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一個有關詩人猜字的故事。林花著雨胭脂?

來源: 2014-12-17 12:04:27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蘇軾、黃庭堅、秦觀、佛印情趣相投,經常唱和酬答,結伴遊玩。傳說有一次,四人遊一寺院,見牆壁上題有杜甫的《曲江對雨》詩,因年代久遠,其中有“林花著雨胭脂□”一句,但最後一字的字跡模糊,看不清楚。
四人便商議要為這個字補缺。
蘇軾才思敏捷,稍加思索,率先吟道:“林花著雨胭脂潤。”
黃庭堅則吟:“林花著雨胭脂老。”
秦觀緊接著說道:“還是‘林花著雨胭脂嫩’為妙。”
佛印修行到家,緩緩念出“林花著雨胭脂落”的詩句。
所補四字,孰優孰劣,四人各說各的理,互不相讓。寺院老方丈見狀,找到原詩查對,原來最後一字為,“濕”,四人麵麵相覷。
仔細玩味,覺得還是“濕”字更好。一個“濕”字,將“潤”的形表、“老”的衰情、“嫩”的色質、“落”的姿態都包容了,融形、情、色、態於一爐,將“林花著雨”的意境準確、生動、形象、鮮明地表達了出來。四人無不歎服杜甫觀察事物的細致,遣詞煉字的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