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深秋的中國“兩岸三地“遊(11)台北高鐵站和台灣的高鐵(多圖)

打印 (被閱讀 次)

前在北京觀光,下一個目的地是西安,想體驗坐高鐵的感覺,就托領導在天津的大學同學為我們一家買了四張高鐵票(因為要國內的身份證,而且那時也不接受美國的信用卡),還要麻煩太太的同學從天津趕到北京為我們送票,事後覺得太麻煩同學了。

這次在台北火車站買高鐵票非常順利,連身份證/護照都不看,而且售票處也接受美國信用卡,真是太方便了!台北高鐵站離我們下塌的酒店不遠,走去也就十分鍾左右。

台北早晨的街景,書店/書局特別多

台北高鐵站位於台北市中正區黎明裏、北為市民大道、東鄰北平西路、南為忠孝西路、西邊則是承德路,台北高鐵站不僅是台灣高速鐵路的車站之一,同時也是台灣鐵路縱貫線、台北捷運紅線和藍線的轉運車站,是大台北地區最大的交通轉運中心。北高鐵站整體建築地上六層、地下四層,地上一樓為大廳樓層,設有東、南、北、西每麵各三個出口,地上二樓是由微風廣場接手的微風台北車站以精致的美食料理為商場招牌,地上三樓至六樓則為台鐵和高鐵的行政中心;地下一樓有高鐵相關事宜服務台、台鐵地下街,北側與中山地下街和台北地下街相連街、南側則是誠品捷運商場和台北新世界購物中心;地下二樓則是兩個島式台鐵月台和兩個島式高鐵月台,地下三樓和四樓分別為台北捷運藍線和紅線的島式月台,共設有8個出入口其中有和台北凱撒大飯店Metro A8地下美食街、站前地下街和台北新世界購物中心相連結,台北高鐵站形成路線密集可與其它地區互通有無的交通樞紐地帶。

台北火車站正門前的雕塑

台北高鐵站從台北火車站發展而來,最早期的台北車站建於公元1887年在大稻埕河溝頭地區,為一座歐洲式棚式車站,當時隻通往基隆和新竹是第一代的台北高鐵站,1895年日據時代台灣總督府為配合鐵路改線和都市計畫將車站位置向東移至台北府城北側城牆,建造一座具有文藝複興風格的第二代車站於1901年8月25日啟用,1908年拆除第一代台北車站,1923年外興建台北後車站取代北門驛成為淡水線鐵路的新端點站,成為大稻埕人相當便利的車站;逐漸地台北車站規模越來越大,第二代車站也不敷使用,自1939年起便在原地改建為富有現代主義風格的方塊型水泥建築,當時稱為台北驛,漸漸地台北的交通發展越來越神速,車站周圍的公車站牌和客運路線越來越多,確立了台北車站在台灣北部重要的交通地位與繁榮發展;1980年代台北鐵路地下化工程開始,第三代車站麵臨拆除的命運,政府也建立了臨時車站,至1989年第四代車站完工後才停用,第四代車站在興建的過程也先打通了將與捷運淡水線車站相連結的穿堂與月台,讓第四代的台北車站迄今能夠在台北人的心中根深柢固,2007年台北高鐵站正式完工通車,奠定台灣交通新的裏程碑。

台灣高速鐵路(簡稱台灣高鐵)是連接台灣的台北市與高雄市之間的高速鐵路係統。以南港為起點,經台北、板橋、桃園、新竹、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台南至左營(高雄市區),共八個車站,全長345公裏。采用日本新幹線技術,最高營運速度300公裏/小時。往返台北高雄兩市的時間僅需1個半小時。1998年啟動台灣高速鐵路興建計劃,2007年1月5日正式建成通車,是貫通了台灣西海岸的交通大動脈,建設總成本約新台幣4806億元,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負責興建、營運階段的工作。台灣高速鐵路也是世界規模最大,采取BOT模式(興建、營運、移轉)的公共工程。台灣高鐵自通車以來,因為它的快捷、舒適,已經成為台灣西部民眾往來的主要交通工具。

台北高鐵站上車的情景

高鐵車上看到的沿途台灣風景

台中的外景

車站等候裏有不少日式料理飯店,孩子們看見就想吃午飯了

孩子們在吃最時髦的旋轉壽司宴,價格不菲。

在台中高鐵站看到的藝術品,都是用紙板箱做的,可謂巧奪天工。

從站外的公園看到的台中高鐵站

 

台灣高鐵是連接南北的大動脈,整體感覺整潔,舒適,快捷,準時,方便。。。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安娜晴天 發表評論於
高鐵不錯,我也喜歡這滿街的書店。
MayX 發表評論於
我好喜歡台灣,上次沒機會做高鐵,下次一定要試試。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