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裏單靠學術當到係主任已經很勉強。該反思的應該是國內那套學而優則仕的觀念,
至於leadership有很多種。一個人可以是scientific leader,但是未必可以領導好人。而老中的教育中把這些不同的leadership混淆。因為從小耳濡目染就是一個好的叫獸必然成為行政領導。在美國突然變了,嗬嗬,很不習慣。一般會怪“歧視”,“glass ceiling”,或者自責沒有leadership等等。
其實,美國本土的學術大牛有不少根本不屑於當admin。比如俺學校一個HHMI的,天天在實驗室裏,除了熟人,一概不見。係主任,dean,president,chancellor 這些有很多雜事,要擺平很多人事糾紛,不是很多以科研見長的老中叫獸可以勝任的。
不才,個人認為在美國學校”當官“其實也不難,關鍵要明白business model。舉兩個例子給有誌於此的同學。
1. 美國學校的”官“的主要責任其實就是籌款。俺知道一個文章就十幾篇,當副dean的,因為搞來了10M的funding。當然,幾年後下台,因為再搞不到這麽多。
2. 自己組織學院,institute,或者去才開始的,比較小的學校。美國一個蘿卜一個坑,與其等坑出現,還不如自己挖。藤校一般這種莫名其妙的institute特別多。
總的來講,funding is the king。要麽你的名氣大到可以給學校帶來捐助,要麽你可以直接拿到。當然,即使你得了諾獎,你也要拉下麵子去籌款,不是很多人做的倒的。要是做不到,不當哪個”官“,其實日子也很不錯。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