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員提議聯手挑戰中國 美部長:不,你們一樣壞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一場突出其來、號稱1968年5月以來最大規模的黃馬甲運動,不僅打擊了馬克龍的執政基礎,也令其信心滿滿的改革徹底終結。對於一個在法國生活近二十年的我來說,看到這一幕,還是不由得歎息:法國可惜了。

因為曆史留給法國的時間不多,如果這一次改革徹底失敗,將導致兩大後果。一是三年後極右可能上台,這個在人類曆史上有著特殊貢獻、文化相當燦爛的國度將再受重創,走向另一個黑暗。

二是目前的種族矛盾將激化。本來改革成功、經濟增長還是能為化解這個矛盾提供一個時間緩衝。至少給堅持傳統價值觀的政治人物以更大的空間去解決。比如可以加大對生育的經濟援助,通過人口增長減少外來移民,提高本土白人的比重。

法國走到今天的原因,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分析,比如懶散的國民性和民主製度的結合。這次黃馬甲運動中,有媒體報道法國人連下個月的口糧都拿不出來,還有人向我求證這是不是真的,其實這一點也不奇怪。法國人沒有儲蓄的習慣,加上懶散,也不會有體麵的收入,日子自然就過不下去了。

法國人沒有糧食,但有選票,結果就變成向政府說“不”和要錢的手段。這次運動,有一個抗議標語十分的簡潔有力,就兩個詞:還錢。他們不但可以阻擋改革,還能在阻擋改革的同時迫使政府提高他們的收入。但政府並沒有點石成金的能力,唯一的辦法自然是借債。盡管法國的國家債務占GDP的比重已經到了100%。


黃馬甲運動中寫著還錢的標語,作者供圖

此外,強烈的個人主義導致人人無視種族危機,明明知道法蘭西民族人口正在迅速減少,但就是無人願意生育——這其中自然也和生育成本太高有關。

那麽法國是不是就隻有毀滅這一條路呢?

在我看來,也不盡然,隻要法國解放思想,從實際的國家利益出發,特別是對外大幅變革,還是仍然有希望。

從經濟發展角度講,這種減存量式的對內改革已經走不通,可行的辦法是通過外交搞增量。有了增量,就可以比較順利的改存量。比如這次運動是由柴油漲價引發的。原本隻要政府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可以柴油價格不變,降低汽油的價格,同時給予更換柴油車的民眾以更多的補助。但說到底,還是政府沒錢,卻想落實巴黎氣候協定(至少是這個借口),結果就直接危及到民眾的生存從而引發一場政治和社會風暴。


法國巴黎市中心12月8日爆發“黃背心”抗議活動,大批身穿黃色背心的抗議者湧入巴黎市中心。期間,巴黎警方向抗議者發射了第一批催淚瓦斯。@視覺中國

但從外部環境來看,對法國來說並不是特別友好。

目前“美國第一、美國唯一、美國優先”的特朗普正對歐洲磨刀霍霍,根本指望不上。歐洲議會的丹麥議員傑佩·科福德(Jeppe Kofod)說去年年底他和歐洲議會的一個代表團在華盛頓與商務部長羅斯共進午餐時,提出“我們應該一起挑戰中國”。但羅斯回答說:“不,你們和中國一樣壞。”

德國的默克爾早已經跛腳,自身難保,也沒有能力再拉法國一把。至於英國正陷入脫歐困境中,也是泥菩薩過河。俄羅斯倒是有錢,但一是它的實力有限,二是它和歐洲的地緣博弈日趨激烈,正在隔岸觀火。這一次英國和烏克蘭都指責俄羅斯介入了法國的黃馬甲運動,法國情報部門也煞有介事的搞起了調查。考慮到這兩國和俄羅斯的尖銳矛盾,未必是真,但以俄羅斯行事風格和利益導向,也很難完全排除。至少對於法國而言,俄羅斯隻要不落井下石就可以燒高香了。

但也不是機會全無,至少從這次黃馬甲運動現場的鐮刀錘子旗來看,法國民眾在懵懵懂懂間似乎已經找到了出路,不少法國人開始朝東看。

曆史也似乎眷顧了法蘭西人民。法國黃馬甲運動燃燒之際,正值美國無理由要求加拿大拘留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女士一事鬧得沸沸揚揚,華為作為一家企業意外成為法國的一張牌。

這也要拜美國和特朗普所賜。幾年來美國對華為的打壓眾所周知,但到了抓人的地步還是打破了底線。由於行為的惡劣和華為(中華有為)在國人心目中的威望,使得華為事件變成了一個象征。而法國則是西方大國中少數沒有排斥華為的國家,12月7日,法國經濟與財政部長勒梅爾表示,對法國來說,華為是一家重要的企業,歡迎中國電信企業華為在法國投資,並表示法國樂於和中國在對等原則基礎上共同維護多邊主義。

