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藍州,灣區某大學。因為我本期待學校的聲音會更多樣化,百家爭鳴也好過單一的反川普,這會加速社會分裂。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456899/answer/13073488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係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11.9這天我校也爆發了抗議遊行。校方發官郵緩和學生情緒。
左派學生高吼口號“Not My President”甚至“F**k Donald Trump”罷課在Sproul hall前麵堵成人山人海,上課路線幾乎都被占領封路
----11.11日晚9:17美西時間更新-------
我寫這篇回答的時候時間很早,大選第二天寫的,所以圖片不是最新的。這裏補充幾張我昨天在公眾號“三軍集結號”看到的遊行圖片,是動圖不過不知道怎麽發到知乎,所以直接發截圖吧。



-----11.11日晚8:54美西時間更新------
看了一些評論,我覺得還需要澄清一點:這篇回答我其實就是在客觀陳述事實(大選後藍色州爆發的遊行現狀,隻不過因為我對伯克利的情況比較了解,同學都在伯克利,所以我拿伯克利舉例。但是我要談的不是伯克利這一個學校,也不單是美國大學生,而是整個藍色州現在抗議的嚴重程度,使我感到美國社會的分裂問題將是川普要麵對的最大的問題。社會的分裂一直都存在,隻不過這次大選使分裂問題徹底爆發了。
抗議也是民主自由的一種表現。這我贊同。雖然選舉結果已出,但輸的人的確擁有發聲反對的權利。這是大家都認同的。但是我認為,當抗議的目的為分裂的時候,這其實不能叫抗議了,而是某種程度上革命的前身。但抗議的人可能並不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慢慢加大美國的分裂,並不認為自己是在分裂,這也是問題之一。
-----11.11日淩晨1:02美西時間更新----
我必須澄清一下,在伯克利這樣的抗議遊行是很正常,伯克利風格一向如此,我們其實也都見怪不怪了。但是我這篇回答主要要說的是從抗議遊行背後所反映出的美國社會分裂的問題。也是我對現狀最大的擔憂。伯克利隻是我的一個切入點,一個舉例。隻因為我身在伯克利,所以拿我這裡的情況來舉個例。但是我討論的是整個美國深藍州的狀況不是單獨一個學校。
更要澄清一點,我並沒有說伯克利學生不好的意思。我自己就是伯克利的學生。我一直知道伯克利這樣多元化開放的環境使它比較激進。但大家都有目共睹,伯克利是個非常優異的學校,學生都是成績優秀積極非常有批判精神的求學者。這也正是伯克利可能過於'好'過於'自由'導致的一些雙麵性的問題。任何現象都有雙麵性的解讀。我的解讀主要說了幣,沒有說利。但不妨礙這的確也有利的一麵。
-------以下爲原文--------
(所有圖片來自於國內外社交網絡)


奧克蘭遊行警察用辣椒粉驅散人群。學生在校園火燒川普人形玩偶。川普大廈被高舉寫著人身攻擊話語的人群圍堵。

甚至不用加州,光是我們學校就已經可以成立伯克利共和國了。也許以後我就要說我不是美國留學生而是伯克利共和國留學生了。

(圖片來源與校友snapchat:Ellen Xie,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
先來說一下我校背景吧。我校是美國大學中有名的激進派,一向以言論自由出名,抗議遊行屢出不斷,永遠衝在社會問題發聲的最前線。
其中最有名一次抗議應該數1960年代的言論自由運動了(Free speech movement)。
伯克利學生領導言論自由運動,在校內帶頭發起抗議,追求言論自由和學術自由。部分學生在這段時間內甚至被抓入監獄。最終學校妥協,給予學生進行宣傳和自由發表言論的地方以及權利。
此後伯克利大大小小的抗議遊行不斷,伯克利學生永遠都是最激進最先發聲的那一群體。


