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躍君:茫然地尋找人生之路——賞析旅德女畫家藍鏡繪畫

來源: 歐華 2021-01-14 13:05:2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2260 bytes)

旅德女畫家藍鏡油畫係列“尋”

人性是自然性與社會性的綜合。

生理上,人就如動物,是自然界幾萬年發展的產物。達爾文揭示了動物世界的漸變過程,可惜漢語將Evolution(漸變)譯成“進化”,而達爾文及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所考證的實例恰恰都證明生物在“退化”。

人又是群居動物,從而形成了人類社會,所以心理上人又是社會發展的產物,人性隨著社會的變遷而改變。是進化還是退化?說不清,但肯定病入膏盲。19世紀哲學家稱之為“異化”(Entfremdung),即越來越偏離人的自然性:費爾巴赫揭示了人在上千年宗教束縛下的異化現象,馬克思揭示了人在工業社會、即大機器生產下的異化現象——人的異化現象成為現代藝術的主題。

人們將後期印象派之後的藝術稱為“現代藝術”,又是取反了名字,因為表現主義、達達派、野獸派、立體派等所反映的藝術主題恰恰都是“反現代”。


圖一、畢加索“藍色時代”的作品最反映馬克思的社會分析

隻是,馬克思所經曆的還是工人毫無保障、天天苦力16小時的原始資本主義,到二次大戰後的60年代,人們逐步過上小康生活,馬克思所分析的現象在逐步消解。

在小康社會人們還缺少什麽?生活上有了保障,精神上卻進入了新的迷茫。人們從生活的各個領域反思歐洲傳統與現實社會,這就爆發了六八學運,六八學運成為傳統歐洲與現代歐洲的分水嶺——今天所看到的歐洲是六八學運後的歐洲,藍鏡所反映的藝術主題,自然是六八學運後的歐洲社會。

• 人生尋覓 •

藍鏡在北萊茵州的莫伊朗美術館——博伊斯文獻和收藏館——工作了一段時間,目睹這位世界級藝術家的許多真品。六八學運有三個主流:反對商品市場與金元社會的社會主義思潮,提倡大眾文化、街頭文化的社會文化思潮,反抗民主製度下的國家專製。

博伊斯(Joseph Beuys, 1921- 1986)作為六八學運時期國際上最活躍、最前衛的藝術家之一,不僅實驗行為藝術,搞得自己形同街頭藝人,同時又是社會運動的積極參與者,率領學生遊行抗議甚至占領校方……。

藍鏡圍繞博伊斯藝術展創作了一個係列油畫作品,作品場景是不同的人、懷著不同的心境在觀賞博伊斯藝術作品——在她的作品中,看不到博伊斯作品本身,而是麵對博伊斯作品的觀賞者。

與傳統藝術觀念不同的是,現代藝術不僅是創作者的作品,而是創作者與觀賞者共同創造的作品。就如博伊斯藝術宣言“人人都是藝術家”所言,生活本身就是藝術,即“生活就是美”,超越了19世紀車爾尼雪夫提出的“美就是生活”。他希望拓寬藝術概念的界限,形成“社會藝術”。

博伊斯並沒有通過他的作品給出一個他自己對這個社會的“斷言”——當然寄托了他實現自由藝術與人性社會的願望——而隻是通過他的作品給觀賞者一段“引言”,一個思考空間。要真正完成這部作品,還需要觀賞者的自我創造。

現代藝術的根本不在於藝術手法的現代,而在於人文思想及藝術觀念的現代。藍鏡把這組畫取名“尋”,這本身就帶有現代意識。

歐洲古代三大文明中的古希臘哲學、古羅馬學說和基督教神學,都以探索宇宙和社會真諦為己任,都堅信自己找到了永恒真理,出現了柏拉圖、亞裏斯多德,聖•奧古斯丁、托馬斯•阿奎德——他們自命為權威;

歐洲近代哲學從懷疑論為起點,相信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笛卡爾)和科學實踐(培根),可以突破甚至超越古代哲人和聖人的斷論,於是誕生了哥白尼、伽裏略,斯賓諾莎和萊布尼茲——他們被人奉為權威。

而到了現代社會,人們連這點自信都喪失了。或按照六八學運時期人們的觀念,如果將某位古代先哲或現代偉人的學說視作至高無上的權威,這本身就是文化專製,文化專製是政治專製的基礎。社會是多元的,人的生活以及人的觀念也是多元的,怎麽可能在多元中產生出一元的思想?

