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有意思的文章:賣掉房產使她更富裕,哈哈,反其道而行之

來源: 2025-09-06 19:02:00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https://www.cnbc.com/2025/09/06/self-made-millionaire-has-owned-4-homes-but-chooses-to-rent.html

 

自力更生的百萬富翁理財教練:

“我今天可以買一套房子全款”,——為什麽我卻選擇租房

作者:Ryan Ermey

發布時間:2025年9月6日 周六 上午9:00(美東時間)

伯娜黛特·喬伊(Bernadette Joy)是一位理財教練,同時也是《Crush Your Money Goals》(實現你的理財目標)的作者。

喬伊已經聽過許多關於租房的負麵說法:

租房就是在“扔錢”;

你會被通貨膨脹“吞噬”;

擁有住房是“美國夢”的基石。

她曾經也是堅定的信奉者。她說:“我從小接受的觀念就是,買房才是正確的道路。”

當她的事業開始騰飛時,她毫不猶豫地付諸行動。2010年至2022年間,她和丈夫先後擁有過四套房產,通常同時持有兩套——一套自住,一套用於出租。

但三年前,喬伊和丈夫賣掉了所有房產,重新開始租房生活。她說,這反而讓她變得更富有。賣房所得的資金進入了投資組合,她還因此能把更多精力放在事業上,而不用再被管理多套房產的壓力和瑣事分心。

喬伊說:“在2021年,當我們第一次實現淨資產達到一百萬美元時,我們就開始考慮縮減開支並回歸租房。結果僅僅三年,我們又賺到了下一個一百萬。”

目前,對喬伊來說,租房更便宜、更靈活,也更符合她的生活方式,比住在過大的房子或當一名間歇性的房東要合適得多。

她在為《Bankrate》撰寫的一篇文章中寫道:“我今天可以全款買房,但過去三年我選擇繼續租房。”

為什麽對喬伊來說,租房比買房更合適

喬伊很清楚,從長期來看,買房在數學賬麵上往往更劃算。30年固定利率貸款意味著月供固定,而租金則可能隨時間上漲。房產增值時,房主的資產隨之增加,而租客卻麵臨房租上漲。

此外,每個月的按揭還款會幫助房主逐步積累資產,而租金則直接進了房東口袋。若能成為房東,反過來讓別人給你交租,確實是積累財富的有效方式。

但經曆過這一切後,喬伊還是選擇租房,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買房隱藏成本高

喬伊提醒那些準備把租金換算成房貸月供的人:實際開銷遠不止如此。

除了房產稅和房屋保險(部分計算器會算進去),還有裝修和家具的開銷。她說:“我花了好多錢去裝修和買家具。”

另外,房子總會出問題,而且通常都很昂貴。喬伊說:“我們為倒下的樹、屋頂漏水、管道問題和電路故障花過不少錢。人們真的低估了這些開銷。”

2. 當房東常常讓人心累

有人會說可以通過“以房養房”來抵消房貸。但喬伊覺得,當房東的煩惱大於收益。

她和丈夫曾嚐試把房子當作Airbnb短租,但發現要真正盈利,就得付出大量精力:管理預訂、安排清潔、修複客人損壞的東西等等。

喬伊回憶,有一次她因家裏緊急情況外出時,Airbnb客人不停給她發消息,問“洗發水該放浴缸哪裏”。她說:“我當時就告訴我丈夫,我們要賣掉這套房子。那種情緒上的負擔完全不值得。”

賣掉房子後,她把所得投入指數基金投資組合,收益更高,而且無需操心。縮小居住麵積到一居室公寓,也節省了大量支出。

3. 租房更靈活

現在他們住的公寓大約700平方英尺(約65平方米),略顯局促。喬伊笑說:“我們確實需要各自的浴室。”但這正是租房的好處——合同到期後,他們可以再換成兩居室。

而對房主來說,靈活性就沒那麽容易了。房地產不總是升值的,比如2007年買房的人,往往要等到2013年左右才能回本。

此外,許多人因為低利率買了房,如今若想搬家,就意味著要在更高利率下買更小的房,成本更高,選擇更少。

喬伊說:“我看到很多客戶想搬家或者需要搬家,但覺得被困住了,因為現在買新房,要花更多的錢卻隻能買到更少的房子。”

對她和丈夫來說,租房讓他們能選擇適合自己的空間,也不會被房產牽絆住。

“我見過很多人因為房子而限製了職業發展和收入機會。他們不斷糾結:‘我該怎麽處理這套房子?’而過去三年,我的收入反而增長了,因為我可以隨時搬遷,不需要把精力耗在維護一棟四居室的房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