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進行曲 8 第三樂章——那些神秘的寺院廟宇 之哲蚌寺

打印 (被閱讀 次)

西藏是佛之國土,大大小小的寺院遍布,全民信教,全民拜佛。要想了解西藏民間文化,首先要了解藏傳佛教文化。佛教大規模地傳入西藏應該從公元7世紀鬆讚幹布建立吐蕃王朝時開始。鬆讚幹布是吐蕃第33代讚普,13歲登位,以超人的才幹迅速平定內部貴族叛亂,繼而兼並了青藏高原上的諸多部落,開創了統一大業,開創了吐蕃王朝。經過他的勵精圖治,使吐蕃的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國力日盛。為了避免戰爭,他先後與尼泊爾和大唐聯姻。大唐的文成公主和尼泊爾的尺尊公主分別將釋迦牟尼等身像以及大批經書帶到西藏,鬆讚幹布在兩個妻子共同的影響下皈依了佛教。他派遣宰相端美三菩提率十六人到印度學習梵文和佛經,回來後創造了藏語文字,並開始翻譯佛經。他製定法律明令人民要虔信佛教,佛教開始在吐蕃傳播起來。鬆讚幹布將佛教引進西藏,又由其玄孫赤鬆德貞王將之發揚光大。赤鬆德貞是繼文成公主之後又一位和親的唐朝公主,金城公主之子,有著漢人的血統。他從印度請來後被藏人稱為第三佛祖的蓮花生大師。蓮花生大師廣布佛法聖教,在哈波日山頂建立起西藏第一座寺院——桑耶寺,並為7位吐蕃貴族青年剃度授戒,成為七名首批的出家僧侶。他們的出家是西藏佛教史上極為重要的一件大事,是藏人出家之始,在藏文史籍中被尊稱為“七覺士”。由此桑耶寺佛像、佛經、僧人三寶俱全,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寺廟,是西藏史上第一座寺院。而鬆讚幹布時期建造的大昭寺、小昭寺雖年代早於桑耶寺,但由於沒有僧人,不能算是真正的寺院。從此佛教三寶:佛、法、僧終於在西藏紮下了根。赤鬆德貞王繼而廣譯佛經,弘揚法教。他讓許多聰穎的藏童學習,成為譯師,從梵文翻譯大批佛典,也從漢文翻譯佛經。後來的幾任藏王對佛教也很扶植,僧人免於賦稅和勞動,並可參與國政。到第四十一代藏王赤祖德讚將佛教推崇到至高無上的地位,每七戶人家養一個僧人,並將王朝的軍政大權交給僧人。赤祖德讚的作為引起一些貴族的不滿,導致戰火紛爭,吐蕃王朝瓦解。九世紀中葉西藏進入了滅佛時代,寺院被封閉,佛像被埋藏,佛經被焚毀,僧人被勒令改為獵人,史稱朗達瑪滅佛。滅佛一百多年後,佛教又由西康和衛藏地區再度傳入,西藏佛教得以複蘇,並逐漸發展成獨具高原民族特色的藏傳佛教。從11世紀開始到15世紀陸續形成各種支派,主要有寧瑪派、葛當派、薩迦派、葛舉派和格魯派。寧瑪派是最古老的支派,由於僧人愛戴紅帽子又稱為紅教,是最早傳入西藏的密教與吐蕃本地的原始苯教之間融合而形成的最早的藏傳佛教教派。寧瑪派僧徒可以分兩大類:第一類稱阿巴,專靠念經念咒在社會上活動,不注重學習佛經,也無佛教理論。第二類有經典,也有師徒或父子間傳授。發展到後來寧瑪派高僧多為噶廈政權的專門祈禱師,負責占卜問卦。