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查詢

輸入關鍵詞:   按標題:   按作者:   隱藏跟帖:  
備份檔案: 當前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頁次:1/2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50, 共57  分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跟帖#  對的,實際情況就是那樣。 [品茶小軒] - 老柏樹(0 bytes ) 2024-03-29
    中國40年的發展,肯定算是奇跡;當然就外來力量來講,美國的貢獻最大 [品茶小軒] - 老柏樹(998 bytes ) 2024-03-29
    #跟帖#  小米應該也是原產於中國的 [品茶小軒] - 老柏樹(12 bytes ) 2024-03-03
    #跟帖#  交流不可能是單向的,單向的不可能長久。你可以同時列出從絲綢之路引進的果品,兼聽則明嗎 [品茶小軒] - 老柏樹(227 bytes ) 2024-03-03
    #跟帖#  再齊全也沒用,還要有市場,也就是有人買你生產的東西,有能力生產沒人買叫啥?生產過剩或產品積壓! [品茶小軒] - 老柏樹(353 bytes ) 2024-01-16
    #跟帖#  餘正常90年代中期就加入美籍了,當時中美兩國關係很好,連競爭關係都算不上,叛國無從說起 [品茶小軒] - 老柏樹(75 bytes ) 2024-01-14
    #跟帖#  餘茂春也不是叛國,叛國的一個必要條件是兩國是敵對國(如俄烏)。中美自建交後從未進入敵對狀態,用現在的競爭關係描述其實 [品茶小軒] - 老柏樹(251 bytes ) 2024-01-13
    #跟帖#  主要還是中國的考試係統能把牛人選拔到頂層,但在頂層反而又不知道如何培養人了 [品茶小軒] - 老柏樹(184 bytes ) 2023-12-29
    #跟帖#  互聯網最早出現是為了在美蘇核戰後如何通訊(說大點如何生存),出現在美國而不是出現在蘇聯絕對是有原因的,專製統治 [品茶小軒] - 老柏樹(520 bytes ) 2023-12-11
    #跟帖#  我認為我的條件是公平的:港台40-70年代出來的跟大陸83-13年出來的基本一樣窮,都是相應方出國潮的前30年 [品茶小軒] - 老柏樹(717 bytes ) 2023-12-06
    #跟帖#  可能是原因之一 [品茶小軒] - 老柏樹(69 bytes ) 2023-12-06
    #跟帖#  對,即使隻算上在海外的,大陸出身的人數遠遠高於後兩者之和。隻要不預先把答案把在腦子裏,先入為主 [品茶小軒] - 老柏樹(93 bytes ) 2023-12-06
    #跟帖#  如果回的粗魯點:大陸改開後為啥同時期港台在海外的二代仍有得獎的? [品茶小軒] - 老柏樹(346 bytes ) 2023-12-06
    #跟帖#  原因當然很複雜,港台的當時已有不少移民的,一定要算你得把港台在海外的二代也算上,那仍然有得獎的(如錢永健,陶哲軒) [品茶小軒] - 老柏樹(236 bytes ) 2023-12-06
    #跟帖#  我之前問為啥大陸第一代海華45年沒人得獎,覺得跟這有關(當然我不敢100%確定);如果真是這樣,那就能解釋為啥港台2代的 [品茶小軒] - 老柏樹(820 bytes ) 2023-12-06
    #跟帖#  一定要類比,諾貝爾獎就像體育項目中(如乒乓球)的世界冠軍。絕大多數冠軍是名副其實的,肯定有人夠格但因為各種因素沒拿過 [品茶小軒] - 老柏樹(121 bytes ) 2023-12-05
    #跟帖#  不完全同意,大的創新,很多確實是出於偶然。我們領域最近10多年有的創新,就是人為的(當然領頭的不是華人,沒哪些資源) [品茶小軒] - 老柏樹(393 bytes ) 2023-12-05