麵對一個紛紜的多元世界,人們都在“尋找”自己對曆史和現實的解釋,“尋找”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精神歸宿。所以,麵對同一位藝術家,甚至麵對同一個作品,不同的觀賞者會產生不同的感受——不存在哪位觀賞者是權威。

藍鏡通過自己的作品——而不是博伊斯的作品——所要刻畫的是觀賞者的內心世界,而博伊斯的作品反而顯得不那麽重要,但這正是體現了博伊斯的藝術精神。

現代藝術往往給人帶來荒誕或頹廢的印象,其實這是錯覺。達達派表麵上夠荒誕了,但如果了解這是一次世界大戰後藝術家們看到戰爭的殘酷與毀滅所產生的藝術流派,就能想象這些藝術家在創作時的絕望心境。博伊斯經曆二次大戰的毀滅,自己被人從死神那裏拖回,親眼看著自己的戰友一個個陣亡……經曆如此生與死的藝術家,隻可能在血與火中瘋狂,而不可能無病呻吟地荒誕。博伊斯非常嚴肅地對待自己的作品,從來不把藝術當作遊戲。


圖二、博伊斯作品:閃電打在鹿群上

繼續博伊斯的這一創作態度,也很難看到藍鏡作品中的遊戲成分。無論是畫麵結構、用筆和用色,還是人的形態及整個氣氛烘托——盡管援用了許多非傳統手法——都能看到畫家的匠心獨運。她的繪畫既不是完全感性的如梵高,也不是完全理性的如蒙德裏安,而是感性與理性的交織,有點像康丁斯基的路。

傳統繪畫主要通過刻劃人體來抒發藝術家情感,現代繪畫更多采用線條與色彩來抒發情感,藍鏡就是運用色彩來詮釋她“尋”的主題。

其實,自古以來色彩都是藝術品中的要素,隻是遠古繪畫中的色彩是取其宗教性的象征意義(如臉上塗紅塗黑),中世紀繪畫的色彩是為了裝飾效果(如教堂建築和壁畫),文藝複興繪畫的色彩要再現所畫物體的真實(如達芬奇、拉菲爾繪畫),巴羅克時代注重畫麵的明暗對比以加強戲劇效果(如倫勃朗),浪漫主義繪畫注意到冷熱對比,印象派繪畫注重色彩在自然界中的變化……

直到後期印象派或表現主義、即現代藝術開始,人們才注重顏色的心理因素,藝術家要再現的是自己內心世界的心理顏色,而不是所畫對象的物理顏色。到野獸派時代,顏色可以替換形體而獨立成為整個作品的主題……所以,藍鏡筆下的顏色是她內心世界的獨白,而不是所繪人物或場景的真實,至少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真實。

• 色彩內涵 •

色相、色調和彩度是繪畫色彩的三個方麵。


圖三、藍鏡“尋”係列之一

上圖的背景是大片黃色,是黃、藍、紅三大原色之一。

從色相(Hue)而言,黃色的特征就是亮,就像太陽,像光,所以梵高的“向日葵”就是采用一片黃色。黃色是聖人的象征,如中國的皇袍和基督頭上的光環。黃色還有一大特點,就是放射性,進攻性,旁若無人,也不容許有別人在身邊。

歌德將色相的力度(Farbkraft/Force of Hue)依次排列為黃、橙、紅、綠、藍、紫——黃居其首,兩倍大麵積的紫色才能與黃色平衡。

圖四、歌德的色相圖

如果你麵對一張同樣麵積的黃、紅、藍三色畫布,就會感覺隻有黃色衝破自己的界限而侵入別人畫麵,紅色、藍色就顯得委屈或謙卑。但人在競爭社會怎麽能謙卑?黃色成為金元世界的象征,20世紀初成為歐洲的時尚顏色,相當一段時期甚至作為“現代化”的象征。它醒目、進取、顯富,就像一位百萬富翁(黃色)鶴立於城市貧民(藍色)之間。

直到六八學運後的“後現代”時期,黃色才讓位於謙卑一點的綠色:黃色加藍色。藍鏡將探索人生的繪畫主題取黃色背景——陽光下的罪惡——讓我驚奇,或許她正是想以此來點示人們在金元世界對人生的探索。

但這樣的金元世界不可能長久,就像人們麵對刺眼的黃色,時間一長眼就會累,社會就會病;金元世界也不可能和諧,一個社會以金錢作為人際交往的紐帶,如何實現社會公正與社會保障——這正是六八學運的社會主義追求之一。

如何在畫麵上體現這樣的不和諧?藍鏡畫麵的背景並不是純一的黃色,人物頭上和兩側有雲霧般的橙色和綠色,產生了色彩上、即藝術上的不和諧。根據歌德色彩理論(色相圖:黃,橙,紅,紫,藍,綠,黃),黃色隻有與相隔的紅色或藍色放在一起才能和諧,而最忌諱、最不和諧的恰恰就是黃色與之緊相鄰的橙色或綠色放在一起。


