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是管理的重要能力之一。但如果過度使用,會失去應有的客觀與原則。你在帖子中提到:
“之所以提到性別和國籍,是因為作為亞裔女性,我理解在職場中所麵臨的挑戰。我一直希望協助她提升業務能力,改善合作關係,而不是讓事情發展到 PIP。”
你在處理問題時,把自己在職場上的困惑和焦慮投射到她的身上來對待。但從你的帖中所說,沒看到她有這種困惑和焦慮。
“華女跟女經理出現矛盾時,自己跑到男經理那裏說,這是因為自己從來沒有過女領導,所以才會出現問題,是她自己先性別歧視。”
既然知道她在歧視,那就更沒有必要跟著她一起歧視自己了。
“我不想針對她,讓她丟工作什麽”
用對事不對人的處理方式,如果丟掉了工作,與她的能力有關,與你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題外的話:
如果因為性別在職場上有困難,大多數可以通過調整溝通方式來解決。我前兩天在壇子裏推薦的《Men Are from Mars, Women Are from Venus》,書中對男女溝通方式的差異有詳細解釋,可以借鑒。如果有族裔的困惑,建議讀英文版。
你提到自己的專業屬於傳統的男性主導領域,在這種環境下,建議在溝通中用“男性”方式。至於“憑什麽我改他們不改”,“我”改,就掌握了主動權。等著“他們”改,大概要等到猴年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