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歲媽媽胸腔內腫瘤長26厘米 醫生用手“摸除”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腫瘤CT影像



手術中 圖據四川省腫瘤醫院



2019年母親節過後的第3天,四川省腫瘤醫院為一位31歲的年輕母親摘除了一個胸腔巨大腫瘤。當完整的腫瘤組織從胸腔取出來時,現場所有醫護人員都不斷驚歎:該腫瘤最長直徑超過標準成人男子籃球直徑(24.6cm左右)的長度。

巨大腫瘤摘除具有手術視野受限、不可預知、容易大出血等難點,專家提醒,建議市民養成定期體檢的習慣,早發現、早治療。

診室中

“我們孩子才8歲,不能沒有媽媽”

2019年母親節前夕,一對年輕夫婦,來到四川省腫瘤醫院陳利華主任的診室。“陳主任,請您幫忙看看我老婆的病情。”丈夫說著拿出檢查結果。

從CT片上一眼看去,左側胸腔除了巨大的腫瘤幾乎看不見任何正常器官和組織!肺被擠到了邊緣,心髒、大血管、食管、氣管等被完全擠向了右側。與此同時,患者遞來了其他醫院的病理報告提示:梭形細胞腫瘤,考慮肉瘤。這是種對放化療幾乎無效的腫瘤,手術是最好、似乎也是唯一的選擇。

患者的丈夫小心翼翼地說道:“都說腫瘤太大了,手術風險高。我們孩子才8歲,她不能沒有媽媽啊!”原來6個月前,患者出現左側胸痛,在當地醫院就診後口服中藥治療,症狀反複,於2019年3月28日就診於某醫院,明確診斷了病情。

事實上,這種胸腔巨大腫瘤不要說在四川地區,即使在西南乃至全國來講都很少見,並且手術風險與難度都是極高的。因此,在四川省腫瘤醫院裏展開了多學科討論,並與患者和家屬充分溝通,互相激勵。

2019年5月14日早晨,該院韓泳濤教授帶領團隊術前再次核對手術方案、做好一切預案準備應對術中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韓教授知道這一刀下去就再無退路,手術室裏,護理團隊增派了人手、麻醉團隊增派人手、輸血科做好了血液準備,搶救車在手術間外備用。6位醫生、2位麻醉師、5位護士都聚在了這間手術室。

手術室裏

繞過埋伏的“地雷” “摸除術”取出大腫瘤

按照手術原定計劃,先進行了左胸前外側切口探查腫瘤在左側胸腔內情況。打開胸腔,腫瘤和胸腔致密地粘連在了一起。既不能弄破腫瘤,又要盡量完整地保留周圍受擠壓變形的正常器官、組織,韓教授和其團隊如同繡花般精細地一毫米一毫米分離,將腫瘤的包膜完整與胸腔壁分開。

醫生們鬆了一口氣,這是一個不錯的開端,就眼前的腫瘤情況來看,也許可以完整地拿下!現在的難點在於無法確定腫瘤與心髒、氣管、食管、大血管,尤其是肺的關係,巨大的腫瘤就在眼前,擠占了左側胸腔幾乎全部的空間。無法較大幅度地搬動腫瘤,就意味著無法看清腫瘤背後的情況。韓泳濤教授及團隊並沒有采取常規的把腫瘤切碎,減小體積後再切除殘餘腫瘤這種可能增加出血、造成種植轉移的手術方式,而采取了另一種難度更大的腫瘤“摸除術”,在看不見的情況下,完全靠手的觸感來探尋潛在的間隙,推擠出腫瘤包膜與正常組織的邊界,且保持腫瘤完整和正常組織無損,手術難度可想而知。幸運的是腫瘤似乎並不是來源於肺,肺組織被推擠在了胸腔的一個極其狹小的空間,這樣在完整切除腫瘤的同時,還能保下患者的肺,提高這位年輕母親以後的生活質量。摸除腫瘤的同時,盡量避讓血管、神經,繞過這一個一個埋伏的“地雷”。

術中還經曆了幾次過山車般的血液循環不穩定,在嚴密監測和藥物治療下患者生命體征維持平穩,腫瘤完全切除了下來,完整切除的腫瘤大小26cm×18cm×9cm,該腫瘤最長直徑超過標準成人男子籃球直徑(24.6cm左右)的長度。由於腫瘤的壓迫幾乎處於無功能狀態的左側肺組織慢慢膨脹起來,順利地通氣並發揮功能作用。手術成功了,這位年輕的母親也渡過術後最危險的1周,現處於術後康複階段。

醫生提示:

建議市民養成

定期體檢的習慣

韓泳濤教授告訴記者,巨大腫瘤摘除具有手術視野受限、不可預知、容易大出血等難點,該患者的病理報告還未完成,初步判斷是先天帶來的疾病,在瘤體小時不易被發現,後期增大後會壓迫髒器、大血管,引起咳嗽、氣短、心慌、重力牽扯痛等症狀,如果沒有有效治療,患者會被壓壞器官,最終導致死亡。

韓泳濤教授建議市民養成定期體檢的習慣,哪怕是惡性腫瘤,早發現、早治療仍然有很高的治愈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