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宋吃什麽?(二)
就著順序看看大宋都吃些什麽:
王樓山洞梅花包子:這個就是現在的小籠包,提起似燈籠放下如梅花。開封直到現在還有出名的包子店。江浙一帶的小籠包應該還是大宋遺風。
曹婆婆肉餅:肯定是某種有肉的餅,具體是餡餅、京東肉餅、攬籠、肉夾饃還是其他什麽不明。
羊飯:必定是所謂的手抓飯。
油餅:宋朝的時候炸貨還不多,十有八九是烙的油餅,而不是炸的。
水飯:粥。還有一種水飯是米飯過冷水以後吃,現在中國河北、內蒙、東北還有這種吃法。也有人說是半發酵的米湯,不過我還是相信這是過水的米飯。
爊肉:就是現在的鹵肉。熝是煮的意思,大概隨時間改用了鹵字。
幹脯:果脯。
王樓前貛兒:現在沒人吃了。不知道當時是怎麽做的。獾是生活在北方森林裏的動物,說明過去中原還有相當的植被,可以常年供應。
野狐:看網上有人說味道很大。也有些現在養殖狐狸的人說吃過,但沒什麽特別的。
肉脯:現在常見。
鶏皮:不知道是什麽東西,應該不是真的雞的皮。
肚肺:肚肺湯,現在還有這種吃法。
旋煎羊:快速煎的羊肉。旋,這裏應該做快速的意思。
白腸:不知是什麽?按理說不是羊腸就是豬腸。
鮓脯:鹹魚幹。
黎凍魚頭:不知何物。
薑豉類子:不知何物。
抹臟:不知何物。
紅絲:有人說這應該是紅醋薑絲。
批切羊頭:羊頭肉。
辣腳子:醃芥菜頭,要比較長時間的醃製。宋朝沒有辣椒,這個辣應該是芥菜來的。就是宋朝的榨菜。浙江也大量產榨菜,但是基本沒有辣椒,應該就是這東西。
薑辣蘿蔔:應該也是用薑醃製的蘿卜。薑、蘿卜都是有辣味的。
麻腐雞皮:麻腐是用芝麻和綠豆粉煮過後凝結成的涼粉。現在河南人也吃,曆史悠久。
麻飲細粉:懷疑麻飲是芝麻醬。所以這個應該是芝麻醬涼粉。
素簽紗糖:糖在簽上,那不就是棒棒糖嘛。
冰雪冷元子:冰沙。宋人夏天可以吃到冰。宋畫上有冰鎮瓜果的果盤為證。記載也有專門製售保藏冰的職業叫淩人。也有人說是冷的湯圓。
水晶皂兒:“京師取皂莢子仁煮過,以糖水浸食,謂之水晶皂兒”。皂莢子仁就是槐豆。這也是夏日的冷飲。
生淹水木瓜:糖水木瓜。
藥木瓜:藥木瓜是用砂仁、薑末、甘草、豆蔻、鹽粒拌勻曬透的木瓜幹。
雞頭穰沙糖:雞頭米糖水。
綠豆甘草冰雪涼水:加甘草的冰鎮綠豆湯。
荔枝膏:“烏梅肉、切碎的去皮桂、熟蜜放在水中熬煮,再下砂糖、生薑汁,熬成之後添一點麝香拌勻”。其中並沒有荔枝,好比現在說的荔枝口,就是有荔枝的味道。
廣芥瓜兒:不知何物。廣芥現在一般指廣東人吃的芥蘭,所謂中國芥蘭。
鹹菜:不知具體指什麽。
杏片:杏幹。
梅子薑:話梅屬。
萵苣筍:這個現在常見。
芥辣瓜旋兒:涼拌芥菜頭?
細料餶飿兒:餛飩。古代冬至是吃餛飩的,現在冬至吃餃子是古風刮大了。
香糖果子:蜜餞。
間道糖荔枝:“其市貨者多用雜色荔枝,入鹽梅,暴之成”。間道就是不同的花紋。
越梅:紹興的梅子,現在的話梅。
離刀紫蘇膏:紫蘇、肉桂、陳皮、甘草、良薑磨碎,加蜜熬煮甜瓜至膏狀。這個和荔枝膏一樣都是衝茶泡水喝用的,相當於現代人和的各種果香飲料。
金絲黨梅:不知何物,應該還是話梅一類的零食。
香棖元:棖就是橙。這個應該也是零食,具體不知道是什麽。
盤兔:兔子形狀的蒸製麵食。現在陝甘晉還有類似的食物。
旋炙豬皮肉:現烤的帶皮豬肉。
滴酥:類似現在做蛋糕的奶油裱花。宋朝有滴酥鮑螺,或滴酥泡螺,就是奶油擠成旋轉螺紋。來自西域,金瓶梅裏有提到。
水晶鱠:魚凍。“赤梢鯉魚,鱗以多為妙。淨洗,去涎水,浸一宿。用新水於鍋內慢火熬,候濃,去鱗,放冷,即凝。細切,入五辛醋調和,味極珍。“
煎夾子:就是現在的藕盒、茄盒。宋朝有肝髒夾子一菜。
須腦子肉:不知何物。因為列在雜嚼,應該是一種小吃。
赤白腰子:不知何物。
奶房:乳房。吃啥補啥?
蜜食:現在河南山東還有,就是蜜三刀、糖耳朵一樣的吃食。
????砂團子:應該就是裹糖的糯米麵團子。
香糖果子、蜜煎雕花:應該就是果脯蜜餞。
百味羹:佛跳牆?