在學校決定每年上調學費5%時,伯克利學生徹夜打地鋪睡在教學樓裏表示抗議。
在白人警官射殺黑人michael brown,弗格森運動發起時,整個伯克利市的人全部在街道上遊行示威,馬路都被堵得水泄不通。警方甚至出動直升飛機催淚瓦斯來平定抗議。那一陣我幾乎每天出不了門。出門就全是直升機警車,在屋裏都能聽見外麵各種警車鳴笛直升機的聲音。
這些全部是學生自發組織的運動。
不是教師或校長煽動。
當然其中也不乏教授助教的參與。但並非所有教職員工都會參與。
曾經我非常自豪自己身在美國最有主見最自由的大學之一,每次民權運動社會問題都有我校學生牽頭抗議,引起社會反響,每每我都深感自豪自己是如此優秀的大學中的一員。
然而今天這一次,我並不再像以前感到驕傲。
相反,我感到的隻剩擔憂,甚至心寒。

給你們講一個笑話:“你們給我閉嘴,我們現在在討論民主。”
當民主選舉出來的川普被左派以如此規模反對時,美國的民主自由的外衣已經被徹底撕破。
叫得最大聲的,是輸了選舉的而痛苦流涕的人。贏了選舉的人卻不敢發聲。這說明什麽?真正的民主還遠未到來。
首先,我本人並不是個絕對的川普支持者。
但是現在,我覺得我已經快要被左派活生生逼成一個右翼了。
我相信如果是川普輸掉這場選舉,現在一定不會有如此規模的遊行。而是革命,那是完全另一種性質。與抗議性質完全不同。
(美西時間11月11日上午8:36更新: 我這句話其實是想說,如果川普輸了,川普支持者可能會直接舉槍發起革命了。
但我相信絕不是抗議遊行的形式。你們懂的?)
可悲的是,今天,在伯克利,在美國言論自由運動的發源地,我是不敢發聲的。
因為我如果發聲,可能會被學校成千上萬的左派學生當場罵死(都算輕的……)。可能直接就進醫院搶救室了,可能醫生問一句我為什麽被送進來的之後連救都不會救我了。(………)
(美西時間11.11日上午8:36更新:有人覺得我誇張了,說被弄死當然是在誇張的說呀?不會被打死,但一定會被罵死。)

沒錯,因為深藍州的仇恨就是深到如此程度,美國就是已經分裂到如此程度,也許之前我們不曾清楚意識到,但今天可謂是徹底的探到了底。
沒有人敢在深藍州再說一句支持川普的話,你出門打個uber跟司機聊兩句說你支持川普都會被當場罵個狗血淋頭。我好友親身經歷。
最令我擔憂的其實不是深藍的仇恨,而是美國分裂背後的原因。
左派指責支持川普的都是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愚民。
紐約時報報道全部把川普支持者貼上沒受過教育、無腦、藍領、populist的標簽。New Yorker也發表文章,大意“這種人都能當總統,美國要完蛋”。
然而川普支持者,被罵成“沒受過教育的人們”的這一群或許是精英或許的確是大眾的群體,則不再相信所謂的左派“知識分子”。
這對真正能夠跳出黨派局麵之外,引領社會運動革新,擺正民眾社會認知的radical intellectual來說,將會是最大的挑戰。

社會精英把優越感赤裸裸淩駕於工薪階層之上,卻忘了推動社會齒輪的建起社會金字塔的基底正是這些工人農民。資本家剝削的勞動力卻也正是資本家所依賴的。失去了勞動力,資本家不複存在。從馬克思理論看來,忽視底層階級的資本家最終都是在自掘墳墓,摧毀資本的正是工人階級。
這次選舉並非一場工人革命,意義卻相差不遠。
雖然川普支持者中不乏精英,雖然川普支持者許多都是上層階級知識分子,但是在左派口中,川普所代表的,已經被他們貼上了“下層階級”的標簽。
川普贏了,左派說,下層階級贏了,這個社會要完蛋了。下層階級的人受過什麽教育,他們怎麽懂治國之道,他們選出來的人怎麽可能來當我們的總統。
換句話說,如果現在是川普輸了,而滿街是川普支持者的抗議的話,一定會被左派噴成:我就說了吧,川普的支持者就是這麽一幫暴力的悲哀的家夥。真是一幫可憐的loser。