    #跟帖#  創新的一大特點是對別人(大的群體吧)有用(含實用性或理論性),並不是想個新招就是創新(比如就留一根頭發,讓它長得任意長) [品茶小軒] - 老柏樹(123 bytes ) 2023-12-05
    #跟帖#  印度1930年就有諾貝爾科學獎了,自己去查 [品茶小軒] - 老柏樹(0 bytes ) 2023-12-04
    #跟帖#  以現在中美關係的走向,基本不可能了,華人本來總的人口基數就小,反而在科研方麵的比例很高(相對人口比例) [品茶小軒] - 老柏樹(65 bytes ) 2023-12-04
    #跟帖#  張益唐十年前是沒有任何經費的;經費有時很重要,但對做非實驗性基礎研究的(純理論的),不一定 [品茶小軒] - 老柏樹(304 bytes ) 2023-12-04
    #跟帖#  那麽大的基數,那麽長的時間(78-23年),在同別人一樣的環境中,你做不到,我當然可以探討原因(雖然很難,可能誰也不知道 [品茶小軒] - 老柏樹(156 bytes ) 2023-12-04
    #跟帖#  我在帖子裏比的是一代,而且基本從頭開始,港台的從40-50年代開始算,大陸80年代初開始算(78年開始也可,但開頭人少) [品茶小軒] - 老柏樹(241 bytes ) 2023-12-04
    #跟帖#  華人華裔得這樣的大獎總體已是小概率事件,不可能像美國英國那樣的。你把12-3個人放到1957-2023年,66年的區間 [品茶小軒] - 老柏樹(818 bytes ) 2023-12-04
    #跟帖#  總體上我覺得也站不住腳,早期80年前後出來的,到89年左右,大多拿到了博士學位。可能有些專業找不到教職,隻能轉行 [品茶小軒] - 老柏樹(301 bytes ) 2023-12-04
    #跟帖#  很可能是一方麵的原因,過分強調政治正確,不敢挑戰權威;現在再加上一條:過度訓練。 [品茶小軒] - 老柏樹(0 bytes ) 2023-12-04
    #跟帖#  滯後?李楊40年代中期抵美,57年拿諾獎,滯後10幾年而已;丘成桐70年左右抵美,82年拿的。滯後40年以上拿這些獎的 [品茶小軒] - 老柏樹(581 bytes ) 2023-12-04
    #跟帖#  83年香港的人均GDP是5600美金左右,相當於2012年的12908美金,跟大陸城市居民的人均GDP應該類似 [品茶小軒] - 老柏樹(609 bytes ) 2023-12-03
    #跟帖#  讀貼不仔細,說了“港台(含國民黨時期的大陸)”,李楊都是在西南聯大讀的大學吧 [品茶小軒] - 老柏樹(161 bytes ) 2023-12-03
    #跟帖#  40年前你就問過這個問題的話,那你真是大牛! [品茶小軒] - 老柏樹(167 bytes ) 2023-12-03
    #跟帖#  有可能,這基本就是我說的,大陸的教育過分強調政治正確,搞得學生不敢挑戰權威(說的是學術方麵,但政治是逃不掉的) [品茶小軒] - 老柏樹(93 bytes ) 2023-12-03
    #跟帖#  我剛來時的係有幾個大陸博士畢業不久留下來的,也有老一點的香港人(72年來讀博,後來留下來的) [品茶小軒] - 老柏樹(414 bytes ) 2023-12-03
    #跟帖#  50,60年代港台和80,90年代的大陸生活水準類似。83年後的港台估計應該同2012-2013後的大陸類似 [品茶小軒] - 老柏樹(162 bytes ) 2023-12-03
    #跟帖#  並且一定有人強調基礎太差。而出國留學並在海外留下來的沒有這個問題,如85年本科畢業出來的,跟85年本地大學畢業白人的硬件 [品茶小軒] - 老柏樹(75 bytes ) 2023-12-03
