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z請-第一課: 杠杆原理

來源: 2013-09-13 11:15:42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無論是滑輪還是齒輪轉換,其工作原則都是基於杠杆原理。



作用力乘以臂長(FXL1)又稱力矩,是杠杆作用中不變的定量。變量是臂長(L1 vs L2)和杠杆兩端施加或承受的力(F vs G).  圖示的杠杆用來提升重物。但是如果我們把杠杆的另一端加兩個滑輪就可以用來推動一個物體,比如汽車了。假設我們把支點左側的臂長增加一倍,那麽提升同樣的重物(或推動同一部車子)所用的力(F)就會減小一半,但是力矩(1/2F x 2L1=FL1)仍舊不變。

現在再來看看齒輪轉換(對不起,借用一下你的圖)。


左輪的切向力(F1)相應於杠杆中的F, 其半徑為臂長(L1);同理右輪的切向力(F2)相應於物重(G),其半徑為右臂長(L2)。注意上麵杠杆原理中的力矩在齒輪活動中有成為扭矩,F1xL1=F2xL2,也就是在齒輪變換中扭矩不變。哪有什麽放大扭矩一說?

最後來看看你究竟錯在哪裏。

在你的“談談功率和扭矩(三):變速箱到底變了什麽?“你給出了如下的推理,

齒輪A的轉速/齒輪B的轉速
=齒輪B的齒數/齒輪A的齒數
=齒輪B的周長/齒輪A的周長
=齒輪B的半徑/齒輪A的半徑
問題出在下一步:
=(齒輪B的半徑x切向力)/(齒輪A的半徑x切向力)
這兩個切向力怎麽可能相等?且不用說物理,按照生活常識,如果這兩個切向力相等的話,你擰螺帽的時候為什麽要用扳手,直接拿手擰不就好了?正確的公式應該是:齒輪B的半徑 x 切向力B = 齒輪A的半徑 x 切向力A (杠杆原理)。

把你這個承重梁撤掉,你的房子豈非會轟然而塌,後麵的論述還有任何意義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