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克文總理最後時刻的表現打滿分
規模稍大的改革等同革命,革命就是想得利益者革既得利益者的命,如今雖然刀不血肉刃,仍是人頭落地的生意。 所以被革者當然不會無動於衷,束手待斃,垂死還要掙紮呢。
陸克文領頭的暴利稅矛頭所指向的對手是一目了然,將受益者是廣大的澳洲人民,這本來是一道數量上戰了絕對優勢,手到擒來的小菜,可是陸克文卻栽了。
如今看來問題的關鍵是將得利益者的數量過於龐大,成了一群散沙,如果不事先將他們動員起來,人數過多並非好事,就像當年的中國,幾個日本人趕者一群中國人跑。 隨著人數的增加,隨之而來的是人群心理。人群心理導致了大家坐山觀虎鬥的情況,你們好好打吧,贏了分贓有我一份,輸了我沒虧,不掉一根毛。 既然是穩賺不賠的生意,嘴皮子也懶得動了。 再看被革者的情況,一看寒冷的刀鋒已經揮舞過來,生死攸關破釜沉舟的時候到了,當然立即扭成一股,群策群力,同聲同氣,動用一切可以動用的共低外敵。
本來暴利稅改第一回合大家打了個平手,政府在第二回合中稍稍領先。雖然陸克文在民意調查中的歡迎度不斷下降,可是那邊廂的阿伯特也不見因此得益。 這些所謂的民意調查是來了去,去了來,不需也不必在意太多。當頭的絕對不能為一時的民意左右,可是工黨內的一些山頭坐不住了,尤其是工會背景的,想到陸克文對他們的冷遇就咬牙切齒,其他的就更無法接受板凳還沒有坐熱就要拍屁股走人的可能性,於是有人帶頭內訌就紛紛反戈一擊。
這成了澳洲的最大諷刺,一位全民投票選舉出來的總理被黨內的內訌給推了下台。
男兒有淚不輕彈,還好,有背後支持的家人共度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