    #跟帖#  也有可能,我在美國二流大學任教,這麽些年來有2次讓人驚訝,都是中等甚至中等偏下學生課堂上問的問題。第一個,學生A問了, [品茶小軒] - 老柏樹(1089 bytes ) 2023-12-03
    #跟帖#  對,尤其我們談的主要是基礎研究。我今年夏天回國,朋友的小孩(北大數學係的)說他們班一半左右還是出國讀研了 [品茶小軒] - 老柏樹(137 bytes ) 2023-12-03
    #跟帖#  我強調留在海外的是因為討論國內的有人可以說時間太短,比如國內科研院所和大學用互聯網是95/96年,海外的沒有這個問題 [品茶小軒] - 老柏樹(634 bytes ) 2023-12-03
    #跟帖#  我感興趣的是探討原因,這些人(包括我自己),夠努力,智商肯定也沒有問題 [品茶小軒] - 老柏樹(18 bytes ) 2023-12-03
    要注意區別中國大陸的教育和港台的教育,不能籠統說中國。以基本相同的人群(到海外搞科研的),港台遠強於大陸 [品茶小軒] - 老柏樹(1191 bytes ) 2023-12-03
    #跟帖#  再有思想也沒用。中國人最缺的是彭載舟的血氣(想想韓國人搞民主時的勇氣和行動), 因為有血氣的已被社會一輪又一輪的淘汰了 [品茶小軒] - 老柏樹(444 bytes ) 2023-05-13
    #跟帖#  中國汽車無法打開美日歐市場,除了在中國生產的特斯拉;至於油電混合,美國這邊早有了 [品茶小軒] - 老柏樹(411 bytes ) 2023-05-04
    #跟帖#  台灣是中美必爭之地,老共拿下台灣,一定會繼續往第一島鏈外擴張,這無所謂對錯,你說是強了需要更大的空間也行 [品茶小軒] - 老柏樹(251 bytes ) 2022-08-03
    #跟帖#  主意不錯,等20多萬台軍回大陸了再打土豪收回100萬美金,稍微發點利息,類似50年代的公私合營 [品茶小軒] - 老柏樹(95 bytes ) 2022-07-31
    #跟帖#  歐(美)文化也是在進化的,不能靜止的看。二戰後美歐主要是建立了和平競爭的經濟體係,沒有再靠掠奪,倒是俄羅斯一成不變 [品茶小軒] - 老柏樹(56 bytes ) 2022-05-10
    #跟帖#  怪零隻要在美國不從政就沒有問題,按法律交稅就行 [品茶小軒] - 老柏樹(86 bytes ) 2022-04-29
    #跟帖#  國內有姓卞的,見麵自我介紹:我姓卞,不要叫我大卞,也不要叫小卞 [品茶小軒] - 老柏樹(26 bytes ) 2021-04-22
    #跟帖#  太片麵了。連老共都說:機會和挑戰是並存的。中國麵臨的挑戰是什麽? [品茶小軒] - 老柏樹(230 bytes ) 2021-04-18
    #跟帖#  老毛是弱勢時守規則,一旦占上風了,馬上就變臉 [品茶小軒] - 老柏樹(32 bytes ) 2021-04-06
    #跟帖#  老蔣當然不是完人,你看他的日記:今天見了某美女,動了色心,要自我警戒。但領導抗戰全麵勝利(八路軍新四軍都是他領導的國軍), [品茶小軒] - 老柏樹(278 bytes ) 2021-04-06
    #跟帖#  自北宋開始,中華民族對外戰爭從沒有從根本上贏過外族,包括楊家將嶽飛文天祥,老蔣是領導全麵抗戰勝利的第一人(哪怕借助了外力, [品茶小軒] - 老柏樹(203 bytes ) 2021-04-05
頁次:1/2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50, 共57  分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備份檔案: 當前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輸入關鍵詞:   按標題:   按作者:   隱藏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