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四核到底強在哪裏?Intel QX6800搶先評測!
轉載:DIY燒友會http://diybbs.it168.com/thread-162733-1-1.html
聽到四核CPU上市,心裏一直癢癢的,今天終於拿到一塊QX6800(當然是借的,扣肉2買了沒幾天,沒必要那麽燒包),我也來試試傳說中的四核到底比雙核好多少。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 border="0" />
左邊是我的扣肉2,右邊的是QX6800(請忽略我的指紋)
我的測試計劃是這樣的:
硬件配置:
主板技嘉P35-DS4,顯卡七彩虹鐳風X1950GT-GD3 CH版 256M,內存2G,硬盤250G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 border="0" />
比較對象是我的扣肉Core2 duo 6600 2.4G,主板華碩 P5B,其它配置相同
下麵是測試步驟:
第一組:專業性能測試軟件
測試CPU嘛,專業測試軟件總是要用的。
Sandra 綜合測試軟件
3D Mark 測試3D運算性能,最新版對CPU性能更加注重
PC Mark 常用綜合測試軟件
Superπ 計算圓周率,典型的CPU密集型應用,大家都喜歡用這個測CPU
WinRAR 這個算不上專業測試軟件,但WinRAR日常使用很頻繁,它自帶一款測試係統性能的小工具,以測量係統壓縮/解壓的速度,所以也把它放到測試計劃裏
第二組:典型應用
其實我和大家一樣,從專業測試軟件的評分裏根本體會不到對平時的使用有什麽意義,所以設計了一組常見的環境,讓我們有個直觀的感覺。
Windows啟動時間 Windows啟動越來越慢,每天早上必經的痛苦
日常辦公 同時開20個IE窗口(很多人的習慣在多個IE中穿梭,搞得電腦很慢)
平麵設計 用PhotoShop打開一個很大的圖像,進行費時的濾鏡操作
三維動畫 用3DStudio渲染一幀複雜的場景
視頻處理 用Super轉換一段wmv格式視頻到H264格式
遊戲娛樂 邊打遊戲(魔獸)邊看電影(1920x1080 HDTV)
好,測試開始........
第一組 專業性能測試軟件的測試結果: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 border="0" />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 border="0" />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 border="0" />
Sandra的評價四核均為雙核的兩倍,PC Mark四核比雙核高出50%左右,而3DMark兩者的評分很接近,基本上也就是主頻的差別,看來這幾個評測軟件對多核的支持程度完全不同。
又用WinRAR測了一下,發現得分也很接近。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 border="0" />
CPU占用率在雙核上是50%,四核上是25%,看來WinRAR也沒有考慮對多核的支持,於是同時打開4個RAR,哈~,這下看出區別來了: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 border="0" />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 border="0" />
四個實例的時候差別有50%左右。
第二組 幾種典型應用場景的測試結果
Windows啟動時間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 border="0" />
四核快了30%,還是有些效果的
日常辦公
用批處理自動打開20個IE窗口(新浪首頁),以所有窗口第一屏全部出完為準,所花時間: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 border="0" />
看來平時桌麵上開著數個IE窗口為生的辦公族,四核對他們沒有什麽太大的作用,多加些內存是王道。
平麵設計 用PhotoShop打開一個4224×2376 5.37Mb的圖像,使用徑向模糊濾鏡,開到100,測量所需時間: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 border="0" />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 border="0" />
四核的速度接近是雙核的3倍
三維動畫 用3DStudio Max 8渲染一幀複雜的場景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 border="0" />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 border="0" />
看來3D Max對多核的優化也不錯
視頻處理 用Super轉換一段wmv格式視頻到H264格式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 border="0" />
看來四核的效果不顯著,看了看CPU占用率,隻有不到30%,立刻想到多開幾個Super一起轉,結果發現Super同時轉多個視頻的時候隻要目標編碼相同就會出錯。
又試了試EO Video,發現也沒有對多核CPU做優化。
現在的視頻轉換軟件主要是靠插件工作的,估計要解決多核的支持問題,恐怕要轉換軟件和插件的作者們共同努力才行。
遊戲娛樂 先打開魔獸,分辨率開到1600x1200,打開所有的特效,隨便玩一會,然後切換到前台,播放1920x1080 HDTV影片,在四核機器上遊戲和電影都很流暢;
再試雙核,發現在兩者之間切換時稍有遲滯的感覺,但遊戲和電影仍然流暢;
覺得還不過癮,再打開兩個Super窗口,同時轉碼兩個不同的電影,再打開一個WinRAR做性能測試,哈哈: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 border="0" />
這時四核的CPU占用率接近100%,雙核是持續100%跑平;這時四核的機器電影和遊戲都還流暢,但雙核機器電影和遊戲都開始卡,在多個程序之間切換也變得很慢。
結論:
凡是要多任務並發操作的場合,四核CPU絕對好於雙核,比如你要在不影響工作的同時壓片子,或者MM要求看影片的時候你可以從顯卡接根視頻線到電視機,絲毫不影響你玩遊戲;
對於美術工作者,不管是3D還是平麵,四核絕對比雙核強勁很多;
對於沒有為多核CPU優化,或是根本不怎麽消耗CPU的程序則用處不大,比如辦公類軟件,QQ,MSN這一類。
當然,四千大洋的價格確實讓很多普通玩家有些望塵莫及,但是如果你想要最新、最快、最耀眼的CPU,QX6800確實是很值得期待的