站在社會金字塔頂端的群體,如灣區矽穀高科技行業,華爾街金融業的人們,大多左派,並理所當然把自己視為”社會精英“,似乎不曾看到除了他們階層以外的生活和聲音,肆無忌憚的貶低支持川普的所謂的”普通人“。
但是他們真的是普通人嗎?真的就不如你們精英嗎?真的就比你們愚蠢嗎?
不,他們不是比你們愚蠢的人。他們隻是和你意見不同的人,僅此而已。
知識分子架空的優越感,對“異議”的偏見歧視,對“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的不包容、不理解、一網打盡、貼標簽,所有這些舉動都隻是在告訴支持川普的人:這些所謂的知識分子終於露出了真麵目。他們本該作為精英階層服務社會,帶領社會帶領我們走向更高,現在卻因為我們的主見和言論自由而對我們大肆貶低打壓謾罵,我們再也不能相信知識分子了,我們隻能靠我們自己。
至此,矛盾不可協調。精英階層加劇仇恨川普支持者,中下階層加劇抵觸精英階層。

我想說,雖然我相對支持川普,但我卻不是左派口中的“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相反,我與伯克利的你們身處同一所學校,但是卻在你們麵前已經不敢再發一言,隻因為我所處深藍。
這樣的結果是可悲的。
並不是與你相對的人就一定是錯的。
並不是你就一定代表真理,洞察與智慧。
如果連伯克利這個一向自我標榜包容自由的發源地,都不再包容,不再多樣化,不再言論自由,真正的包容在別處恐怕尋找也很艱難。
民主選舉,目的就是讓少數服從多數,得到一個大多數認可的結果。(這裏說明一下,雖然希拉的popular votes以1%差距大於川普,但按選舉製度來說,選舉人票代表的是真正的“多數或少數”。所以我下麵所提到的所有多數或少數人都是尊從選舉結果來分析。畢竟美國選舉製度如此,美國人民也早已接受這是公平民主的製度了。)
-------分割線------------
(11.11日美西時間晚9:02,插播一條我剛才在評論區看見的評論,貼在這裡供大家參考:'投了票的人不服從投出來的結果那當初何必投票?我相信投了票的人都是以默認或者說承認這套係統為前提才來投票的吧。如果質疑這套係統你可以不投啊,你可以拿起槍來反抗啊,你的先父們給了你這樣的權利。但是有部分人好像是一邊投著票,一邊等結果出來一看不符合自己的利益馬上抗議,活生生的機會主義者。反過來想,機製為什麽要保護或者說是去偏向於敢於出聲的少部分人而不顧及沒有出聲的大部分人?所以我感覺,美國現在要做的不是團結,而是讓那部分人認識到自己是在分裂。(而且這真是一個契機,意識形態權力架構再次升華的契機。活像1929年的經濟危機。而且又會是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危機。)' ------Ic3berg李蕩漾
不過評論裏這個說法大家可能存有疑義,大家可以討論。)
---------分割線---------
但是當少數輸了,少數反咬大多數是因為“沒文化”、“愚蠢”而選錯了的時候,是不是相當於在說:我們應該剝奪這些“愚蠢”的人的選擇權力,他們不應有權參選。因為他們作出的選擇一定是錯誤的,他們的判斷一定是沒有理智的。隻有我們,知識分子,才代表理智,代表正確,所以也隻有我們才應該參與投票,隻有我們投出的票才應該是真正有效正確的。
好了,左派話外的意思說的這麽明顯了,還談何民主?談何自由?談何平等?
口口聲聲的平等,民權,自由,都是左派叫出來的。
然而口口聲聲的平等,民權,自由,都是左派硬生生給抹殺得一幹二淨的。
左派的階級歧視已經不言而喻。下麵簡短再說說種族歧視問題。
部分少數族裔高喊川普是種族歧視者,支持川普相當於支持種族歧視。
我隻能說這些人可能已經被政治正確衝昏了頭。
川普從來都站在政治正確的對立麵。全民高喊Black lives matter的時候川普發聲All lives matter。不是隻有種族才舉足輕重,所有人類都同樣舉足輕重。
為什麽警察在遇到黑人時警惕性提高,抽查搜索率提高,因為黑人犯罪率一直高於其它種族。於情於理警察對黑人更高的警惕性都是正當防衛有理有據,難道白人警察的生命安全就不如黑人群眾的生命安全值錢?
為什麽川普要在墨西哥邊境而不是加拿大邊境建牆,因為是個人都明白墨西哥非法移民率遠高於加拿大非法移民率,墨西哥販毒率遠高於加拿大販毒率,數據數字全部擺在眼前,如果是你,會選擇在加拿大建邊境牆而不是墨西哥嗎?
這絕非種族歧視,卻被拿著政治正確當擋箭牌的左派一味拿來攻擊川普。隻能說實在是無稽之談。
所以,在我看到伯克利的學生如此輕易被煽動的時候,在我看到灣區人民成群結隊的遊行示威的時候,在我看到美國人民把11.9當成世界末日一樣來過的時候,當我看到教授因為過於悲傷取消課程的時候,我真的懷疑了,這還是那個我深感自豪的大學麽,這還是我印象中那個言論自由強調民主的美國麽。
如果一個依靠投票製,完全民主選舉的結果都不能讓美國人民所信服接受,那麽社會的分裂將是未來四年內美國會一直存在的,最大的問題。