圖五、藍鏡“尋”係列之二

在上圖中,背景黃色略有偏綠,但依舊保留彌漫在整個空間的不和諧的橙色雲霧。

就色調(colour-tone/Farbton)而言,黃色本身是中性的,隻是輕浮而不穩定。如加入一點紅或藍,或經曆風吹日曬,純黃色就會偏橙色或綠色。隻有純黃色表意上帝的神聖,摻入橙色或綠色,就演變成“生命的黃色”或“死亡的黃色”。

而黃色中最忌諱的,就是藍鏡所采用的偏綠,那是所謂的“毒黃”(Giftgelb)——一個被毒化的人生與社會。


圖六、藍鏡“尋”係列之三

上圖中,背景基調幾乎白色,白色與上方的純黃色和前方的純綠色相對比較和諧(白色可以與任何顏色和諧)。前方的綠色不是黃色偏綠的毒黃,而是翠綠,但綠色也是充滿爭議的顏色。

綠色是黃色與藍色混合而成,所以綠色的性質也介於兩者之間。人們通俗地說:黃色主動,藍色被動,綠色中性;黃色幹(dry/trocken),藍色濕(nass/wet),綠色潮(feucht/moist)。
於是,綠色使動蕩的色彩進入安靜,是和平的象征;綠色又是暗與亮、冷與暖的過渡,有不穩定感,是不成熟的象征。

春天的原野是綠色的,寓意著生命的開始;但現代社會又將之轉義,西文的“綠”字(gruen/green)源於古德語gruoni(增長)。在金元世界人人都想發財,沒人關心大地的植物是否生長,隻希望自己袋裏的錢能“增長”。1914年美元紙幣因此改成綠色而沿用迄今,綠色成為發財和幸運的標誌……

藍鏡畫中的綠色到底該怎樣解讀?是人類的希望?是尚未找到歸宿的動蕩不安?還是對發財的祈願或詛咒?沒有答案,因為答案在每一位觀賞者心裏,就如畫麵上一位觀者麵對展覽的畫,但她看到的不是博伊斯的作品,而是鏡麵上她自己的映像。

僅僅欣賞藍鏡三幅同名畫的背景色彩,就可以看到,不同的觀眾麵對同一幅博伊斯藝術品,就會產生多少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感受,而這正是博伊斯及藍鏡所希望達到的藝術效果,因為人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想象去感受藝術,感受中與藝術家共同完成了一幅新的藝術作品。

所以,如果聽到哪位藝術理論權威告訴你某幅作品是表示什麽意思的話,你就知道,這位藝術權威其實自己都還沒有跨入現代藝術的門檻。

歌德最早提出色彩有冷暖之別(色相圖左暖右冷)。綜觀藍境的這組畫,總體偏暖,甚至都不用互補色——色相圖相對的顏色,如黃與紫、藍與橙、紅與綠——來減弱一點暖意。看來,藍鏡對這個世界還是抱有希望,頗有博伊斯參與創建德國綠黨、堅信藝術能感染社會和影響社會的天真。

• 宗教情懷 •

再來看這三幅畫的人物形象:有正麵,有側麵;似乎在思考,又似乎在對話;似乎自以為是,又似乎茫然無從。無論遠看還是近看,人物臉部都含糊不清(或許還能分辨男女),所有可能的舉止和麵部感情,其實都隻是我的端測,不敢定論。

但這三幅畫的人物有一個共同的、也是最醒目的特征,就是所有人物都穿著黑色衣服,或通過背光處理而成為焦炭般的黑影。可見,這批作品並不是如傳統繪畫那樣,僅僅靠人物形象來傳遞藝術情感,而還是通過人物的色彩和色塊。


圖七、藍鏡“尋”係列之四

看到黑色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圍繞生與死的宗教情感,因為教堂中的神職人員都穿著黑衣,修女還戴著黑頭巾。藍鏡是基督徒,但她希望在自己的作品中回避宗教主題。其實,無論你信奉基督教、伊斯蘭教還是佛教,這隻是宗教的形式,隻要是人,就有先天的宗教情感。

在人類的初萌時代,人們對自然與社會的判斷是依據人的感覺,由感覺而宗教。人們不了解大自然,所以恐懼大自然;不了解生命,所以恐懼死亡……於是,隻能通過祈禱來獲得心靈解脫,並以宗教而產生了詩歌、繪畫和音樂。

人類進入文明後,人的理性依舊無法替代人的感情。在感情的驅使下,人可以作出許多非理性的行為。儒家文化可謂典型的理性文化,還有意回避生與死的探討,所謂“未知生,焉知死”。但其“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孔子)的精神,卻是超理性的,這種超理性精神的背後,就是一種人類潛意識的宗教情感。