13世紀中期,薩迦派發展成具有強大政治勢力的教派。由於喜愛在廟宇外牆塗上紅白黑色條紋,薩迦派俗稱花教,其紅色代表觀音、白色代表文殊、黑色代表金剛。西藏真正融入中國版圖,薩迦派功不可沒。薩迦班智達是薩迦派第四代祖師,藏史上最偉大的學者和詩人,以及佛學修為最高的修行者。1244年蒙古人的鐵蹄四處征戰,大軍行至涼州的武威按兵不動。應蒙古皇子闊端邀請,薩迦班智達赴涼州會談,薩迦班智達隨後寫信,讓西藏歸順蒙古人,從而避免了戰火,為元朝統一西藏作出了重要貢獻。薩迦班智達之後,其侄子八思巴繼任為薩迦派的五祖,後被元世祖忽必烈封為國師、帝師,領總製院事,管理西藏地方政教事務。在他的幫助下創造了蒙古新文字,他也將哈達帶到西藏。1267年西藏建立薩迦派政教合一地方政權,在元中央王朝的支持下,薩迦派勢力大增,其寺院及勢力波及到康區和安多各地,對元朝皇室亦有重大影響。薩迦派對藏族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貢獻,薩迦寺至今仍是藏傳佛教藏書最為豐富的寺院。1351年薩迦派在西藏的掌權地位被噶舉派的大司徒絳曲堅讚取代,花教薩迦勢力日漸衰落,噶舉派崛起。噶舉派僧人穿白色麻衣住山洞,過著苦行僧的生活,被稱為白教。明朝時期的西藏由噶舉派主導,其活佛高僧受到明成祖的冊封為大寶法王。後來新興的格魯派崛起,逐漸成為藏傳佛教的主導力量直到如今,其創始人就是被藏人稱為第二佛祖的宗喀巴大師。宗喀巴漢語意思為出生在宗喀的人,其本名為洛森紮巴,青海黃宗縣人氏,6歲出家,16歲來到西藏。他對藏傳佛教進行一係列改革,去除糟粕留存精華,加上自己的修行體會,以及融合古老的噶當派教義創建了格魯派,因而格魯派也稱新葛當派。由於僧人戴黃色僧帽又被稱為黃教,其特點是戒律森嚴,共有253條戒律。宗喀巴創建了甘丹寺,並任第一任法台,他提出修密宗必須先修顯宗,隻有將佛經的知識融會貫通後才能修習密宗。大大地改進了由於僧人亂修密宗而引發的一係列問題,重新拾回民眾對佛法的信心。宗喀巴的八大弟子中有兩個我們今天熟悉的名字:一世班禪和達賴,但是當時他們並沒有得到班禪和達賴的封號,而分別是宗喀巴的第二弟子克珠傑·格勒巴桑和小弟子根敦朱巴。宗喀巴圓寂後克珠傑·格勒巴桑後擔任甘丹寺的第三任法台,後被追認為1世班禪;根敦朱巴創建了紮什侖布寺,擔任首任法台,後來被追認為1世達賴。16世紀格魯派形成達賴喇嘛、班禪喇嘛、章嘉活佛(內蒙古)、哲布尊丹巴(外蒙古)四大活佛轉世係統,是格魯派走向興盛的轉折點。由於轉世體係的形成,班禪和達賴由最初的師兄弟關係,隨著轉世年齡的不同而轉變成互為師徒:即年幼的達賴或班禪的轉世靈童總是拜年長的班禪或達賴為師傅,在師傅的見證下進行坐床典禮。簡單總結,藏傳佛教分為紅教、花教、白教、和黃教四個派別,以紅教寧瑪派最為古老,黃教格魯派最為年輕。由宗喀巴15世紀創建的格魯派發展到今天成為藏傳佛教最大教派,占據了的主導的地位。達賴和班禪是格魯派的領袖,地位平等,分別管轄前藏和後藏地區。