法國此時站出來公開表示接受華為的5G技術,其效應可謂難以估量,不亞於非典時期法國總理拉法蘭堅持原計劃訪問中國。更何況華為的技術本來就先進,價格也很有競爭力,對法國本就是一個最佳選擇。

遺憾的是,法國企業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12月13日,法國電信運營巨頭Orange表示,將華為排除在國內5G市場的供應商名單。機會又一次被法國人拒之門外。


當地時間2018年3月27日,法國巴黎,華為在法國巴黎大皇宮舉辦2018年全球新品發布會。@視覺中國

美國無視國際規則的政策不僅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利益,也損害了歐洲的利益。盡管歐洲覺得和美國是傳統盟友,有交情,但美國對歐洲動起手來也毫不手軟。甚至美國可以給中國購買伊朗的石油以赦免,但卻不給歐洲。不僅上文提到的商務部長認為歐洲和中國一樣壞,就是特朗普也一而再的說過同樣的話。

歐洲之所以不願意和中國聯手,一是覺得中美對抗有利於歐洲火中取栗,讓中美雙方兩敗俱傷。確實不少歐洲企業得到了好處:比如德國把在中國生產的汽車低價出口到本國,然後再把德國生產的汽車高價賣給美國。二是覺得在價值觀上和中國不同,和中國聯手還有一些心理障礙。三是覺得特朗普不可能連任,歐洲可以以拖待變。

在黃馬甲運動之前歐洲是有時間可以拖下去的,但現在歐洲包括法國已經沒有拖的資本,必須采取行動應對內部危機。再加上特朗普在中期選舉中隻是小輸,其支持率還是相當穩定,特別是黨內的地位更加穩固,黨內絲毫沒有挑戰者,未來連任的機會並不是沒有。選舉年馬上到了,民主黨對彈劾沒有多大興趣,甚至覺得有特朗普這樣的對手,勝選機會更大。

雖然歐洲和中國都是貿易戰的受害者,但中國承受的壓力更大。所以法國作為一個大國如果能夠主動站出來支持中國,自然會得到中國的投桃報李。法國不過是六千多萬人的中等規模國家,中國的投資、貸款和采購還是會讓法國有感。不妨看看中國在希臘和中東歐產生的巨大經濟效應。

中國崛起後,國力必然向外延伸,經濟、政治乃至軍事走出去是必然的,“一帶一路”就是一次全新的嚐試,其成敗經驗教訓都很重要。從中國的角度講,自然是願意一舉成功。目前對“一帶一路”,美國是公開反對,歐洲則持懷疑態度。

其實說起來,“一帶一路”對歐洲還真是利好多多。“一帶一路”創造了巨大的投資空間和難以估量的多邊貿易,可為歐洲的技術和產品提供市場。更重要的是有助於化解歐洲特別是歐盟麵臨的政治、經濟挑戰。因為歐盟的經濟問題得到緩解或者有效解決,則有助於歐盟凝聚力、合法性,推動歐盟的統一和穩定。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一帶一路”的推行和成功,將改變世界文明格局:從今天的美國—大西洋—西歐為單一核心到中國—歐亞腹地—西歐雙核心。每一個核心都有歐洲,歐洲也都扮演重要角色,從而使得歐洲在全球的地位和作用更高,其地緣政治的分量也得到更大提升。

當然,本身就有好處的事情隻要再順水推舟,還能得到中國巨大回報,何樂而不為?隻是可惜歐洲拘泥於意識形態和戰略猜疑,就是放不下架子,遲遲不能像對待亞投行那樣明確選邊。現在法國和歐洲應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也到了窮則思變的程度。隻要法國旗幟鮮明的參加“一帶一路”,公開表示參加2019年“一帶一路”峰會,就能把一個本就是雙贏的合作變成解決自身困境的契機。

法國要擔心的唯一阻力一是要得罪美國。但是今天的美國已經肆無忌憚的得罪了歐洲,法國還猶豫什麽?二是和中國站在一起是不是有損“形象”。可是1964年戴高樂敢於和中國建交,在冷戰時候和紅色中國建交豈不是更損害法國形象?何況國際社會的底線早已被美國一而再的壓低了,早就給法國打下了“下降”的巨大空間。

中國有句俗語,東方不亮西方亮,西方也有類似的諺語: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的時候必然為你開了另一扇窗。馬克龍在內政受挫的情況下,外交仍然大有可為。如果他能拿出內政改革的勇氣和力度,再加上內政改革受挫得到的經驗和教訓,仍然能挽救大廈於即倒。隻要法國穩住了,或許西方還有機會以拖待變,撐過特朗普時代。如果馬克龍做不到,我們隻能歎一句:

法國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