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查詢

輸入關鍵詞:   按標題:   按作者:   隱藏跟帖:  
備份檔案: 當前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頁次:2/13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51100, 共629  分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 [首頁] [尾頁]
    #跟帖#  人各有所長,各有誌向,正常。周恩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鬧了半天沒大學文憑,但他是總理。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2
    #跟帖#  老李,我80年代初出國前,城裏農村都呆過,不知道有公筷這件事。但中國很大,各地情況不同,有例外,不奇怪啊。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2
    #跟帖#  說的實實在在,頂。各地情況不一,大的聽主席的,小的聽現管的。吃飯不要錢無法持久的道理,有些小孩子 [幾曾回首] - 欲千北(567 bytes ) 2016-11-22
    #跟帖#  我認為主要是當時的中國不自由,3年大饑荒,底層農民和普通百姓沒有多少希望。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1
    #跟帖#  毛澤東在建國之初,是對自己要求比較高的,後來慢慢的就不是那回事了。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1
    #跟帖#  為日後否定文革的發動者埋下了伏筆。老鄧綿裏藏針。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1
    #跟帖#  從沒注意過這個問題,這可是敵我矛盾的另一種表述。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1
    #跟帖#  當時就全看了,隻是我記性不好,忘了細節,隻記得很危險。找出來重新看一遍。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1
    #跟帖#  有了親兒子,還對領養的好,就是我的感慨之處。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1
    #跟帖#  是想知道你家裏人和村裏人的情況。你自己的26斤定量已經說了。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1
    #跟帖#  對,62-64年,偷渡那一篇。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1
    #跟帖#  他有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對你仍舊很好,還帶你一起出逃。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1
    #跟帖#  我重新看了,的確寫的很清楚。是我忘了。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1
    #跟帖#  你養父是個好人。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1
    #跟帖#  你記性好,57年的事情也應該不會忘記,雖然對農民的衝擊較小。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1
    #跟帖#  我信你寫的59年食堂經曆。你何不寫寫60,61年的經曆。感覺你62~64幾次出逃與那幾年經曆有關,絕不僅僅是隨大流。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1
    #跟帖#  不同意隨大流之說。香港不是天堂,生活辛苦。大批人逃港,肯定有原因,從62到64年這麽多人冒險逃港,持續到文革結束。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1
    #跟帖#  我搞不清楚,去香港的是生父還是養父?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1
    #跟帖#  57年反右,60,61鬧饑荒,應該有親身經曆。毛澤東時代,百姓不是每年都生活很好或都很爛,有起伏的,64年就很好。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1
    #跟帖#  我也有同感,如果生活充滿希望,老李和他父親為什麽要去香港呢?香港的生活也很辛苦,大概老李去了才知道。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1
    #跟帖#  老李64年才去香港,很想聽聽他對1960,61那幾年家鄉人民生活的回憶,這他不會忘吧。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1
    #跟帖#  喜歡這樣的紀實帖子。你父親(生父還是養父?)是怎樣去的香港?62年去的,再來一篇紀實吧。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1
    #跟帖#  你真會轉移話題,從知不知道那裏是否用公筷,變成為什麽要用公筷,公筷的作用是什麽。對不起,我忙別的去了。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1
    #跟帖#  我上麵已經說了“我不知道那裏的情況”。我是不認同你說 ”還公筷呢“ 這句話,其實這是小小的細節,不妨礙對當時大食堂的總體評價。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1
    #跟帖#  農民中有見識的是有的,不是個個“任食”就高興的。隻有排長他爹敢罵,別人不敢,不就是老百姓害怕幹部麽。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1
    #跟帖#  我不知道那裏的情況。但如果你也不知道那裏的情況,不要說人家 “胡說”。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1
    #跟帖#  中國很大,各地情況不同,你怎麽知道人家那裏沒有公筷?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1
    #跟帖#  不同看法有爭論正常,罵人不好。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1
    #跟帖#  瓜運反映出國運,瓜道之興亡關係平民百姓之禍福。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0
    #跟帖#  老李如實敘述個人經曆,好文。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0
    #跟帖#  我插隊的地方,77年就開始種上了雜交水稻。80年代初,農民知道袁隆平是可能的。中國很大,各地情況不同。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0
    #跟帖#  老李秉承太祖做派,跟他觀點不一致,不是人 、、渣,就是漢、、奸。他認為你是“胡說”,那是很尊敬你的。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0
    #跟帖#  300畝地,地主。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0
    #跟帖#  以我的觀察,說天上地下一點不過分。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20
    #跟帖#  高於我插隊時的一般農民生活水平。我們那裏有約一半是草房,裏麵沒多少家具,一年吃肉3~8次。有一次夏天晚上, [幾曾回首] - 欲千北(230 bytes ) 2016-11-20
    #跟帖#  你好像對57年反右,知識分子倒大黴,一無所知。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19
    #跟帖#  你大錯特錯了,他說的是如果在毛澤東時代,你家人會受牽連。你家人混得好是在改革開放新時代。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19
    #跟帖#  很多人把改革開放的成就算在毛的頭上。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19
    #跟帖#  主觀願望和客觀結果是兩回事。那些在3年困難時期餓死的人如果能說話,他們會同意你的說法?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18
    #跟帖#  你是說如果毛在一線就會讓平民百姓堂堂正正地脫離幸福的新社會?你家鄉的父老鄉親會同意這種說法嗎?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18
    #跟帖#  跟書沒有什麽關係,我是看了你的帖子才知道你是冒死出逃的。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18
    #跟帖#  你現在這麽愛毛主席,為什麽當時毛不讓你堂堂正正地逃港,脫離他的新社會?什麽原因?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18
    #跟帖#  老李,人家是說你的個人經曆說明,毛時代的人們不喜歡當時的社會,才會冒死出逃,不然如何解釋呢?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18
    #跟帖#  哈哈哈,他們是負勞動工作者。在以前那個時代的曆次運動中,他們成就非凡。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15
    #跟帖#  管理人員,階層腦力勞動。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15
    #跟帖#  的確不好歸類。算混飯類吧。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15
    #跟帖#  她在工廠不勞動,卻拿工資,不算剝削算什麽呢?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15
    #跟帖#  看不明白,這個班大媽是屬於勞動人民還是剝削階級?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15
    #跟帖#  我看不是2遍苦,倒是2遍翻身得解放更貼切。我老家的農民在鄧時代之前窮得很,從改開之後,生活好太多了。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09
    #跟帖#  這些近代史和現代史曆史應該好好清理,實事求是,讓每一個中國人都知道。 [幾曾回首] - 欲千北(0 bytes ) 2016-11-09
頁次:2/13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51100, 共629  分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 [首頁] [尾頁]
備份檔案: 當前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輸入關鍵詞:   按標題:   按作者:   隱藏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