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合作和產品發布接踵而至。信息的密集程度,以及交易的資金規模可以說前所未有。這樣規模的投資競賽下,泡沫預警成為了一些機構的研究焦點。不過花旗最新的研報卻指出,現在談泡沫,還早得很呢。
在研報中,花旗先是對全球AI投資熱潮,以及市場需求作出了分析。花旗認為,普通投資者對現在的AI投資力度過於擔心,可以理解。但實際上,這種力度不是平白造出來的,而是建立在遠超預期的市場需求之上的。
和2022年AI剛漏頭時不一樣,現在的企業,它們對AI技術的需求,正迅速從實驗驗證階段,轉向了規模化生產應用階段。也就是說,企業已經開始實打實的部署AI工具了。很多CIO和CTO們也普遍表現出一種緊迫感,他們擔心在AI部署上落後於競爭對手。包括雅典娜健康、日立和禮來在內的多家行業巨頭,它們已經開始將AI技術,深度整合進核心業務流程了。因此,花旗認為這些大型企業的整合舉措,標誌著企業級AI應用已不再是概念,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
對此,花旗指出他們之前的預測過於保守。分析師將2026年的主要雲服務商AI資本支出,從4200億美元上調到了4900億美元。更長遠的預測顯示,到2029年的累計資本支出,將從2.3萬億美元,提升至2.8萬億美元。這意味著,2027年之後的三年裏,每年平均的AI資本支出,將達到7700億這個規模,它足以和許多國家的經濟體量相提並論了。
除了AI基礎設施投資外,花旗還對支撐數據中心的其他底層設施進行了估算。報告認為,為了滿足AI計算的龐大胃口,到2030年,全球將需要新增55吉瓦的電力容量,這相當於數十座大型核電站的裝機容量。僅在美國,由此帶來的計算基礎設施增量支出,預計就將達到1.4萬億美元。這項投資遠不止采購芯片,它還涵蓋了土地、能源、建築、網絡硬件等一係列實體產業,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鏈條,也因此會帶動很多行業的需求。
那麽在這場AI技術競賽中,誰是確定性最強的獲益者呢?花旗認為,這次潮流中,很多公司都會受益,有像甲骨文、亞馬遜這樣的傳統巨頭,也有CoreWeave和Nebius這樣的雲新貴。但沒有疑問的是,英偉達作為掌握了最關鍵的生產工具GPU的公司,它必定會成為最受益的那個角色。
花旗的依據主要有三,第一是GPU與XPU之爭,英偉達會最終取得勝利。先簡單介紹下XPU,它其實就是除了通用GPU之外的其他處理器統稱,包括自研或者定製ASIC加速芯片等。花旗認為,英偉達在麵對自研芯片的競爭有明顯的優勢,他們的地位不會被削弱。這種看法不僅依據英偉達的硬件本身,更多的是來自於經營多年的CUDA軟件生態。它擁有龐大的開發者基礎和成熟的工具鏈,形成了極高的用戶粘性,這是任何單純的硬件製造商在短期內都無法複製的護城河。
不僅如此,英偉達擁有一個清晰的、穩定且極具前瞻性的產品路線圖。公司管理層確認,他們的一年一更新的產品節奏依然有效。在當前產品之後,麵向2026年底的Vera Rubin平台已經規劃明確,而其後更是預告了CPX GPU的推出。CPX並非簡單的迭代,而是一款旨在增強現有路線圖、專門用於處理大規模情境推理任務的補充性產品。這種持續的創新能力,確保了英偉達在硬件性能上始終保持領先,讓競爭對手難以望其項背。
最後,花旗認為英偉達和OpenAI還有Intel的合作,更加增強了它的核心地位。報告指出,OpenAI是主動尋求英偉達的幫助,因為他們在獲取數據中心、土地和電力等關鍵資源時麵臨到了挑戰,需要英偉達的支持。這表明,英偉達提供的價值已經超越了GPU產品本身,而是成為解決整個AI基礎設施建設難題的關鍵夥伴。而通過與英特爾的合作,英偉達可以為客戶提供基於x86架構的更多選擇,這可以滿足特定應用場景,比如高頻金融服務、科學計算、高校研究等性能需求,這為英偉達的靈活平台策略增添了空間。
基於這些依據,花旗認為最好的情況下,英偉達股價將達到300美元,最糟的情況下會下跌34%,至120美元。因此,花旗最終把英偉達的目標價定在了210美元,比現價還有約15%的增長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