左邊是我的扣肉2,右邊的是QX6800(請忽略我的指紋)
我的測試計劃是這樣的:
硬件配置:
主板技嘉P35-DS4,顯卡七彩虹鐳風X1950GT-GD3 CH版 256M,內存2G,硬盤250G

比較對象是我的扣肉Core2 duo 6600 2.4G,主板華碩 P5B,其它配置相同
下麵是測試步驟:
第一組:專業性能測試軟件
測試CPU嘛,專業測試軟件總是要用的。
Sandra 綜合測試軟件
3D Mark 測試3D運算性能,最新版對CPU性能更加注重
PC Mark 常用綜合測試軟件
Superπ 計算圓周率,典型的CPU密集型應用,大家都喜歡用這個測CPU
WinRAR 這個算不上專業測試軟件,但WinRAR日常使用很頻繁,它自帶一款測試係統性能的小工具,以測量係統壓縮/解壓的速度,所以也把它放到測試計劃裏
第二組:典型應用
其實我和大家一樣,從專業測試軟件的評分裏根本體會不到對平時的使用有什麽意義,所以設計了一組常見的環境,讓我們有個直觀的感覺。
Windows啟動時間 Windows啟動越來越慢,每天早上必經的痛苦
日常辦公 同時開20個IE窗口(很多人的習慣在多個IE中穿梭,搞得電腦很慢)
平麵設計 用PhotoShop打開一個很大的圖像,進行費時的濾鏡操作
三維動畫 用3DStudio渲染一幀複雜的場景
視頻處理 用Super轉換一段wmv格式視頻到H264格式
遊戲娛樂 邊打遊戲(魔獸)邊看電影(1920x1080 HDTV)
好,測試開始........
第一組 專業性能測試軟件的測試結果:



Sandra的評價四核均為雙核的兩倍,PC Mark四核比雙核高出50%左右,而3DMark兩者的評分很接近,基本上也就是主頻的差別,看來這幾個評測軟件對多核的支持程度完全不同。
又用WinRAR測了一下,發現得分也很接近。

CPU占用率在雙核上是50%,四核上是25%,看來WinRAR也沒有考慮對多核的支持,於是同時打開4個RAR,哈~,這下看出區別來了:


四個實例的時候差別有50%左右。
第二組 幾種典型應用場景的測試結果
Windows啟動時間

四核快了30%,還是有些效果的

日常辦公
用批處理自動打開20個IE窗口(新浪首頁),以所有窗口第一屏全部出完為準,所花時間:

看來平時桌麵上開著數個IE窗口為生的辦公族,四核對他們沒有什麽太大的作用,多加些內存是王道。
平麵設計 用PhotoShop打開一個4224×2376 5.37Mb的圖像,使用徑向模糊濾鏡,開到100,測量所需時間:


四核的速度接近是雙核的3倍
三維動畫 用3DStudio Max 8渲染一幀複雜的場景


看來3D Max對多核的優化也不錯
視頻處理 用Super轉換一段wmv格式視頻到H264格式

看來四核的效果不顯著,看了看CPU占用率,隻有不到30%,立刻想到多開幾個Super一起轉,結果發現Super同時轉多個視頻的時候隻要目標編碼相同就會出錯。
又試了試EO Video,發現也沒有對多核CPU做優化。
現在的視頻轉換軟件主要是靠插件工作的,估計要解決多核的支持問題,恐怕要轉換軟件和插件的作者們共同努力才行。
遊戲娛樂 先打開魔獸,分辨率開到1600x1200,打開所有的特效,隨便玩一會,然後切換到前台,播放1920x1080 HDTV影片,在四核機器上遊戲和電影都很流暢;
再試雙核,發現在兩者之間切換時稍有遲滯的感覺,但遊戲和電影仍然流暢;
覺得還不過癮,再打開兩個Super窗口,同時轉碼兩個不同的電影,再打開一個WinRAR做性能測試,哈哈:

這時四核的CPU占用率接近100%,雙核是持續100%跑平;這時四核的機器電影和遊戲都還流暢,但雙核機器電影和遊戲都開始卡,在多個程序之間切換也變得很慢。
結論:
凡是要多任務並發操作的場合,四核CPU絕對好於雙核,比如你要在不影響工作的同時壓片子,或者MM要求看影片的時候你可以從顯卡接根視頻線到電視機,絲毫不影響你玩遊戲;
對於美術工作者,不管是3D還是平麵,四核絕對比雙核強勁很多;
對於沒有為多核CPU優化,或是根本不怎麽消耗CPU的程序則用處不大,比如辦公類軟件,QQ,MSN這一類。
當然,四千大洋的價格確實讓很多普通玩家有些望塵莫及,但是如果你想要最新、最快、最耀眼的CPU,QX6800確實是很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