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中國藝術家介紹(五)
今天向大家介紹畫家穆家善。 幾年前,穆家善曾經出版了一本畫冊,小標題叫“海外中國傳統的守望者”,見圖14。但是守望了17年後,穆家善明天就要海歸了,回南京大學任藝術研究院常務院長。Technically,今天他還算我們大華府的藝術家,所以我今天必須把此帖發出,盡管最近工作很忙。 穆家善82年拜陳大羽為師,1988年從南京藝術學院畢業,1995年來美國華盛頓附近定居,1998年創辦美國亞太藝術研究院。穆家善的畫,在出國之前屬於新文人畫,無論是山水還是人物,都在傳統的基礎上,融入西方文化藝術的感覺,致力於筆趣和意境,見圖3,6。旅美初期,他延續著新水墨的探索,開始畫心中的山水。傳統的題材,傳統的筆法,再加上西方的色彩對比,形象上的抽象和概念化,創造了一種寧靜樸茂,凝重蒼茫,既渾厚又活潑的風格見圖2,7等。 近兩年,穆家善沒有滿足於已有的成就,化繁為簡,推出了獨具一格的焦墨山水。懂行的人都知道,焦墨山水極其難畫,沒有了渲染,氣韻的流動全靠枯墨線條,沒有爐火純青的傳統筆下功夫,就會畫成一團亂麻。但穆的焦墨山水,山奔雲走,浩渺蒼茫,寫盡胸中丘壑,達到了非常高的意境。 穆家善剛到美國那年我就在 Johns Hopkins 的新年聚餐會上認識了他,當時他的前妻在校,俺LD已畢業兩年。當時就很佩服他的功夫,後經常一塊討論書畫。他的美國亞太藝術研究院開幕那天我特地寫了幅對聯送給他,把他的名字從頭到尾再從尾到頭繞了個圈兒: 家藏金石書畫承前啟後以求真善
穆家善在華盛頓是個頗有爭議的人物。很多人都問我,穆家善把自己捧為國畫大師,他畫得真有那麽好嗎?我無法給他們直接的答案,隻是每次都試著給他們講穆家善的筆墨為什麽那麽有功夫,達到這樣的高度有多麽不容易,不僅僅需要努力,還必須有少見的天賦等等。遺憾的是欣賞國畫也需要很多藝術修養和背景知識,我的講解並不見得每次都被理解。無論怎麽講,穆家善的藝術成就和在近二十年在美國弘揚中國文化的苦勞是無法抹殺的。現在他海歸了,我祝他一路順風,同時發這個帖也算是給他送行吧!
(1) 幾天前我為穆家善拍的
(2) 蕉葫人家圖, 1996年
(3) 晨霧圖, 1995年
(4) 遠山, 1998年
(5) 清泉石上流, 2007年
(6) 多夢時節, 1995年
(7) 月亮灣, 1997年
(8) 蒼茫山巒無言中, 2011年
(9) 陽春三月, 2011年
(10) 願乘長風破萬裏浪, 2011年
(11) 焦墨局部, 左下印章墨雨樓是我刻的
(12) 2008年世界華人周刊封麵
(13) 1995 年穆家善看範曾作畫
(14) 海外中國傳統的守望者
(15) 穆家善贈畫給格林斯潘
(16) 剛剛出版不久的畫集收錄了穆家善近兩年的焦墨新作
(17) 穆家善幫我畫的焦墨《乾坤放秋圖》
(18) 14年前我和穆家善在巴爾地摩
(19) 頭幾天我和穆家善在他居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