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圓圓唯一禁片,卻是19年來“國產最佳”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前陣子在微博上看到高圓圓懷孕的消息後,身邊的直男朋友刀都快按不住了。在一片哀嚎聲中,組團重刷《倚天屠龍記》看周芷若去了。但我對高圓圓的認識,還是從她早年的那些文藝小眾電影開始的。那會兒她還常以青澀的學生形象示人。在電影裏也總顯得青春活力。雖然那時還常常到處跑龍套,但也跑出了幾部非常不錯的佳作。其中就有一部十點君今天要跟大家聊的片子。它因為內容與審查原因被禁止公映,屬於我一直非常喜歡的被禁青春題材電影。喜歡這類題材是因為那是個距離成年人隻有一步之遙的時期,對未來的不知所措或是對當下的無能為力在鏡頭下都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在十點君的名單裏,它就是這個品類下最好的國產電影——《十七歲的單車》



《十七歲的單車》拍攝於2000年。那時正處於國產電影在國際上瘋狂拿獎的中段。就拿柏林電影節來說,1995年-2005年間,評審團大獎國產電影就拿了4部,《十七歲的單車》就是其中一部。如果算上由王穎與保羅·奧斯特合拍的《煙》,那這十年間,國產電影就包攬了柏林電影節一半的評審團獎項。可2005年之後,評審團大獎我們卻一部也沒拿過。(《十七歲的單車》就因提前送審柏林電影節,而被廣電禁止公映)



《十七歲的單車》是王小帥“自傳三部曲”的第一部。(也稱作成長三部曲)主人公的命運與掙紮,都是他記憶裏的自己,那個格格不入的闖入者。王小帥曾回憶自己因為多次轉學而被當地學生欺負的經曆。也因此,這部電影裏既有他眼中的“壞人”也有“不被待見”的自己。他年少時的境遇都被框在了流動的影像裏。



這部電影裏講述了兩個同為十七歲的少年,因為一輛自行車而產生的變故。他們都對自行車有著深深渴望。但因為不同的背景與環境,他們的這種渴望又是截然不同的。小貴是典型的農村孩子,沒什麽心眼,個性又倔又軸。小堅則是大眾眼中的城市孩子,對現狀不滿,自卑又敏感。



自行車是小貴進城後快遞公司發給他的交通工具。為了把這倆自行車從公司買回來,他每天拚命工作,努力攢錢。自行車承載著他的夢想,讓他對新的生活充滿了希望。因為隻要擁有了這輛自行車,就能夠靠它攢下更多的錢,同時也更像一個城裏人。所以他對自行車倍感愛惜,還在車身上做了標記。好像這樣自行車就獨一無二,永遠屬於他了一樣。



小堅對這輛自行車的極度渴望則源自於他並不富裕的家庭。他希望能像身邊的同齡人一樣,放學後去玩車,陪自己喜歡的女孩兒一起騎車回家。相比較之下,小堅隻是把自行車當成了玩物。它的不可替代性是因為自卑的心理作祟。



高圓圓飾演了片子的女孩瀟瀟小貴跟小堅分別是這倆自行車的第一與第二任擁有者。小貴在一次收快遞的時候弄丟了車。麵對這巨大打擊,他恍惚間慌了神,將送快遞這件事情拋到了腦後。以至於遭到了客戶的投訴,不僅丟了車,連工作也沒保住。但倔是小貴這個角色最鮮明的特征,他發誓一定能把車找回來,求經理再給他一次機會。於是在這偌大的北京城裏找一輛自行車就成了他邁向成人世界的前奏。



