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青年的殘酷青春:玩手機遊戲到網絡借貸賭博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一些鄉村青少年“失控”的殘酷青春

玩手機遊戲到網絡借貸賭博

筆者今年回家,在鄉村走親訪友,聽聞最驚人的事情便是一些青少年參與線上賭博進行網絡借貸。

小天今年24歲,其父從交通事故中恢複勞動能力不久,其母在49歲的年齡首次外出打工,父母準備奮鬥幾年後為兒子的婚嫁和房貸攢上一筆錢。奈何小天染上了網絡借貸和線上賭博的習慣,去年一年欠債15萬元,將父母的血汗錢全部耗盡。因為害怕親朋指責,今年春節小天都不敢回家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線上賭博和網絡借貸也不是一夜生成。為了了解更多情況,筆者與同村的小軍進行了深入訪談,也了解到其他同村青少年參與線上賭博進行網絡借貸的情況。調查的這些青少年中最小的17歲,最大的21歲。通過他們的成長經曆,從小生活在手機和網絡較為普及的鄉村青少年麵臨的教育問題逐漸顯現。

2004年,6歲的小軍第一次接觸手機,經常拿著外出務工母親的按鍵手機沒日沒夜地玩貪吃蛇和俄羅斯方塊等小遊戲。出於彌補的心情,春節期間其母更是主動把手機交給小軍,結果小軍剛上初中便近視好幾百度。

高中時,看著別的同學有了智能手機,小軍便百般纏著父母要買手機,被拒絕後便用自己哥哥淘汰下來的手機玩遊戲;學校管得嚴,小軍就晚上回家熬夜玩,學習精力明顯不足。放假後,小軍和同村的小夥伴依舊一起打遊戲,手機滿足不了後開始去網吧。他們時常擔心老師去網吧“突襲”,但從不害怕父母,因為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忙於生計外出打工,無暇看管自己。

高中快畢業時,常常上網的小軍和他同村的幾個少年發展到線上賭博,抱著從網上賺錢的想法,大家瞞著父母通過一些當下比較普及的貸款軟件貸款,這些軟件往往隻需要一個成年人的身份證號碼用作擔保即可。

慢慢地,小軍被賭博的小甜頭套牢,剛上大學便背上近兩萬元的貸款,他省下生活費還貸款,身形日漸縮水,堅持不住才向家裏袒露實情,其父痛罵他一頓,便用自己工地上掙的血汗錢替他還了債務。

同村小夥伴小輝同樣因網上賭博欠債近6萬元。因為家境貧寒,為了還債,小輝高中時就曠課到武漢打零工掙錢。而他們的同學小洋也因網絡賭博欠了20多萬元,父母替他償還後,小洋便從大學輟學外出打工還債。

除了欠下巨債被父母知道的,小軍身邊還有很多參與網絡賭博暫時沒出事隱瞞的,他們自成朋友圈,一方麵彼此帶著進入網絡賭博的世界,另外一方麵部分青少年因網絡賭博失敗欠下巨債後,又以朋友名義互相規勸,但是效果甚微。一旦東窗事發,免不了受到家長一頓爆打或者家庭吵架,子債父償,父母外出務工辛苦一年或者十幾年的血汗錢就這樣被損耗掉,一些青少年難以承受這樣的壓力和對父母的負罪感,走上了輟學外出務工的道路,而家長通過讓子女接受更好教育實現家庭發展的希望就這樣落空了。

以小軍的個人成長經曆為例,從小時候的手機遊戲發展到線上賭博再發展到網絡借貸,從搞壞眼睛到消耗精力、影響學習再發展到巨額網貸對農民家庭財富的摧毀和家庭矛盾、甚至是為了還貸而荒廢學業,筆者認為這一係列問題直接反映了更加深層次的農村教育和農村文化問題。

農村家長的教育支持能力有限。城市父母在節假日和休閑時帶小孩外出旅遊、上興趣輔導班豐富課餘生活,農村家長的經濟能力相對較弱,大量的農村青少年課餘時間無法高效利用。以筆者兩個親屬為例,在北京上學的10歲小侄子一年的課外培訓費達到6萬元~7萬元,其中包括鋼琴、籃球、薩克斯、英語,基本標配是兩門文化課、兩門藝術課、一門體育課以及兩次假期夏令營。課外興趣培養和學習輔導幾乎占滿了所有的課餘時間,小侄子本身也對一些課程產生了興趣。

而在小鎮生活的另一個9歲小侄子主要的休閑就是在家裏玩手機遊戲。在黃金的學齡時代大量的空閑時間無法有效地利用和充實起來,精神生活的空虛和匱乏使得農村的青少年沉迷於手機遊戲和網絡。

農村家長的教育支持能力有限除了表現在經濟能力上,還表現在對手機和網絡的利弊的認知上,很多農村家長對待手機和網絡的態度分為以下情況,第一是認為手機和網絡對青少年沒有什麽影響,這些父母自己往往也刷抖音、鬥地主。第二種認為有影響,但是好壞皆有,對於是否給自己孩子買手機也猶豫。第三種認為有壞的影響,進行約束和管製。大部分農村父母較為一致的看法是對小孩玩手機和網絡要進行一定的引導和管製,但是實際管理的效果較差,要麽是方式太過粗暴,要麽是根本管不住。

消費主義文化浪潮的影響。消費主義浪潮發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它簡要指以物質消費和占有為人生價值和幸福的價值觀念以及在此觀點下的行為實踐為特征的文化浪潮。

消費主義浪潮對農村的影響以農民外出務工經濟收入增加為基礎,以兩代青少年生活的環境作比較,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出生的小孩,他們家庭在其童年和少年依然過著清苦生活和窮日子,父母為學費發愁也是家常便飯的事,他們深刻地懂得生活的苦和父母的不易,並且求學的年代很少接觸到手機和網絡,課餘生活是在大自然的環境裏釣魚摸蝦,不僅鍛煉身體,童年情誼和精神生活也都得到了滋養。

而以小軍為典型的出生於2000年左右的小孩,父母外出務工,家庭經濟收入增加,生活環境優越,基本上沒有吃過生活的苦,“吃苦”教育較少,並且他們及早地接觸到網絡,網絡遊戲裏的瞬間成功和驚險刺激相比於現實長期的刻苦學習才能換來的成績更具有吸引力,父母外出務工的艱辛與網絡賭博的投機之間,他們往往更容易傾向後者來滿足對金錢的渴望,一旦深陷進去,父母經年的積蓄被耗盡。

精神生活的空虛是不理性消費的根源,使得農村的青少年沉迷於手機遊戲和網絡的世界,渴望追求金錢而又不願腳踏實地的念頭又通過網絡的便利走向了賭博的迷途,造成學業的荒廢,家庭財富的稀釋,引發家庭的爭吵和糾紛。

在手機和網絡環境成長下的青少年的思想行為問題背後反映的農村教育問題如何解決,探索高效和充實的業餘娛樂和休閑方式是家長和社會學校以及青少年本身共同努力的方向,在家長教育支持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家長更應該明確手機和網絡對農村青少年的影響,循循教導,以物質消費和占有的消費主義文化應當引起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