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東北 5千日本人的墓園牽動新仇舊恨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中國方正縣的中日友好園林。方正與日本的聯係可以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當時這個地區是日本建立的滿洲傀儡政府的一部分。 GIULIA MARCH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中國方正縣——在中國東北偏遠縣城方正的一條狹窄道路的盡頭,一片白樺和鬆樹林旁,中日友好園林的鐵門鎖閉著。

裏麵並不是園林,而是約五千名日本人的墓地。二戰結束時,日本帝國戰敗崩潰,獲勝的蘇聯軍隊湧入當時的滿洲國,這些人就是那時候死去的。

中日友好園林是為了紀念那段曆史悲劇而修建的,象征著戰後方正與日本不同尋常的緊密關係。

這個縣城曾以自己與日本的這種聯係為傲,它豎起了日語的商店招牌,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日本生活和工作。但是,當日本和中國的敵對情緒加劇時,方正人發現自己被打上了叛徒的標簽。

2011年被憤怒的反日民族主義者潑灑紅色油漆後,這座園林被關閉。

不過現在,這裏的人在懷著謹慎的希望觀察事態發展。近幾個月來,中日關係似乎再次升溫,主要是因為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在緩和,而且兩國都麵臨著與美國發生貿易戰的威脅。



現在,這座縣城與日本的聯係可以從城裏各處的廣告牌中明顯看出來。如圖中的這類谘詢中心稱自己可以提供申請赴日簽證或在日本尋找婚姻伴侶等各種服務。 GIULIA MARCH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現在,這座園林由一對老年夫婦看守,他們住在大門旁邊的一個小房子裏,阻止偶然出現訪客入內。要入園參觀需得到縣政府的批準。

這個縣城和公墓一樣,被困在複雜而痛苦的曆史之中。直到現在,這兩個亞洲經濟巨人的關係依然因為這段曆史而有著深深的裂痕。

方正與日本的聯係可以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當時中國的這個地區——現在被稱為黑龍江省——受日本建立的滿洲傀儡政府管轄。為了控製這個事實上的殖民地,日本派來了約38萬移民,其中大多是貧窮的農民。

1945年日本投降時,約有一萬名殖民者被不斷前進的蘇聯軍隊圍困在方正。成千上萬人無路可逃,死於寒冷、疾病和饑餓,以及集體自殺。

還有成千上萬日本人留了下來,其中很多是被絕望的父母送給中國家庭的孩子,或者被遺棄的孤兒。

他們的故事被遺忘了,直到1963年毛澤東時代的中國二號領導人周恩來下令,將日本人的遺骨從周圍的小山和樹林中挖出來火化和埋葬。骨灰被葬在這個後來被稱為中日友好園林的地方。



74歲的郜鳳琴是日本戰爭遺孤,五歲時生母把她給了哈爾濱一戶中國人家庭。 GIULIA MARCH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在80年代日本經濟繁榮起來後,日本人開始從中國東北地區接回戰爭遺孤。他們反過來幫助在中國的親戚和朋友去日本工作、求學和結婚。

據方正縣政府網站稱,該縣3.8萬人——占全縣人口的五分之一——生活在海外,絕大部分在日本。

1995年,一名被接回日本的遺孤在公墓裏為收養日本兒童的中國父母修建了一座紀念碑。這些遺孤中一些人沿用了自己的中文名字,還有一些人一回去就起了日語名字。現在常來友好園林的有很多屬於這個群體。

“友好園林是個有意義的地方,”曾是戰爭遺孤的郜鳳琴說。她今年74歲,住在離方正縣大約120英裏(約合200公裏)的哈爾濱。“我們去園林不是為了日本軍人,是為了紀念撫養我們成人的中國父母。”

在縣裏隨處可見的廣告牌中,這種紐帶顯而易見。這些廣告牌上宣傳的“谘詢中心”可以提供方方麵麵的幫助,從申請簽證到在日本找工作和結婚對象。

附近是一個名為華僑村家園的高端封閉式小區。這裏的華僑指的是曾在日本生活過一段時間的4.8萬居民及其家人,他們後來又回到這個曾經頗為貧窮的水稻種植縣生活。



郜鳳琴的日本生母小林昭子和兩個孩子。 GIULIA MARCH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誰們家女兒要是嫁到了日本,是挺光榮的事兒,”方正縣45歲的出租車司機陳中波說。“大家還是覺得日本有錢、發達。”

2006年,方正縣更進一步,為了從日本吸引更多投資而宣稱自己是“龍江第一僑鄉”。作為形象重塑工程的一部分,方正縣所有店鋪的牌匾都被要求做成中日雙語。

不久後,麻煩開始了,在東京和北京之間的經濟和政治競爭中,圍繞有爭議島嶼和日本粉飾戰爭暴行的行為而起的舊有爭端被重新點燃。

每當日本政治人物參拜東京的靖國神社,或否認1937年日軍在南京屠殺平民的暴行,網上就會充斥著仇恨情緒。

這種憤怒日漸湧入方正。

2011年,方正縣花70多萬元在公墓裏建了一道紀念碑牆,上麵刻著據信被葬在那裏的日本移民的名字。此事激起了網民的憤怒。同年晚些時候,五名年輕男子翻牆進入公墓,將紅色的油漆潑在了碑牆上。



方正縣華銳語言學校的日語培訓班。 GIULIA MARCH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縣政府連夜拆除了碑牆,並將殘垣斷壁埋在了墓地裏。

此舉並沒有止住批評的聲音。方正被嘲諷為“漢奸縣”。在一個地下購物中心的入口處,一個牌子上赫然寫著“日本人與狗不得入內”。這句話是在指涉昔日帝國列強對中國民眾的羞辱。

自那以後,街頭幾乎所有日語牌匾都消失不見了,方正縣還去掉了路牌上的公墓名稱。

“如果沒有和日本的關係,方正什麽都不是,”教日語的華銳語言學校所有人王東軍說。“方正人很富,但是方正這裏真的沒什麽企業,算是個奇跡了。挺明顯的,方正人富和日本有關。”

“敏感的日子,比如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我有時候就把培訓學校關了,免得麻煩,”他說。

迫於壓力,方正縣1月公布了通過“增加抗日內容,展示方正人民自強不息、頑強抗爭的精神”,把公墓變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計劃。



郜鳳琴家的照片和裝飾。 GIULIA MARCH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對我們這樣既愛中國又愛日本的人來說,看著這種紛爭就是一種受罪,”曾是戰爭遺孤、現在是中國歸國者日中友好之會理事長的池田澄江(Sumie Ikeda)說。“方正本該成為讓人們銘記曆史不犯同樣錯誤的地方,而不是一個讓人產生仇恨的地方。”

還有一些人隻是希望爭端不要殃及他們。

“我們普通中國人不關心政治,”25歲的楊爽說。她曾在東京附近的一家膠卷廠工作過三年。“我們有這層關係為什麽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