小堅敏感的內心,讓他為了融入同齡人而不計後果。所以他偷了家裏的錢,在二手市場買下了一輛髒車。而這輛贓車恰好就是小貴丟掉的那一輛。



兩個少年皆因為這輛車經曆了不少的波折跟傷害。但這可不是單純的青春殘酷物語。王小帥更多想探討的,是這殘酷的青春都是因何而起?千禧年前後,人的物質生活還遠沒那麽豐沛。看起來經濟正在飛速發展,但實際上對於那些尋常物件,普通百姓依然做不到唾手可得。特別對於小貴跟小堅這樣出身貧寒的家庭而言,自行車無異於珍寶。因為發展偏差而產生的巨大矛盾,使得農村人跟城裏人這兩個重標簽,深深地烙在這了兩個十七歲的少年身上。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小貴的同鄉就是主動打上這類標簽的代表。他自覺農村出身低人一等,在透過牆縫去窺視住在豪宅裏的女人紅琴時,會自怨自艾。得知原來紅琴隻不過是偷穿主人衣服的保姆時,又露出一臉鄙夷。但對於小貴來說,紅琴更像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如同擺在櫥窗裏嶄新的自行車。他不像同鄉那樣覬覦對方,對於城裏人他更多的是向往。





影片對於城裏人的表現則由出場的三個女性角色來完成。小堅的妹妹代表冷眼旁觀者。紅琴代表了虛榮貪婪者。女孩瀟瀟則是純情驕傲者。這些塑造都不符合美好的意象,也就暗示了小貴的向往是徒勞也是虛幻的。



小貴因為丟了自行車而成了另一個偷自行車的人。他太過執拗,幾次想奪回自己的自行車時,都遭到了小堅與其同學的毆打跟謾罵。他做不到據理力爭,也沒辦法豁出去打一架,隻能死死地抱著自行車不撒手。



也因這份執拗,他們竟然商量出一人騎一天這樣看似荒唐的決定。兩個人就在這輪換中有了成為朋友的趨勢,也許這也是他們第一次真誠的向他人伸出右手。



如果說小貴是單純孩子的代表,那麽小堅則與他截然相反。小堅複雜的內心無不透露著底層家庭的心酸。父親給妹妹交了學費就沒辦法給他買車。於是在下一次就買的循環往複中,他對父親的不斷食言倍感失望。又因重組家庭的關係,他對妹妹跟母親皆沒有感情。所以他成了個自私自利的孤獨者,而自行車恰好給了他空虛內心的情感慰藉。



他因丟車後的惱羞成怒逼走了心儀的女孩。事後又無法放下對方。



在女孩轉而投入當地混混大歡的懷抱,自己還被對方用一根煙戲謔之後。小堅的憤恨讓他幹出了沒法收尾的蠢事。





小堅的悲劇可以說是對於成人世界的理解偏差所致。在他眼中,大歡就是所謂的成年人。敞著領口、抽煙、狐朋狗友一幫。用快意恩仇來證明灑脫跟驕傲。在小堅也想成為他那樣的人,決定快意恩仇地舉起那塊板磚砸向大歡時,我們其實都已經能猜到他將以什麽形式步入成人世界。



但他惹下的麻煩卻也牽扯到了無辜的小貴。在大歡與一眾混混趕到時,他們二人被逼進了死胡同。身體上的毆打對於二人來說已經不算什麽。可當施暴者將手伸向他們視若珍寶的自行車時,小貴再也忍不住了。



