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的分析顯示,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人口稀少的郡縣在很多關鍵的社會經濟福利指標上處處落後於大城市
,成了美國最混亂的地方。美國鄉村正在加速衰落。
肯頓鎮聖母無原罪教堂的神父揚(Dave Young)翻看該教堂的洗禮記錄。過去10年,該教堂舉行的葬禮多過洗禮。
圖片來源:TY WRIGHT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JANET ADAMY / PAUL OVERBERG
華爾街日報 2017年 06月 30日 18:15
美國俄亥俄州肯頓鎮(Kenton)東北大街和北櫻桃街交匯處,矗立著一座聖母無原罪教堂(Immaculate Conception Church)。該教堂有一份關於在
此舉行的主要儀式的手寫記錄,顯示過去10年在這裏舉行的葬禮數量是洗禮的兩倍。
很多像肯頓這樣的小鎮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轉變。聯邦和其他機構的數據顯示,2013年大多數美國人口稀少的小鎮死亡人數都超過出生人數,
這是上世紀30年代美國進行出生登記以來首次出現這種情況。
100多年來,美國鄉村小鎮原本一直自給自足,有的在農業和輕工業的扶持下甚至生機勃勃。不久前,郡縣鄉鎮出資的項目,以及教會和社區
機構的慈善行動還可在困難時期給小城鎮居民提供維持生活的社會保障。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都市地區是美國的“毒瘤”,犯罪、毒品以及人們從城市向郊區的遷移使得大城市一度成為發展速度最慢、問題最多的地方。
然而《華爾街日報》分析顯示,從很多關鍵的社會經濟福利指標來看,小鎮現在落後於城市,二者的情況顛倒了過來。具體而言,依據貧窮狀況、
- 高等教育普及率、青少年生育率、離婚率、心髒病和癌症死亡率、對聯邦傷殘保險的依賴和男性勞動力參與度等指標衡量,鄉村小鎮在美國
-
- 四大人口分組中排名墊底,其他三組分別是大城市、郊區和中小型都會地區。
實際上,美國鄉村總人口(考慮到出生和死亡人數以及流動人口)已連續五年下滑。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教授、研究美國城鄉新差距的莫雷蒂(Enrico Moretti)說:“差距正在不斷擴大,並且還將繼續擴大。”
20年前,新科技特別是互聯網的出現曾讓人們看到推動鄉村地區發展的曙光,因為更多的人們可以在任何地方開展工作,企業也將放開手腳,
在都會區以外的地方拓展業務和投資。但曙光從未真正到來。
俄亥俄州哈丁郡肯頓鎮的市中心店麵。肯頓鎮有8,200人,哈丁郡的貧困率自1980年以來增加了45%。 圖片來源: TY WRIGHT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隨著製造業和農業崗位不斷消失,美國的心髒地帶現在麵臨的是更關乎生死存亡的大規模危機。部分經濟學家如今認為,經濟活動集中於城市的現
代國家會更富裕。
在以肯頓為首府的哈丁郡,以前製造火車守車和商用卡車車橋的工廠都已關門。1980年以來,哈丁郡貧困人口的比例上升了45%,經通貨膨脹
調整的家庭收入中值下降了7%。
而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哈丁郡成年人離婚率幾乎是過去的三倍,超過全美平均水平。鴉片類藥物的濫用也推高了犯罪率。
當得知一個*****偷走了聖母無原罪教堂的裝飾性燭台和一個聖杯,並將聖杯裏的聖餐麵包灑落一地時,38歲的天主教神父揚感到十分震驚。
揚在俄亥俄州首府哥倫布長大,10年前來到哈丁郡。據他講,走在哥倫布的大街上,很多年他都沒有安全感,“我時時都要保持警惕” 。
神父揚坐在聖母無原罪教堂的靠背長椅上禱告。 圖片來源:TY WRIGHT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不過從80年代開始,受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和全美互惠保險公司(Nationwide Mutual Insurance Co.)數千個工作崗位的提振,
再加上俄亥俄州立大學規模的壯大,哥倫布的人口增長了52%,經通脹調整的家庭收入中值提高了6%。揚神父說:“哥倫布的經濟大幅增長,
他們確實對市中心下了功夫。”
與此同時,擁有8,200人口的肯頓卻繼續凋零。揚神父說,他現在總是把聖母無原罪教堂鎖起來。如今,他發現自己又開始
緊張地回頭張望了。
他說:“我怎麽也沒想到肯頓會變成這樣。”
20世紀上半葉,美國城市陸續成為重工業製造中心,並以驚人的速度擴張。但是到了60年代,郊區的廉價土地、高速公路、
住房抵押貸款的高額補貼給了城市居民拔腳就走的理由,就像種族矛盾促使很多白人居民離開一樣。
廢棄的社區、崗位的減少和納稅人的流失造成了城市社會經濟係統的坍塌。數據顯示,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美國大城市是
