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中國沒有能夠成為最大輸家,而是韓國人
據韓媒消息,由於經濟不景氣以及海洋工程產業出現虧損等原因,韓國三大造船企業——大宇造船海洋、三星重工和現代重工(船機庫 位置)的經營狀況日益惡化,預計今年三家公司總虧損額將達7.4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19億元),創史上最高紀錄。
據了解,僅今年上半年,韓國三大造船企業的營業損失總額便達到4.7萬億韓元,下半年赤字規模或再增加3萬億韓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韓國三大造船企業首次同時出現虧損。其中大宇造船今年或出現5.3萬億韓元的虧損、三星重工業或出現1.5萬億韓元虧損、現代重工業或出現6000餘億韓元虧損。大宇造船海洋去年實現4710億韓元的盈餘,今年上半年則出現超過3萬億韓元的虧損,預計今年全年的營業虧損將達5.3萬億韓元。目前,該公司工會和債權人圍繞規模為4萬億韓元的援助方案進行對峙,令公司經營雪上加霜。金融當局和債權人要求工會先對進行高強度的自救措施給與同意,而工會主張不能以提供援助為手段停止漲薪或是要求工會放棄罷工。韓國造船業相關人士表示:“由於大宇造船經營不善,令韓國造船業的三大龍頭陷入史上最大規模的赤字泥潭,未來十年間都難以恢複元氣。”
韓媒稱,與此同時,在韓國造船業集體陷入經營窘境的同時,中國造船業績突飛猛進,大有趕超之勢。中國70家造船廠進入全球前150名,這給韓國造船業帶來更大壓力。克拉克鬆近日表示,截至今年9月底,中國船企的新船訂單量僅次於韓國,位居第6-9位,大有趕超之勢。其中,滬東中華(位置 評論 新聞)以238萬CGT,55艘排名世界第六,其次分別為上海外高橋造船(位置 評論 新聞)(229萬CGT,66艘),江蘇新揚子江造船(218萬CGT,88艘),大連船舶重工(位置 評論 新聞)(185萬CGT,45艘)。此外,從九月全球手持訂單來看,中國有70家造船廠排進世界前150位。中國政府的扶持以及低價戰略是中國造船業得以快速發展的主因。相反,韓國的船企卻因高工資、高附加值事業失敗、造船廠老化等不利原因士氣低迷。韓國造船業相關人士說:“韓國造船業暫時低迷,中國企業卻趁機迎頭趕上。雖然韓國的龍頭企業還走在前端,但如果中國企業繼續趕超,造船業的版圖或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