頭羹:據說是雜 碎羹。
新法鵪子羹:鵪鶉羹。
三危羹:哪三危呢?三危山在敦煌。也有說是青藏高原的,那就成藏餐了。
二色腰子:豬腰、雞腰合炒,現在河南還有這個菜。
蝦蕈:羹,鮮蝦蘑菇煲。會不會是蝦碎蘑菇碎做的蝦鬆呢?
雞蕈:羹,雞肉蘑菇煲。會不會是雞肉(油)蘑菇,象雲南菜那樣的。
渾炮:羹。炮是烤的做法。燒x(雞鴨魚肉)煲。
旋索粉:索粉是綠豆粉。旋粉是北京小吃,粉加類似北京豆腐腦的鹵。
玉棋子:棋子是一種事先做好,吃時煮好加澆頭的麵食。山西現在的棋子麵是做成菱形麵片(不是棋子而是旗子)。棋子古代可以做軍糧,既然叫棋子,應該是小圓柱,幹燥後便於保藏。吃的時候下鍋煮加澆頭。
群仙羹:用現在杭州有仿,金針菇、蝦仁、魚肉、火腿絲、魚唇、海參、鮑貝做的羹。
假河鈍:河鈍就是河豚。宋人以肉或素料作假,不知這個是怎麽做的。
白渫齏:有人說是炒粉條,覺得不可信。
貨鱖魚:不知怎麽做,肯定是鱖魚了。
假元魚:肉或素的鱉。
決明兜子:兜子是粉皮包起來蒸。決明就是石決明,鮑魚。現在河南有這個菜。
決明湯齏:鮑魚煲。
肉醋托胎襯腸沙魚:鯊魚,不知道怎麽做的。
兩熟紫蘇魚:用紫蘇的回鍋魚?
假蛤蜊:肉或素蛤蜊。
白肉:蒜泥白肉。
夾麵子茸割肉:不知何物。肉夾饃?
胡餅:芝麻燒餅。
湯骨頭:排骨湯。
乳炊羊肫:望文生義是用奶煮羊肫。肫,臉。也有說是祭祀用的牲畜的後體,那就是奶泡羊臀了。
羊鬧廳、羊角:不知何物。
炙腰子:烤羊腰子,現在常見的燒烤。
排蒸荔枝腰子:很創意啊,應該是失傳了。現在又荔枝肉,閩菜,焦溜做法。
還元腰子:聽起來很壯陽。“用豬腰子二個。以水一碗半。。去腰子細切。人參當歸同煎至八分。空心吃腰子。以汁送下“,估計是這個。
燒臆子:豬肋條肉作主料,以黃、,甜麵醬、味精、鹽、香油、花椒作調料,經炭火烤製而成。此菜色澤金黃,肉嫩醇濃,皮脆鬆香,令人叫絕。食時,配以蔥段,甜麵醬,輔以主食“荷葉夾”或“片火燒”則風味尤為地道““。臆,即胸;臆子,乃胸叉肉。現在也是河南名菜。
入爐細項:烤串?
蓮花鴨:不知何物。
虛汁垂絲羊頭:白水羊頭帶澆頭?
入爐羊羊頭:烤羊頭。
簽酒炙肚肱,簽鵝鴨,簽鴨,簽盤兔:簽法是主料切碎包卷起來起來切段。類似壽司,可以蛋皮豆皮包卷。
炒兔:好理解。
蔥潑兔:熗拌兔肉?
假野狐:以肉或素代。
金絲肚羹:應該是羊肚羹。現在說金絲肚都是牛百葉,但是宋朝不許吃牛。
石肚羹:鰵魚肚做的羹。
假炙獐:以肉或素代。
煎鵪子:炸鵪鶉。
生炒肺:現在依然有人用蒜苗生炒肺。
炒蛤蜊:現在遍地都是。
炒蟹:現在遍地都是。
炸蟹:現在的椒鹽做法。
洗手蟹:“今人以蟹,沃之鹽、酒,和以薑、橙,是“蟹生”,亦曰“洗手蟹”“。
炙雞:烤雞。
燠鴨:鹵鴨。
羊腳子、點羊頭:不知何物。
脆筋巴 子:宋代有算條巴 子菜,“豬肉精肥,各另切作三寸長,各如算子樣,以砂糖、花椒末、宿砂末調和得所,拌勻、曬幹、蒸透”。類似雲南的牛幹巴或火腿的吃法。算條,就是算籌、算子,文王占卜的小木棍。
算子:見上。
薑蝦:現在沒有類似做法。
酒蟹:醉蟹。
獐巴:獐子的肉幹。
鹿脯:鹿肉幹。
旋切萵苣生菜:生菜沙拉。
西京筍:西京,宋時是洛陽。
辣菜:暴醃的芥菜頭。
嘉慶子:這個廣東出產啊,當時物流一定很發達。
林檎:蘋果、沙果。宋畫有林檎,果子很大,可與小鳥相當,肯定不是海棠。
馬覽子:不知何物。
蝦具:不知何物。
煎燠肉:回鍋肉。
梅汁:酸梅湯。
血羹:鴨血湯、豬血湯。
粉羹:湯粉。
鵝梨:宋代梨大,今天隻有鴨梨了。
科頭細粉:撥魚兒?
鹽豉湯:大醬湯?
沙糖菉豆:綠豆湯。
鵪鶉骨飿兒:鵪鶉餛飩。
脂麻團子:豬油芝麻湯圓。
鴨餅:烤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