離婚人士聚集程度最高的地方,也是青少年生育率以及心血管病和癌症死亡率最高的地方。曾在克林頓(Bill Clinton)手下任美
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部長的希斯內羅絲(Henry Cisneros)說:“所有這些都是‘城市危機’。”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克林頓政府推出了治療“城市病”的激進型新政策。比如,拆除公共住房,從根本上鏟除那些滋生犯罪和導
致“快克”(強效純可卡因)泛濫的貧困集中地。
相比之下,美國鄉村那時雖不富裕,但看起來相對穩定。美國兩黨聯立的公共政策機構經濟創新組織(Economic Innovation
Group)稱,進入90年代中期,全美幾乎三分之一的新增商業機構都成立於小型郡縣,從數量上看是成立於大型郡縣的兩倍
多。提供私人醫療保險的雇主對地方醫療中心起到了支撐作用,鄉村居民也能“沾光”享受到可靠的醫療。
然而到90年代末,美國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的轉型開始將城市改造成吸引高薪工作的磁石。對於那些在市郊長大或從別的國
家剛移民來美國的新一代勞動力來說,城市提供了多樣性和較高的人口密度,工作和娛樂機會隨之大增。擁有房產的城市居
民發現房價飛漲,而大量低收入者則被趕到了城市邊緣。
隨著犯罪率的下滑,城市開發者開始想辦法迎合新生中上階層。醫院出資研究複雜的心髒病和中風治療方案,讓普通疾病的
死亡率下降。防止未成年少女懷孕的運動也偏向於選擇在城市進行,因為在那裏可以惠及更多人。
在大中型城市和市郊的生活質量指標向好之際,鄉村地區在駕馭快速變化的知識經濟方麵,卻難以找到有效的方法。
堪薩斯州科菲維爾鎮中心的Perkins大樓(右)。1892年,道爾頓幫(Dalton Gang)銀行劫案就發生在這裏。 圖片來源:NICK SCHNELLE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從90年代末開始,亞馬遜(Amazon.com Inc.)開始在人口稀少的州建立物流中心,目的是幫網購客戶規避消費稅。其中有一個物流中心建於
1999年,給隻有9,500人的堪薩斯州科菲維爾鎮(Coffeyville)帶來了數百份工作。
然而,隨著兩日送達成為消費者的主要訴求,亞馬遜將自己的倉儲中心搬到了顧客集中的城市附近,並在2015年關閉了科菲維爾的物流中心。
亞馬遜發言人說,做這個決定並不容易,還說公司規劃的兩個物流中心有一個去年開在堪薩斯城附近,將創造逾2,000個全職崗位。
在離科菲維爾不遠的獨立城(Independence),一家百年之久的醫院也倒閉了。獨立城的人口為8,700人。
亞馬遜在科菲維爾租的那個倉庫麵積逾9萬平方米,物流中心搬走後就一直空著,業主曾在市場上以3,500萬美元的價格將其掛牌出售。後來業主
根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了破產保護,前不久倉庫以1,140萬美元的價格被收回。
昔日的亞馬遜科菲維爾物流中心。2015年物流中心搬走後,倉庫就一直空著。 圖片來源:NICK SCHNELLE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科菲維爾的官員說,該地的問題不是缺工作,而是缺合格勞動力。亞馬遜宣布關閉科菲維爾物流中心後,當地負責經濟發展的領導人舉辦
了一場招聘會,原本預計最多可吸引600名求職者。蒙哥馬利縣行動委員會(Montgomery County Action Council)執行董事珀登 (Trisha Purdon)說
,實際到場的連100人都沒有。
90年代末,因為深信科學技術的長足進步可以讓公司把後台工作轉移到小鎮上,猶他州前共和黨籍州長萊維特(Mike Leavitt)曾向潛在雇主力薦猶
他州的偏遠地區。但他說,一想到要去那些地方設立並維護辦公室,公司便沒了興趣。最終,很多他費九牛二虎之力拉來的客服中心都轉移到了
海外,因為那裏的勞動力更廉價。
雖然聯邦和州層麵的減貧項目並不局限於城市,但它們往往不能解決鄉村窮人的現實問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法學院教授普魯特(Lisa Pruitt)舉
例說,1996年的福利改革讓更多城市居民重新走上了工作崗位,但卻沒有考慮到小鎮的實際情況──公共交通和兒童看護服務的匱乏,讓小鎮居民
很難保住自己的工作。
堪薩斯州獨立城的範農斯特在照顧11個月大的女兒麥科伊(Roisin McCoy)。她沒有車,很難找到工作。 圖片來源:NICK SCHNELLE FOR
HE WALL STREET JOURNAL
堪薩斯州獨立城的範農斯特(Rhonda Vannoster)今年25歲,有四個孩子,很快將迎來第五個寶寶。她離了婚,無業,也沒有車,工作選擇十分受限。
她說,自己想接受培訓,當一名護工,但苦於擠不出時間。她說:“現在沒有太多好工作。”