到了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發展了,對大自然或人的生命似乎了解更多了,但並沒有解脫人類對災難與死亡的恐懼,沒有放棄人們對極終的關懷。“尋”是在尋找自己未來的人生道路,是在尋找自己今日的人生意義——無論是傳統藝術還是現代藝術,這就是人類的永恒主題。

為什麽要尋找?就因為未來盡管可以根據種種現代技術和理論來預測,但畢竟是不可知的。而這種不可知,與人類初始時期對大自然的不可知,心理上是相通的。我們的擔心和祝願,就是某種形式的恐懼與祈禱,無論你信奉哪一類宗教,或形式上根本不信宗教。

在人類的經驗世界,白天是生命的象征,黑夜是死亡的象征——天黑了人們睡覺,在古希臘神話中,睡覺是死亡的小弟,死亡是永久的睡覺(長眠)。隻是在更古老的古巴比倫與古埃及文化中,黑色寓意著地球之神和母親之神。基督教會的神父或牧師們作為基督教的守護者,穿上黑色大褂,讓人們看到他們就聯想到人類的起源和大地母親。甚至在許多地區,將聖母瑪麗婭的雕像都做成黑色,《舊約•雅歌》中唱道:“我黑,但漂亮。”於是,黑色成為基督教會的傳統象征。

隻是,任何東西一旦成為傳統,人們也就忘記了它的本源(胡塞爾)。經曆上千年的宗教異化,人們看到黑色,很少會聯想到大地母親,而更多聯想到的是宗教、靈魂、痛苦、上帝……它的象征意義遠超過其本身顏色給人帶來的心理感受。

在藝術作品中,藝術家的許多感情或對社會的詮釋,就是通過具有象征性的物體來傳達的。或許藍鏡想通過黑色來暗示,在金元世界中,存在著人性與神性的分裂,物質與精神的衝突。自以為理性的現代人,或許還得回歸到宗教世界去尋求人生的意義。牛頓的晚年也回歸到宗教,就以牛頓的知識和智商都無法用科學、即純理性的方法去梳理這個混沌世界,更何況我等芸芸眾生。

光與色是不可分割的,但在上述藍鏡的四幅圖中,很難找到明確的光源。或者說,有許多來曆不明的光源分布在畫麵上和畫麵外。

火可以帶來光明,也同時帶來黑暗(陰影),這種光的撲簌迷離,給觀賞者平添了一分宗教神秘——這就是深藏在人生與社會背後的神秘。你都不知道,你所尋找的人生之路(光源),是在畫麵之內,還是在畫麵之外。盡管如此,人人都在按照自己的信仰和理念,不斷地尋覓,終身地尋覓。

人類總想在光明的引導下生活,但又不知道光明在哪裏,甚至不知道什麽是光明。於是,從昨天尋找到今天,從今天尋找到未來,這就是我對博伊斯、也是對藍鏡藝術作品“尋”的理解。


圖八、藍鏡另一係列的作品之一:背向陽光

我崇尚古典美,藍鏡追求現代美,讓孔乙己來畫評畢家索,簡直不可思議。

好在古典美中也蘊含著現代精神,達•芬奇“自畫像”所刻畫的理性精神,不就是蒙德裏安“構圖”中所體現的精神?

現代美中也包含傳統情結,現代社會人們惶惶不可終日,這種對社會的恐懼與原始時期人類對自然的恐懼一脈相承,未來派繪畫中的恍惚感,就充滿了原始岩畫中的恐懼感。

藍鏡繪畫的主要藝術手法是色彩運用,而筆者所掌握的色彩基礎還停留在18世紀末詩人歌德為否定物理巨匠牛頓色彩理論而寫的《色彩學》。20世紀初包浩斯藝術學院的克利、康丁斯基,就是在歌德基礎上發展出現代繪畫的色彩理論……這些理論算古典還是現代?

所以,從人性而言,古典與現代其實沒有太大區分,作為文學藝術主體的人,畢竟還是人,古人的七情六欲依舊是今人的七情六欲,隻是引起人心理症狀的原因變了。

其實,藝術刻畫的不是人,而是人對社會的感受。社會在變遷,人在不同的社會被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地異化,現代藝術就是人性異化、反思異化和抵禦異化的產物——這就是我對現代藝術的詮釋。

圖九、2018年狗年春節,藍鏡贈送給錢躍君的油畫“天狗”(55x55cm),錢躍君生於狗年。

  

圖十、錢躍君為藍鏡刻製的圖章“藍鏡”“LAN”(3x3cm)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