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 | 西庸城堡 · 吾之美景、彼之囚籠

打印 (被閱讀 次)

 

 

西庸城堡

1816年英國詩人拜倫參觀完位於日內瓦湖東端的中世紀古堡後,寫成了著名的長詩《西庸的囚徒》。從此,西庸城堡聲名大噪,成了瑞士最著名的城堡。

 

西庸城堡(法語:Château de Chillon),也譯為“西墉城堡”或者“錫雍城堡”,它位於瑞士沃州蒙特勒(Montreux)附近的維托(Veytaux)鎮,三麵環湖。

 

 

西庸城堡曆史悠久,最初建於公元九世紀,十三世紀時重建,是一座集軍事、居住、辦公、監牢、禮拜堂等於一體的建築,由一座廊橋與岸邊相連。

 

城堡最初為薩伏依公爵所有,16世紀被伯爾尼占領。18世紀以後,成為沃州政府財產。

 

有人把西庸城堡稱作史上最美監獄。

 

沒錯,當你作為一名遊客,或者是小鎮上的居民來欣賞這座古堡時,它確實美,尤其是沿著湖邊走到遠處就能將整座古堡盡收眼底。

進入古堡前,要先經過一座木製的廊橋,售票處就在橋的另一端。

城堡的入口是一個被高牆環繞的小院。

沿著石頭路向裏走,塔樓便擋在了前方。

順著光線漸暗的通道走進去,就是監獄,之後還要穿過重重的小門才能到達陰暗的地牢。現在因為到處都有燈光照明,遊人絡繹不絕,所以完全沒有陰森恐怖的感覺。

拜倫詩中的囚徒,聖維克多修道院的弗朗索瓦·博尼瓦及其兩個弟弟因為信仰問題於1530年被囚禁於此,最後隻有博尼瓦活著離開了這裏。

 

《西庸的囚徒》中這樣寫道:

 

“西庸的地牢幽深而陳古,裏麵有七根歌特式的石柱;

七根柱子灰白而高大,堅實地挺立在獄中幽光下。”

拜倫在其中的一根石柱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作為到此一遊的證據,現在這裏已經被當作重要文物保護了起來。

“每根柱子上掛著一隻鐵環,鐵環中係著一根鎖鏈;
那鐵器可是害人的東西,我的四肢上有它噬咬的痕跡,
那些痕跡都永遠留住,在我有生之年不會消失。”

地牢裏的窗有大有小,那是當時唯一的光源,窗外是囚徒們能看到的有限的外部世界。

 

“日光在牢中會迷失途徑,剛剛透出厚牆的縫隙,轉眼間便消失得無蹤影。它在陰濕的地板上爬行,好象沼澤上鬼火閃動。”

詩中的淒慘景象,今天的遊客是無法感受到的,隻能自己想象。

 

畢竟時代不同了,社會的包容度在變化,持不同政見與信仰的人都可以在這個國度和平共處。而一個社會的包容度也直接影響著生活於其中的每一個人對他人、對世界多樣性的包容度。

 

看著鐵格窗外藍色的日內瓦湖上,不時的還有雪白優雅的天鵝遊過,我真的隻能沉浸在美景中,靠著牆邊看風景邊拍照留影,完全體會不到“水和牆造成雙重的囹圄,把地牢變成活人的墳墓。我們的黑穴就在湖麵之下,日夜能聽到水波的拍打。我曾感到冬季的浪花打進欄杆,怒吼的風肆意奔馳在藍天。”

 

不同的曆史背景下,不同身份,不同處境裏的人,在同一地方,麵對相同的環境,感觸就是這樣的天差地遠。幸好,借著拜倫的長詩,我們可以了解一些這裏曾經發生過的事,了解這裏的囚徒當時是在何種的狀況下,飽受摧殘,在絕望中活著或是死去。

 

這便是吾之美景、彼之囚籠。

與囚徒們絕望,慘痛的處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監獄之外的其它部分,比如樓上的各種大廳、陳列室和臥室等等。

大約十四世紀左右,這裏曾是意大利王族薩瓦家族的領地,第二代薩瓦公爵聘請著名建築師梅尼耶設計並徹底改建了這個城堡,作為家族避暑的行宮。

這裏的房間、廳堂靠窄窄的長廊聯通著。

中世紀的生活用品、武器、鎧甲等等仍然完好的保存著,供後人了解曾經的生活狀況。

每個房間都是看得見風景的房間,不同角度的城堡、不同天氣中的湖水、還有飛鳥、天鵝、遊船不經意間就融入到風景中來。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到微信公眾號 搜索 書閑時間  查看更多的文章

或直接微信:58508994    謝謝大家的支持!

SabrinaD 發表評論於
九年前去過,中世紀的廁所給人印象深刻。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