美國城鄉工資差距曆來存在,但2007-2009年的經濟衰退讓這個差距進一步變大。莫雷蒂教授發現,人口稠密的勞動力市場(勞動人口超過100萬)
的平均工資比人口稀少的勞動力市場(勞動人口等於或低於25萬)高三分之一,工資差距較70年代擴大了50%。
隨著雇主從小鎮的撤離,很多有抱負的年輕人也收拾行囊離開了。1980年,小城鎮和大城市的人口年齡中值大體相當。如今,小城鎮的人口年齡中值
約為41歲,比大城市的年齡中值大五歲。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大城市裏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擁有大學學曆,幾乎是鄉村地區的兩倍。
公司在大城市的聚集導致很多鄉村醫院關閉,因為擁有雇主醫療保險的病人太少了。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至少有79所
鄉村醫院被迫關閉。
鄉村居民說,沒規律的醫療保健和為了看病長途驅車的奔波令他們的健康趨於惡化,而鄉村地區的高肥胖率和高吸煙率又讓惡化的健康狀況雪上加霜。
美國聯邦衛生機構資深研究分析師、做過死亡率差異研究的辛格(Gopal K. Singh)說:“一旦確診得了癌症,鄉村地區的存活率要低得多。”
鴉片類藥物的濫用(與缺乏獲得治療手段)加劇了這個問題造成的傷害。哈丁郡檢察官貝雷(Brad Bailey)說,他經手的犯罪案件中,涉毒品案件所占
比例已從10年前的不到20%激增到現在的80%。
肯頓鎮警察局局長馬瑟(Dennis Musser)說,毒品泛濫催生出多於以往的盜竊案,比如空調室外機偷去當廢鐵賣的案子就層出不窮。馬特爾(Linda Martell)
今年69歲,為了和女兒住得近些,10年前她從俄亥俄州克利夫蘭郊區搬到了肯頓。她吃驚地發現,自己車庫裏的電鋸和重型工具不翼而飛。
69歲的馬特爾帶著六歲的孫女查莉(Charlie Martell)沿著肯頓鎮北大街走路回家。 圖片來源:TY WRIGHT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她回憶說,自己年輕的時候,“所有問題都出在大城市。”
在去年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中,鄉村地區一邊倒地支持特朗普(Donald Trump),因為特朗普承諾要振興被遺忘的城鎮,辦法是放鬆監管、
退出貿易協議、反對非法移民以及鼓勵製造業雇用更多美國人。他承諾的1萬億美元基礎設施投資計劃也許可以提振很多鄉村社區。
兩黨議員均承認,這些年他們忽視了愈演愈烈的小鎮問題。共和黨籍前佛羅裏達州參議員馬丁•內斯(Mel Martinez)說:“在佛羅裏達這樣的州競選,
你肯定要把重點放在城市地區。”據他回憶,當2005年前後得知,日漸猖獗的冰毒泛濫問題主要出現在鄉村而不是城市時,他頗感意外。
小布什在位期間,美國立法者因兩場戰爭忙得團團轉,同時還要保護911恐襲後的本土安全以及重建被卡特裏娜颶風摧毀的新奧爾良。
美國前農業部
長維爾薩克(Tom Vilsack)說,奧巴馬政府曾試圖通過推動拓展寬帶服務來振興鄉村,但寬帶服務供應商並不願意前往人煙稀少的地方。
自從美國樓市崩盤以來,非都會區的房價升值幅度一直落後於都會區,很多家庭財富的主要來源和儲蓄因此受到侵蝕。
維爾薩克說:“對於那些形勢不斷變化的地方,我們確實沒有太有效的轉型策略。”
與此同時,曾被視為拖社會經濟後腿的大城市如今迎來了華麗轉身。密蘇裏州的聖路易斯市附近有30多所高等院校。官員稱,當地擁有大學學
曆的居民比例在1980-2015年間增長了兩倍,形成了一個人才庫,吸引醫療、金融和生物科學公司紛至遝來。聖路易斯地方商會副主席洛波邵
(Greg Laposa)說,人們不僅沒有被工作牽著鼻子走,“反倒是工作追著人跑。”
很多城市由於犯罪率下降,越來越多的中上層家庭前來定居,而推遲結婚的千禧一代的湧入則在一定程度上壓低了離婚率。
現年45歲、在一家傳媒公司當經理的尼爾森(Maria Nelson)大學畢業後來到首都華盛頓工作,她原本一直想著,終有一天會搬回到自己長大的郊區。
聯邦政府在支出上的大手大腳讓華盛頓特區成了美國收入最高的核心城市之一。2015年,特區家庭年收入中值經通脹調整增至7.1萬美元,
較1980年提高了51%。
堪薩斯州科菲維爾,這個安靜的小鎮隻有9500人。官員說,該地缺少的是合格勞動力。 圖片來源:NICK SCHNELLE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尼爾森早在2002年就有能力買房,但麵對房價的飆升,她說自己忍不住替那些年輕同事發愁,更不用說從小地方移居來的人了。她說:
“現在華盛頓特區的房價似乎超出了絕大多數人的購買能力。”
肯頓的神父揚表示,盡管麻煩越來越多,但他對來教堂做禮拜的教友還是有信心的。一些教友對他講,子女雖已長大成人,但仍伸手管他們要錢,
所以很擔心自己有一天撒手人寰後孩子該怎麽辦。
他喜歡講的一句話是,希望總是有的。他會安慰教友說:“子女可以找工作,哥倫布離得很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