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 印度人
我是做IT的,做IT就離不開印度人。 我對印度人的態度也一直變化。從厭惡,到無奈,再到反思。
1. 初步認識--印度人撒謊, take別人的credit。這段兒時間,對所有印度人都是避而遠之。由於不想和team中印度人共事,和公司中印度人越來越多的原因, 我開始尋求新的公司。
2. 無奈-- 尋找工作以及招人的過程讓我認識到印度人的強大。 起初,我的目標是找一個沒有印度人的team, 但馬上發現, 這個想法是幼稚的。無論我申請哪一家,interview我的人裏,一定有印度人。我們team招人時, 收到簡曆,我首先看名字。我多麽希望看到中國同胞或美國人的簡曆, 可看到的是前赴後繼的印度名字。剛開始,interview印度人時,我一定想盡各種部分槍斃, 可前麵的同誌犧牲了, 後麵的戰友又衝上來了。你不找印度人還能找誰?在IT行業,找一片沒有印度人的淨土,似乎是不可能的。
3. 反思-- 無奈之後, 不得不接受印度人。我跳到一家我以為印度人很少, 但其實居多的公司。 interview我的還是一個印度人。來了之後, 由於隻認識他一個人, 我就開始和他還有他的小夥伴們一起吃午餐。和他們有了一定深度的了解, 加上和中國同事的比較, 我不得不反思:
3.1 老大--他的小夥伴們對他的尊敬和他對小夥伴們的照顧, 我隻在港片裏見過。
3.2 共享--不但信息共享, 今天開會,我老板說了什麽,你老板說了什麽, 而且食物共享, 吃之前, 每人都從自己飯盒拿一些出來, 供別人享用。我相信這種練習培養了他們共享的習慣。
3.3 抱群 -- 印度人很多, 他們吃飯分不同的群,似乎之間並不來往,但如果在同一個project裏,印度人之間絕對互相照應。email裏有一個印度同誌, 隻要他/她覺得有用,很快,別的也就都在email list裏了。雖然,我和他們一起吃飯, 但並不屬於群裏的, 他們總是有意無意把我屏蔽掉。
3.4 在公司裏混, 其實就是對資源的占用和話語權。 你有了信息和資源, 你說話就有人聽。有了話語權, 你就是老大。印度人對信息的共享, 使得他們能以一個群體凸顯出來。在會上, 他們又互相幫襯, 使得一些低手也敢關公麵前耍大刀, 胡你一把。
3.5 比較中國人, 每個人都是能工巧匠, 但缺乏幫補。 就像每個人都在建造一座座孤島,每個人 都覺的自己牛, 自己的島建得比別人的大。 互相保密, 光害怕別人比自己建得更大。印度人就像海水, 以一個群體的力量, 傳遞著信息,告訴外界, 這裏有一座島,有多大。島嶼如果不能聯接成陸地,就隻能成為默默無聞的小島,依靠別人傳遞信息。 當某一個島嶼被辛辛苦苦建造得一定規模的時候,海水們蜂擁而至,以為自己是島主的建造者,才發現, 其實自己就是一幹活的。
3.6 相比而言,我們有英語的劣勢, 但有一件事,你知道,別人不知道, 英語就不是問題了。在這件事上, 你就有發言權了。
我們更像默默的耕耘者,他們更像信息的擁有者和傳播者。中國人讓我們團結一致, 從最簡單的做起--互相分享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