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爺:遇羅克也怕殺頭曾托人乞求過陳毅元帥的兒子陳小魯

來源: 2025-04-14 11:14:47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說起遇羅克,一般人都知道他的《出身論》。當年,他以“家庭出身問題研究小組”為筆名,寫了六期《中學文革報》的頭版文章及其他文章,最著名的就是刊於第一期的《出身論》。

遇羅克於1968年1月5日被捕,1970年3月5日在北京工人體育場的十萬人大會上,被宣判死刑並執行槍決。1979年11月21日,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告遇羅克無罪。

幾年前去世的陳小魯,比遇羅克小4歲。如今澳洲文壇的知名作家陶洛誦,當年曾將遇羅克寫給陳毅元帥的一封求救信交給陳小魯,請他幫忙轉呈其父。

與林昭、沈元和金有鍾這類被槍斃的所謂反革命分子不同,遇羅克始終是擁護毛澤東的,不信就再去看看他寫的《出身論》和主編的《中學文革報》,字裏行間始終充滿著對偉大領袖的無限熱愛。

麵對狂熱的血統論浪潮,遇羅克經過深思,寫出了《出身論》一文。文中寫道:

“非紅五類出身”的青年,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出身幾乎決定一切”,“多少無辜者,死於非命,溺死於唯出身論的深淵之中。麵對這樣嚴重的問題,任何一個關心國家命運的人,不能不正視,不能不研究。”

“究竟一個人所受的影響是好是壞,隻能從實踐中檢驗……娘胎裏決定不了。任何通過人努力所達不到的權利,我們一概不承認。”“依照他們的觀點,老子反動,兒子就混蛋,一代一代混蛋下去,人類永遠不能解放,共產主義就永遠不能成功,所以他們不是共產主義者。”

最後,文章大聲疾呼:“同誌們,難道還能允許這種現象繼續存在下去嗎?我們不應當起來徹底肅清這一切汙泥濁水嗎?不應當填平這人為的鴻溝嗎?”“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

1967年4月4日,中央文革小組成員戚本禹宣布:《出身論》“代表了反動的社會思潮”。麵對強大的壓力,遇羅克沒有屈服,他五次上書毛澤東,匯報自己的觀點,希望得到理解。當然,這些信都沒有能寄到毛澤東手中。《中學文革報》被迫停刊了。不久,遇羅克被逮捕。

據同監犯人張郎郎回憶:遇羅克跟我說,中央內部矛盾很多,他在等。他當時認為像陳毅、周恩來如果哪天占上風,他肯定就有希望了,因為他跟別的犯人不一樣,他沒有其他的罪行,他就是一個思想罪,所以他抱有著幻想。而且他以為我的處境反而更難,他說他出去以後會找陳毅幫我斡旋、救我。

陶洛誦,定居澳洲文壇的知名作家,著有自傳體小說《留在世界的盡頭》。陶小學上的史家胡同,三年級時就上了《中國婦女》的封麵。初中她在北京女十二中度過。畢業後考入北京師大女附中。

據說陶洛誦與遇羅克的弟弟有過戀情,因此住在東四明星電影院後頭死胡同的遇家也就多了位漂亮女常客。1968年1月5日,遇羅克被捕。而早在1967年底,遇羅克就感到大勢不好。他對陶洛誦說:沒準兒的事,要是把你抓起來,你也沒轍。我這兒給陳毅同誌寫了封信,他一直替出身不好的青年講話,我想他是會理解我的。我要是把信寄給他,怕他看不到。聽說陳老總的兒子陳小魯在8中,這個陳小魯大有其父之風,你把信送給陳小魯,讓他交給他爸爸,這就保險了。

陶洛誦有些為難,說她不認識陳小魯。遇羅克語重心長地說:“洛誦,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出身不好的青年,我為他們說話是應該的,為了千千萬萬的人,即使我犧牲生命也是情願的。可是……”

陶洛誦沒轍,隻好接過信,見信封上用蠅頭小字工工整整地寫著“敬呈陳毅同誌”。信中寫道:“敬愛的陳毅同誌:我是人民機械廠的一名普通學徒工,我目睹文化大革命中對出身不好青年的迫害,感到這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作為一個受黨培養多年的青年,我覺得有責任挺身而出,為此,我寫了《出身論》一文。您曾經談過,在出身好與出身不好的青年中間不應當存在一條鴻溝……”

信中,遇羅克還表達了對陳毅的尊敬愛戴與信任,並談到自己去東北串聯,看到大好河山,抒發了對祖國一片赤誠的情感。信的最後,懇請陳毅同誌幫他免遭不測。

陶洛誦後來在相關文章中回憶道:我鄭重地把信夾在日語書裏,奔向第八中學。天氣已經冷了,我穿的是藍大襟衣服,下麵罩著棉襖,戴著一雙毛絨手套。陳小魯長得很像陳毅向誌,他衣著樸素,領口露著紫紅絨衣,外表是一身藍製服。我說明來意,拿出了遇羅克的信,他接過了信。我問他:“聽說陳老總體重減了十斤,是真的嗎?”他說:“是謠言。”我說:“請轉達我們對他的問候。”他說:“好。”

我問他是否同意《出身論》文中的觀點,他坦率地說:“我持不同意見。”盡管如此,他還是慷慨地答應轉交。這時有個粗眉大眼的男同學笑著向他打招呼,他說:“這是計三猛。”聽口氣,計三猛好像是他們那派的一個著名人物。

回來後,羅克哥哥詳詳細細地問了我們的談話,當他聽說陳小魯答應轉交時感到很寬慰。後來他又讓我找了陳小魯一次,陳小魯說:“我交給秘書了。”我問:“陳毅同誌看見沒有?”陳小魯說不知道。

莫道英雄不怕死,不怕死遇羅克就不會托人弄嗆欲求生。文革結束後,遇羅克的《贈友人》詩為人們傳誦一時:“攻讀健泳手足情,遺業艱難賴眾英。清明未必牲壯鬼,乾坤特重我頭輕。”秦爺認為:這首詩不僅是烈士慷慨赴死前的壯麗絕唱,更是一種無可奈何。

 

2018年2月28日,72歲的陳小魯不幸去世。黃泉之下遇羅克會不會招待一下這位生前未曾謀麵的後來者。

 

陳小魯也許會感到內疚:哥們,你的忙我沒能幫到。對不住。

 

遇羅克興許這樣回答:人固有一死,我先,你後,你活了72歲,我活了隻有27歲,跟你正好是個顛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