我是麥田。
Some people feel the rain, others just get wet.
在這裏,我要你和我一起,站在世界之外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的一切。
原創文章所有權歸“無故事”公眾號所有,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ps:當然,這篇文章絕不是對伯克利的否定,隻是對美國社會的撕裂問題和民主問題的擔憂。
以防有的讀者可能產生誤解,我在這裏必須說明,我隻是針對抗議現象分析,但我熱愛伯克利,也為伯克利深感自豪。我始終堅信伯克利是一個多樣性包容化的社區,這裏有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異頂尖的抱著批判精神的求學者。抗議也是民主和自由的一種表現形式和體現,這也恰好證明了伯克利學生在“某種程度”上更加開放,超前。畢竟這場矛盾的抗議,既證明了不民主,也證明了民主。我校校方也對學生的抗議在第一時間給出官方回應,穩定學生情緒,領導學生接受包容現有局麵。在這點上我認為伯克利做的已經足夠。
下麵附上校方官方郵件的中文翻譯。
Message from Chancellor Dirks
親愛的伯克利校園群體:
不論我們的政治關係如何,昨日的選舉結果對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意想不到的事情。我們需要時間去接受、處理、並理解這次選票,因為我們正麵臨著許多過渡和變數。也正是因為這次選票結果,映射出一次非常具有兩極分化性質的大選。
在這次大選中,我們見證了許多令人難以接受的言辭。正是這些言論導致了我們許多人此時此刻的擔憂,甚至是些許的驚慌。作為這個校園群體裏的一份子,我們必須在這一刻重新審視我們相互包容、尊重的理念,捍衛學術自由,勇於質疑的精神,以及校園的多元化。我們必須在此刻支持彼此,並與任何對未來感到擔憂的群體或個人保持團結。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丟失我們的承諾:我們對於改善社會,完善世界的共同承諾。在未來,伯克利會繼續以一個自由、開放、具有包容性的形象麵世。我也有信心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我們有意誌及能力,去克服心中激烈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