所有觀眾與他一同舉起積怨的板磚砸向施暴者。但問題,還遠沒有得到解決。



34歲的王小帥還沒那麽願意接受和解。所以他讓兩個少年同樣舉起板磚用以反抗。



他同時也是個不妥協的提出問題者。所以結尾他讓小貴扛著損毀的自行車與終將扭曲的內心走過人群。至於問題如何解決,沒人能給出答案。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王小帥的電影裏總有異鄉與少年。這與他自身的命運流轉有關。他讓小堅伸出右手,就像在為年少時自己孤獨的青春求援。讓小貴在這個偌大的北京城裏浮沉,宣泄的是來自異鄉人的苦難。對於這麽直白的國產青春物語我不敢說以後不會再有。但在它之後的近20年,我也確實一部未見。前陣子在微博上看到高圓圓懷孕的消息後,身邊的直男朋友刀都快按不住了。在一片哀嚎聲中,組團重刷《倚天屠龍記》看周芷若去了。但我對高圓圓的認識,還是從她早年的那些文藝小眾電影開始的。那會兒她還常以青澀的學生形象示人。在電影裏也總顯得青春活力。雖然那時還常常到處跑龍套,但也跑出了幾部非常不錯的佳作。其中就有一部十點君今天要跟大家聊的片子。它因為內容與審查原因被禁止公映,屬於我一直非常喜歡的被禁青春題材電影。喜歡這類題材是因為那是個距離成年人隻有一步之遙的時期,對未來的不知所措或是對當下的無能為力在鏡頭下都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在十點君的名單裏,它就是這個品類下最好的國產電影——《十七歲的單車》



《十七歲的單車》拍攝於2000年。那時正處於國產電影在國際上瘋狂拿獎的中段。就拿柏林電影節來說,1995年-2005年間,評審團大獎國產電影就拿了4部,《十七歲的單車》就是其中一部。如果算上由王穎與保羅·奧斯特合拍的《煙》,那這十年間,國產電影就包攬了柏林電影節一半的評審團獎項。可2005年之後,評審團大獎我們卻一部也沒拿過。(《十七歲的單車》就因提前送審柏林電影節,而被廣電禁止公映)



《十七歲的單車》是王小帥“自傳三部曲”的第一部。(也稱作成長三部曲)主人公的命運與掙紮,都是他記憶裏的自己,那個格格不入的闖入者。王小帥曾回憶自己因為多次轉學而被當地學生欺負的經曆。也因此,這部電影裏既有他眼中的“壞人”也有“不被待見”的自己。他年少時的境遇都被框在了流動的影像裏。



這部電影裏講述了兩個同為十七歲的少年,因為一輛自行車而產生的變故。他們都對自行車有著深深渴望。但因為不同的背景與環境,他們的這種渴望又是截然不同的。小貴是典型的農村孩子,沒什麽心眼,個性又倔又軸。小堅則是大眾眼中的城市孩子,對現狀不滿,自卑又敏感。



自行車是小貴進城後快遞公司發給他的交通工具。為了把這倆自行車從公司買回來,他每天拚命工作,努力攢錢。自行車承載著他的夢想,讓他對新的生活充滿了希望。因為隻要擁有了這輛自行車,就能夠靠它攢下更多的錢,同時也更像一個城裏人。所以他對自行車倍感愛惜,還在車身上做了標記。好像這樣自行車就獨一無二,永遠屬於他了一樣。



小堅對這輛自行車的極度渴望則源自於他並不富裕的家庭。他希望能像身邊的同齡人一樣,放學後去玩車,陪自己喜歡的女孩兒一起騎車回家。相比較之下,小堅隻是把自行車當成了玩物。它的不可替代性是因為自卑的心理作祟。



高圓圓飾演了片子的女孩瀟瀟小貴跟小堅分別是這倆自行車的第一與第二任擁有者。小貴在一次收快遞的時候弄丟了車。麵對這巨大打擊,他恍惚間慌了神,將送快遞這件事情拋到了腦後。以至於遭到了客戶的投訴,不僅丟了車,連工作也沒保住。但倔是小貴這個角色最鮮明的特征,他發誓一定能把車找回來,求經理再給他一次機會。於是在這偌大的北京城裏找一輛自行車就成了他邁向成人世界的前奏。



