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還要不要做? 迷茫。

來源: 2012-09-16 09:51:08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最近一,兩年, 美國科研領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經費減縮的嚴冬,不停地有身邊的同事朋友, 不是老板沒經費了, 就是自己當PI的沒錢了, 危及到了job security。今年更多,中國人和印度人被影響最大, 有人已經救濟金領完了還找不到位子。整個Institute到處聽到沒錢, 砍人的聲音, 就沒聽到哪個組要招人, 即使拿到了一個Grant,也是維持現狀。偶爾有新的faculty有啟動經費, 也是要找一個博士後或entry level 的Technician。這些做了很多年科研的faculty, fixed term 的也好, tenure track的也罷(當然要好些),都在struggle。即使拿到一個RO1, 5年而已, 3年就又開始著急了。想轉去工業界, 可藥廠大把裁員,這個年紀了, 人家連麵試的機會都不給, 即使僥幸進去了, 也是頭上一把裁員刀。這些人中很多都是非常優秀的, 文章發了幾十篇, 可到沒經費時, 你就感覺到那文章20篇和30篇似乎沒什麽差別, 也沒什麽用處了。大家周末有空小聚, 就談到出路問題, 有人想自己run business, 可討論一大圈,有家庭孩子各種拖累, 難以放開手腳,還是不了了之。想回國也是一樣難取舍, 孩子大了回不去了, 或國內沒門路也拿不到好位子。總之是有種廢了的感覺。這時就感覺Research做到今天,變成了雞肋, 放棄下不了決心,幹其它的,知識成分低的放不下架子, 高的要高投入, 風險大, 下不了決心, 也缺乏能力。百無一用是書生, 今天就覺得自己真是如此。小時候覺得自己長大以後還不定能幹出些什麽大事呢, 長成人後就發現自己原來很平常, 而且越來越平常了, 到現在就不知道自己能幹些什麽了。這種危機感並不是杞人憂天, 而是今天research &science這個area的困境讓我不得不想到明天或10年以後的處境, 既不能退休, 又人老珠黃, 沒人hire. 整個Department沒人拿到一個RO1, 還是Tie One的大學,這個狀況讓我覺得做research 的悲哀, 萌生去意。我並不覺得做醫生的, 或business的就比搞科研的這些人聰明能幹, 但那些行當掙錢。搞科研是賠錢的行當,美國也許不想再為世界的基礎研究付出太多,這使得科研經費緊張如此, 這些scientists就變得迷茫。不知哪位高手可以指點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