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流浪者沈先生複旦畢業、因妻兒車禍自暴自棄?真相是…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博學多才的流浪者、
複旦大學畢業的高材生、
上海徐匯區審計局的公務員、妻女車禍過世……
網絡上關於流浪大師沈巍的身份有著各式各樣的流傳,
因為這些反差和奇幻色彩,
進一步推動了沈巍的大火。
但他卻告訴記者,
網絡上有關他係複旦畢業
和妻女車禍過世的信息 都是謠言 。



“我是上海一所普通大學畢業的,確實進入了公務係統,但是我工作停職時還沒有結婚,都說我是因為妻女車禍而精神出了問題,這簡直就是胡說八道。”

沈巍是一名常年活動在上海浦東楊高南路高科西路的流浪漢,網絡上瘋傳著有關他給行人講道的短視頻,“用人呢,古人說有四種人,其中德才兼備最好,第二是用有德無才的人,最後用的是有才無德,德放在比才還重要的位置……”
這位身穿破爛且滿是汙垢皮衣、黑白頭發打結的老人就是網絡紅人沈巍,因為經常蹲在地鐵裏和路燈下看《尚書》、《論語》等書籍,且喜愛與人交流,而被過往的行人拍下視頻並走紅於快手、抖音、微博等平台,他被網友親切的稱為“流浪大師”。
“誰能拍到這位流浪大師,誰就能火就能漲粉絲。”一位快手短視頻工作的人這樣描述流浪漢沈巍的火熱,有網友專門以拍攝沈巍為內容在短視頻平台開設賬號,粉絲最少者也上千。
昨天下午,沈巍告訴記者:“早上剛醒來就發現大幾十號人在等著我,他們拿著手機對著我拍,我很不喜歡,說句功利的話,他們拿我掙錢,也沒有分給我啊,打擾了我的生活,我這兩天都不敢在地鐵看書,全是人圍著。”
因為多年在此地生活的緣故,沈巍與附近的居民十分熟悉,在被從外地趕來的一波波人群圍觀拍攝後,一處正在裝修店鋪的房主將沈巍招呼進房間,並鎖上店鋪的門,外麵的拍攝者在草地上支起小桌板,搬來一箱水坐著,也有在草地上站等沈巍跨出店鋪的人。
據沈巍自述,今年五十二歲的他是上海人,仍有親人在世。撿垃圾的習慣源於他小時候賣垃圾換書錢的經曆,也是因為他對垃圾分類理念的認同,他在楊高南路已經待了二十多年,因為與家人及鄰居的理念不同,而不願意回家,甘願做流浪漢。

網友評論

周到態度
放過那個流浪者

作者:子不語
最近新鮮躥紅的網紅有兩位。
一位名叫王村村,大致應該是一名有錢有閑的廣告從業人員,在深藏了功與名之後,他開始研究怎麽無聊出一定的境界。他給一個微信公號寫文章,介紹了自己做過的無聊事情,比如數清楚一顆草莓上有多少粒籽,給一隻手機貼上200塊膜,量清楚一隻石榴裏所有石榴籽的三圍等等。
其中最令我震撼的是他給朋友炒了一盤空心菜。因為家裏沒有菜,他就自己種了一茬空心菜,家裏沒有鍋,他就自己打了一口,家裏沒有菜刀,他也自己打了一把,家裏沒有砧板,他就自己做了一塊,順帶便做了碗、筷子、勺……終於進入了炒菜的過程,他跑到七環外,開始鑽木取火,從白天鑽到深夜,終於鑽出了火,淚流滿麵地炒完了空心菜。
末了,有網友發出了靈魂的拷問:炒菜的油是不是自己榨的?

另一位叫沈巍,這位身穿破爛且滿是汙垢皮衣、黑白頭發打結的流浪老者,因為經常蹲在地鐵裏和路燈下看《尚書》、《論語》等書籍,且說出來的話頗具文采與思辨性,而被過往的行人拍下視頻並走紅於快手、抖音、微博等平台,從而被網友稱為“流浪大師沈先生”。
頗有點隱世高人的味道。
一個是有錢有閑、不務正業到了極致;一個是流浪街頭、還不忘讀聖賢之書,這兩個人的反差可謂鮮明到了極點。
當然,這兩位網紅一沒有低俗,二沒有違反任何法律法規,除了對以“兩微一快一抖”的網絡審美趣味表示看不懂之外,我也提不出什麽反對他們走紅的理由。
可是王村村拍的畢竟都是他自己做的事情,草莓籽是他一顆一顆數出來然後傳到網上的,膜是他一張一張貼出來然後傳到網上的。
他可能自己沉浸在這樣的事情中樂此不疲,他用自己的無聊和腦洞賺取自己的流量,無論是無聊還是流量,都是屬於他自己的,至少他沒有打擾到別的人。
但流浪漢沈先生不一樣,他沒有抖音或者微博的賬號,他可能連手機都沒有。他隻是以街頭為家,偶爾和路過的人交流一些自己的感悟。不管這是一種什麽樣的生活,用沈先生一直強調的一句話來說,開心就好。他不需要紅,不需要流量,因為這對他並沒有什麽益處。
但需要流量的拍攝者,發現從他身上可以賺取流量,於是跟拍他的人越來越多,從最早的一兩個,到每天的一大群,拿著手機和瓶裝水,坐在沈先生經常出沒的地鐵口,不抓到人不罷休。
據我們前去采訪的記者同事說,有的時候沈先生會被拍攝者拉住講一上午的話,一直到一兩點鍾,飯都不讓他吃。  

這明顯是令他不適的生活。
因為沈先生的言行談吐,使得網友越來越相信這是一個有故事的流浪漢,拍攝者就開始編造各種各樣的故事。沈先生變成了複旦大學1991屆的畢業生,因為妻女過世,哀莫大於心死,因此有家不回,流落街頭,以看書作為唯一的心靈寄托……
當然這些都是假的。
即使我們不去反對互聯網的流量狂歡建立在一些怪異的審美趣味之上,即使我們可以容忍流量的追逐者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裏為了獲取流量采取一些極端的手段,但請把這些手段用在自己身上。
你自己打口鐵鍋做個砧板鑽木一天取個火,觀眾們看了哈哈一笑,倒也無傷大雅。但至少不要為了自己的流量,而去把別人逼到牆角。
網絡的邏輯已經變得無從捉摸,不知道從何時起,不需要什麽實在的內容,隻要有人想,多麽空洞的東西都能被炒紅,隨便一句話,都可能變成價值萬金的商業契機,什麽風,都可以變風口。
這是一種很糟糕的趨勢,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會改變,但至少不要令它變得更壞——要空洞、要無聊,自個兒空洞著無聊著就行,別把自己的流量建立在別人的尷尬與不適上,放過那個可憐的流浪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