小堅敏感的內心,讓他為了融入同齡人而不計後果。所以他偷了家裏的錢,在二手市場買下了一輛髒車。而這輛贓車恰好就是小貴丟掉的那一輛。



兩個少年皆因為這輛車經曆了不少的波折跟傷害。但這可不是單純的青春殘酷物語。王小帥更多想探討的,是這殘酷的青春都是因何而起?千禧年前後,人的物質生活還遠沒那麽豐沛。看起來經濟正在飛速發展,但實際上對於那些尋常物件,普通百姓依然做不到唾手可得。特別對於小貴跟小堅這樣出身貧寒的家庭而言,自行車無異於珍寶。因為發展偏差而產生的巨大矛盾,使得農村人跟城裏人這兩個重標簽,深深地烙在這了兩個十七歲的少年身上。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小貴的同鄉就是主動打上這類標簽的代表。他自覺農村出身低人一等,在透過牆縫去窺視住在豪宅裏的女人紅琴時,會自怨自艾。得知原來紅琴隻不過是偷穿主人衣服的保姆時,又露出一臉鄙夷。但對於小貴來說,紅琴更像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如同擺在櫥窗裏嶄新的自行車。他不像同鄉那樣覬覦對方,對於城裏人他更多的是向往。





影片對於城裏人的表現則由出場的三個女性角色來完成。小堅的妹妹代表冷眼旁觀者。紅琴代表了虛榮貪婪者。女孩瀟瀟則是純情驕傲者。這些塑造都不符合美好的意象,也就暗示了小貴的向往是徒勞也是虛幻的。



小貴因為丟了自行車而成了另一個偷自行車的人。他太過執拗,幾次想奪回自己的自行車時,都遭到了小堅與其同學的毆打跟謾罵。他做不到據理力爭,也沒辦法豁出去打一架,隻能死死地抱著自行車不撒手。



也因這份執拗,他們竟然商量出一人騎一天這樣看似荒唐的決定。兩個人就在這輪換中有了成為朋友的趨勢,也許這也是他們第一次真誠的向他人伸出右手。



如果說小貴是單純孩子的代表,那麽小堅則與他截然相反。小堅複雜的內心無不透露著底層家庭的心酸。父親給妹妹交了學費就沒辦法給他買車。於是在下一次就買的循環往複中,他對父親的不斷食言倍感失望。又因重組家庭的關係,他對妹妹跟母親皆沒有感情。所以他成了個自私自利的孤獨者,而自行車恰好給了他空虛內心的情感慰藉。



他因丟車後的惱羞成怒逼走了心儀的女孩。事後又無法放下對方。



在女孩轉而投入當地混混大歡的懷抱,自己還被對方用一根煙戲謔之後。小堅的憤恨讓他幹出了沒法收尾的蠢事。





小堅的悲劇可以說是對於成人世界的理解偏差所致。在他眼中,大歡就是所謂的成年人。敞著領口、抽煙、狐朋狗友一幫。用快意恩仇來證明灑脫跟驕傲。在小堅也想成為他那樣的人,決定快意恩仇地舉起那塊板磚砸向大歡時,我們其實都已經能猜到他將以什麽形式步入成人世界。



但他惹下的麻煩卻也牽扯到了無辜的小貴。在大歡與一眾混混趕到時,他們二人被逼進了死胡同。身體上的毆打對於二人來說已經不算什麽。可當施暴者將手伸向他們視若珍寶的自行車時,小貴再也忍不住了。



所有觀眾與他一同舉起積怨的板磚砸向施暴者。但問題,還遠沒有得到解決。



34歲的王小帥還沒那麽願意接受和解。所以他讓兩個少年同樣舉起板磚用以反抗。



他同時也是個不妥協的提出問題者。所以結尾他讓小貴扛著損毀的自行車與終將扭曲的內心走過人群。至於問題如何解決,沒人能給出答案。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王小帥的電影裏總有異鄉與少年。這與他自身的命運流轉有關。他讓小堅伸出右手,就像在為年少時自己孤獨的青春求援。讓小貴在這個偌大的北京城裏浮沉,宣泄的是來自異鄉人的苦難。對於這麽直白的國產青春物語我不敢說以後不會再有。但在它之後的近20年,我也確實一部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