藏傳佛教最大的寺院哲蚌寺遠景,寺院依山而建,鱗次櫛比規模宏大。在布達拉宮修建之前,這裏是曆代達賴喇嘛的駐錫地

哲蚌寺、色拉寺、以及甘丹寺被稱為拉薩黃教的三大寺院。其中甘丹寺建立於1409年(明永樂七年)由宗喀巴大師親創,代表格魯派有了根本的道場,被稱為格魯派六大寺院之首。宗喀巴於1419年在甘丹寺圓寂,其靈塔仍在那裏。甘丹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拆除毀壞,文物也失散殆盡,所有的建築都是後來重修的,因此不在我們的參觀行程之內。我們主要參觀了哲蚌寺和色拉寺。哲蚌寺藏文全稱意為“吉祥積米十方尊勝州”,坐落在拉薩西郊的根培烏孜山南坡山坳裏,由宗喀巴之弟子降央曲吉·紮西班丹於1416年(明永樂十四年)創建。傳說格魯派始祖宗喀巴命弟子降央曲吉·紮西班丹修建寺院,降央曲吉·紮西班丹為寺院選址來到根培烏孜山,他將石頭扔出去,石頭順著山坡向前滾,滾到一位牧羊女麵前,牧羊女一跺腳,石頭站立起來。原來牧羊女為度母幻化,宗喀巴知道度母在暗示這是片吉祥之地,寺院就決定蓋在這裏。哲蚌寺三麵環山,麵臨拉薩河及開闊的穀地平川,整個寺院依山勢逐級修建佛殿經堂、紮倉僧舍。寺院規模宏大,鱗次櫛比的白色建築群依山鋪滿山坡,遠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藏語意為"米聚",象征繁榮。鼎盛時期寺院約有僧眾一萬五千人,擁有141個莊園與540多個牧場,是藏傳佛教最大的寺廟。5世達賴喇嘛再建布達拉宮之前,哲蚌寺是曆代達賴喇嘛的駐息地,2-5世達賴都是這裏的赤巴(即主持)。寺院的主要建築有措欽大殿、甘丹頗章、四大紮倉及康村、僧舍等,各個建築單位之間既相互聯係,又自成體係。措欽大殿意為大法堂是哲蚌寺的主要建築,位於哲蚌寺中心,占地麵積近4500平方米。殿前有石鋪廣場,經堂雕梁畫棟,懸幢幃幔交織,五彩斑斕;加上後麵醒目的鎏金銅像,盞盞長明油燈,顯得十分富麗堂皇。大殿三樓有一小殿叫“強巴通真拉康”,內供巨型的強巴通真銅像,據說這是強巴佛8歲時的身量像,係乃東王應宗喀巴要求而造。大乘佛教信奉三世佛:即過去佛——燃燈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和將來佛——強巴佛。未來佛強巴佛相當於內地的彌勒佛,將於56億7千萬年後降生掌管世界,那時的人們將壽命無限,到處是極樂淨土,因此頗得藏民的崇信。強巴通真殿規模不大卻因主供八歲強巴等身像而著稱,強巴佛造像不像內地的彌勒佛那樣大腹便便,前來膜拜的信徒絡繹不絕。甘丹頗章為極樂宮,建於公元1530年,由二世達賴喇嘛根敦嘉措任哲蚌寺第十任赤巴時主持修建。以後三世、四世、五世達賴喇嘛都在這裏居住過並曆任該寺赤巴。五世達賴喇嘛時期,建立了強有力的宗教政權,稱為甘丹頗章政權。甘丹頗章政權和噶廈地方政權二者合一,就是西藏的宗政合一的最高政權。甘丹頗章遂一度成為西藏地區的權力中心,直到布達拉宮落成。寺院各大殿和主要經堂均覆以金頂,加有法輪、寶幢等裝飾,多姿多彩、宏偉莊嚴。最高處還有一座高大的白台,稱為曬佛台。每年拉薩雪頓節期間,哲蚌寺要舉行隆重的哲蚌雪頓節的開場儀軌——展佛儀式,又叫曬佛、曬唐卡。藏曆六月三十日為雪頓節,當年宗喀巴定下坐夏製度:夏天到來萬物興旺,山間布滿昆蟲,僧人下山所經之路稍不留意會踩死昆蟲螞蟻,因此規定僧人夏天不能下山,隻能在寺院中習經打坐。六月三十日禁令解除,老百姓為了感謝僧人禁足的辛苦準備酸奶慰問,漸漸形成雪頓節。這天哲蚌寺的僧人們要在根培烏孜山的曬佛台上掛出一副高三十米、寬二十米的巨大釋迦牟尼像供人們瞻仰。當第一抹朝霞染紅東邊天際的時候,佛像前的印紗徐徐地升起,彩緞鑲成的美麗無比的大佛,出現在人們眼前,頓時香煙嫋嫋,讚歌高頌,潔白的哈達似雪蓮飄飛,信徒們以最虔誠的方式對著佛像頂禮膜拜,山道上遊人香客絡繹不絕,人們湧向大佛、湧向神聖。

