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GPU與 ASIC, 有感於 黃仁勳 最近的訪談
版主發表了這篇文章,;老黃說 “ASIC就是白送,客戶也會選擇英偉達”
我個人和 ChapGpt 都有不同看法。
ASIC 之所以受歡迎,不僅僅是價格便宜,更主要的還是運營成本更低, 包括低功耗,、效率高、低延遲、成本低。
這樣下來,長期運營下去,ASIC 更好,我看不出為啥 "ASIC就是白送,客戶也會選擇英偉達"。 直覺應該是相反。當然,老黃是誰,那可是宇宙市值第一公司的創始人和老板,俺啥也不是。但是,老黃說這話有interest conflict,可靠性不高,怪不得主持人就這個問題一直追問他。
下麵是 ChatGPT的答案:
In sum: Broadcom's ASICs, when applied to reference / reasoning / inference workloads, tend to offer better efficiency, lower power cost, lower latency, and better cost per inference when the workload is known and stable. That gives them advantages at scale in large data centers or with hyperscalers. GPUs remain more flexible and better for experimentation, training, model changes, or mixed workloads.
他說的沒錯,新進來的很難了,但是,博通不是新進來的,Google TPU 很早就開始了,跟博通的合作可能有10年了,到現在已經是第七代產品了。他說這句話,客觀上幫助了博通。
如果他說的是真的,他自己幹嘛要專門新開一個 ASIC 部門?
我兩家的股票都有,但是博通多一些。
最近博通跌了不少,應該是受 NVDA和 OpenAI的 閉環 100B deal 的影響,就是老黃為了反製 OpenAI 購買更多博通 ASIC的手段,這一招真狠。給 OPEN AI一千億去購買他們家幾千億的芯片,順便排擠博通,一舉兩得。產品都不用競爭了。殺人不見血不知道用在這裏是否恰當?
他花了很大篇幅就是為閉環做辯護,什麽很早就想合作了,你幹嘛以前不合作,偏偏在博通宣布100億訂單之後就開始史上最大的千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