氣,上個世紀五十年代
很多美國賣的晶體管收音機就是日本產貼牌貨。
在電腦方麵,C和UNIX基本上也是由於反壟斷法而從At&T傳到大學裏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