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業輝煌之1918年的上海造萬噸輪 (ZT)

來源: 2019-03-14 18:45:38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如果對近代中國曆史了解的人可能會知道在上世紀70年代有個比較著名的“風慶輪”事件。這個事件主體情況是在1974年上海江南造船廠製造了中國的萬噸級巨輪“風慶號”,但當時的交通部傳下話來說國產發動機不可靠,不能遠洋。這個事件後來被人利用作為一個“革命”的典型案例,加以批鬥。

 

在上世紀70年代,從風慶輪事件可以看到我們自己造的萬噸輪還是一個稀罕物,而且那時的萬噸輪船在使用國產設備上還是有很大爭議,從一個側麵反映了那時我們的工業基礎的薄弱。

翻閱史料發現,其實上海遠在距今100年前的中國,也就是在1918年到1922年期間中國江南造船竟然就為美國運輪部建造了4艘排水量高達14,750噸的運輸船,而且還都是全遮蔽甲板、蒸汽機型貨船。這四艘萬噸巨輪分別被命名為“官府號”(MANDARIN)、“天朝號”(CELESTIAL)、“東方號”(ORIENTAL)和“震旦號”(CATHEY)。這也是當時遠東地區所造最大噸位的船舶,也是外國政府首次向中國船廠訂造的萬噸級艦船。其中第一艘“官府號”於1920年6月3日下水,四艘輪船經過了美國運輸部驗收,美國政府對其建造質量據說十分滿意。 下圖就是1920年6月3日,江南造船所建造的第一艘出口萬噸輪"官府"號下水時的情景。

 

同樣是在上海、同樣是在有悠久曆史的江南造船廠、同樣是萬噸巨輪、從1920年下水的“官府號”到1974年的“風慶輪”,這期間經曆了半個多世紀,中國的工業曆史也走成了一個這樣的深“V”字形。

今天我們的萬噸巨輪製造早已不是新聞,但當我們目睹我們先人一百年前的水準時,還是要為他們的成績而驕傲,百年上海的曆史其實就是中國工業的百年滄桑與興衰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