哲蚌寺是我們到達拉薩後參觀的第一個地方。清晨還下著雨,我們來到寺院前,依山而建的大米堆籠罩在雲霧中看不清楚。好在不久雨就停了,當我們從寺院出來天空已完全放晴,接下來的日子裏全程陽光燦爛。

時間還早,香客們還沒有到達,寺院裏靜悄悄的

我們等待著小徐買票,門外進來了第一批朝拜的藏人

果然是太早,就連煨桑都還沒有燒起來,幾個人正在做準備

上山的階梯空蕩蕩的,站著一位為香客換零錢的。藏民拜佛並不需要很多錢,若是手頭沒有零錢,他們可以放進十元,然後自己從錢箱中拿回9元                                      

我們沿著坡道不停地向上爬                                                                                           

繼續向上                                                       

仍然向上                                                                     

不停地向上                                                                         

走過這道院門                                                             

我們終於來到甘丹頗章                               

樓梯正中的五彩哈達,隻有達賴喇嘛才能走

山上是一個巨大的曬佛台,每到雪頓節,巨大的佛像掛在台上,引來八方信眾頂禮膜拜

在這裏可以看看寺院的規模了,紅白色建築依山而建,鱗次櫛比鋪滿山坡

西藏的寺院中都有這種裝飾,中間的法輪代表釋迦牟尼佛,兩邊的小鹿代表虔誠的信徒,此組合成為祥靈法輪

經幢,由印度的經幢旗衍變而來,有許多形式,屋頂上多為銅質,室內多為紡織品,大殿前多為擎天大柱                    

邊瑪草,藏族寺院屋簷下都有一層邊瑪草,它的作用不僅是裝飾,而且為沉重的屋頂起到緩衝防震的作用 

窗框都塗成黑色,代表金剛,有辟邪作用

山上的風景秀麗                                          

靜                                                                                                                                   

經幢,起源於印度,相當於打仗時的戰旗,戰旗不倒。寺院裏的經幢象征佛教戰勝了苯教 

措欽大殿                                                   

十項自在圖,為蓮花大師所繪        

大廳前一片開闊的場地,可俯瞰拉薩新區景色 

紅嘴烏鴉,拉薩特有的高原鳥類,不像內地烏鴉令人討厭,這裏烏鴉是吉祥的鳥兒

紮倉,學習經書的學院。哲蚌寺有四大紮倉,寺院不定期舉辦辯經,以促進僧人的學習水平。辯經通常在下午舉行,原以為我們看不到,沒料想走到經堂正巧碰到他們在辯經,盡管牌子上寫著禁止拍照,可是圍觀的人全部都舉著相機,不是拍照就是錄像,我也順手拍了兩張

僧舍,僧舍也是寺院的基本單位,每個僧舍都有一個師傅負責 

參觀完畢我們走下山,此時煨桑已經燒起來了,天也開始放晴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