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招什麽樣的人和怎麽招人

來源: 2009-12-03 13:34:00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在收到20多份簡曆,電話10多個人,ON-SITE5個CANDIDATE後,終於找到了一個大家都滿意的。一中國女孩,大家都覺得很好。口頭OFFER給了也接受了,HR正在做相關手續,希望一切順利吧(CROSS FINGERS!)。

從批準這個REQUISITION,到招到合適的人,一共用了不到兩個月,覺得算是很幸運了。特別是如果到年底還招不到合適的人,這個REQ可能就被砍掉了。

現在終於鬆了口氣,可以上來和大家分享一些感想。

我是在中大型公司裏做統計分析的,所以下麵的一些經驗可能僅限於我們這一行。

關於招什麽樣的人和怎麽招人,有一點讓我感觸良多的是這首先取決於公司文化和工作性質(而這兩點本身就息息相關)。

比如我原來工作的銀行,有一百多年的曆史,看重的是‘和諧’,而且因為多年運
作,銀行的數據和分析早就被自動化程序化,我們開玩笑說招個高中生來培訓培訓都能做。

這種環境下,說的不好聽些,招的都是‘庸才’-- 就是說招來的人一定不能太‘個
性’,不用太聰明,太能幹,但一定要和大家相處融洽,要能讓大頭喜歡。

所以麵試的一般程序是這樣的:

當然先是電話:談談你的EXPERIENCE?你的RESUME上的這個PROJECT是怎麽做的?會SAS嗎?

如果CANDIDATE的EXPERIENCE符合要求,會技術,表達能力不錯,就進入到ONSITE。

ONSITE那天,CANDIDATE和每個人見麵時都要重複敘述一遍自己的EXPERIENCE,為什麽申請這份工作,麵試人再挑一兩個RESUME上的PROJECT來問問。也有考一些簡單的程序語言。還考BEHAVIORAL問題。基本上是觀察CANDIDATE的COMMUNICATE是否夠流利,PERSONALITY是否能合群。

如果大家都覺得此人不錯,就錄用了。

曾經和幾個類似這樣的大銀行麵試過,都是這樣的程序。甚至有一家大銀行,之前招人的SENIOR DIRECTOR已經和我打了招呼:‘有三個要麵試你的人因為在外州,所以要分別電話麵試。他們是做OPERATION的,所以你好好準備一下OPERATION方麵的問題吧。”結果這三個人都問我相同的BEHAVIORAL QUESTIONS!

“IF YOU ARE IN SITUATION A, WHAT WOULD YOU DO?”,

“WHAT’S YOUR STRENGTH AND WEAKNESS?”,BLAHBLAHBLAH。

無聊的我都要睡著了。

總結:因為要招‘庸才’,所以招人的過程和問題都很平庸,四平八穩。都是簡曆
和網上找得到的。

要想被這樣的公司錄用,也要表現的四平八穩,不要做‘出頭鳥’,但一定要表現
的和藹可親,讓所有的人都喜歡你。

然後說說現在的這家公司的文化和怎麽招人。

雖然也是大公司了,但因為是STARTUP出身,公司的‘精英文化’(ELITE CULTURE)遺風依然存在。也就是說,公司器重聰明的人(如名校畢業的,PHD的),給聰明人的提升機會也多,希望他們的‘BRILLIANT IDEAS AND DRIVE’可以帶領團隊成功。

再說公司不過十多年的曆史,在數據和分析上還很年輕,很多數據和分析都很DIRTY,還真需要比較聰明有很強PROBLEM SOLVING SKILL的人。

所以我們是這麽招人的。

當然電話和ONSITE的程序都一樣,但是,CANDIDATE的EXPERIENCE和RESUME上有的東西都隻是BASIC SCREENING。一旦通過電話,ONSITE不再側重問RESUME上的東西。

道理很簡單:RESUME上的東西,做過的PROJECT,每個CANDIDATE肯定都準備的很好。我們就是要考察你沒有準備的。

之前職壇上的同學說我的那道統計題刁鑽,那麽你們來聽聽我們麵試團的問題:

“If our number of fraud transactions doubled this month, should I be screaming about it and report it to our head of XXX?"

"Can you develop a model to forecast next month's football score?"

"This is a report that I just created. Can you spend 5 minutes to walk me
through it and tell me what I should be concerned based on this report?"

......

不誇張的說,能通過我們麵試的人真要‘過五關,斬六將’。每個考官都自己準備
了一堆‘刁鑽’的問題呢。公平的說,這些問題都是工作中實際要用到的。絕不是
什麽IQ題。

至於BEHAVIORAL,相信能答出這些問題的人都有很強的應變能力和PROBLEM SOLVING能力。

以上是我的一些觀察和心得,有偏頗之處大家指正。

拋磚引玉,大家一起來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