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動了我的奶酪
汽車零件的長期可靠性或使用壽命除了生產設計過程的原因,還有一些是由於使用者的使用不當導致大幅減低了它們的使用壽命,而其中某個零件一旦處於非最佳工作狀態,又往往會慢慢地影響到其它零件的正常工作,所以有時我們會發現剛解決一個故障,下一個故障有接著出現了,讓人煩不勝煩,這裏我來說說遇到的燃油泵失效和燃油量指示計故障的問題。
有些人認為每次加滿汽油會增加汽車負重,增加油耗,於是每每隻加半箱,而且往往在等到燃油提示燈亮起後再去加油,看似這是很合理的,也沒有什麽錯誤,但正是這樣一個習慣往往會導致一係列潛在問題,其中之一就是燃油泵過早失效,油量指示計故障,最終賠上一筆可觀的維修費。
絕大多數的燃油泵是浸在燃油箱裏,燃油泵需要周邊燃油的潤滑和散熱,經常處於低燃油保有量會增加泵內活動密封環的磨損和減低其散熱有效性,最終縮短燃油泵的使用壽命,與此同時由於經常等到燃油提示燈時,燃油箱內的底部雜質又會被燃油泵抽到,進而加快阻塞燃油過濾器和噴油嘴等,其長時間的累積結果就是汽車動力下降,啟動汽車變得越來越困難或幹脆無法啟動等,所以充足的燃油保有量是保證燃油係統各個部件最佳工作的一個前提,也是延長燃油係統內部件使用壽命的一個前提。
再來說說燃油量指示故障,大部分汽車的燃油指示是依靠燃油箱內的義的浮漂帶動一個金屬壓片在一滑線電阻絲或片上滑動而產生不同的阻值,再在儀表盤上顯示出油量刻度的,一般情況下,從滿油到低油量加油,金屬壓片會完成一個從一段到另一端的全過程,其磨損是比較均勻的,其磨損壽命是很長的,但如果經常加半箱油或小半箱油,這就意味著這個滑動電阻在同一區域的磨損量要比加滿箱油的增加一倍或更多,久而久之由於經常在一個小區域磨損,儀表盤油量指示就慢慢的不準了。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