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低調應對孟晚舟事件 美國右翼玩過火了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蓬佩奧(右)與加拿大外長在記者會上仍強調孟晚舟事件是“司法問題”(圖源:AP)

中國電信企業華為高管孟晚舟被保釋後,各方的後續動作還在繼續。加拿大媒體Globla News12月16日透露,加拿大警方正在對孟晚舟進行秘密監視行動。同時,中國國家安全部在暗中監視孟晚舟。

美國與加拿大高層在12月14日和15日進行了一次溝通。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12月14日在會見加拿大外長和防長後的記者會上透露了此案的最新進展:美國正在進行孟晚舟的引渡程序。在被問及“是否擔心美國總統特朗普暗示他或介入孟晚舟一案,會使加拿大處於與中國的貿易爭端之中”時,蓬佩奧稱他並不這麽認為,“中美正進行一係列貿易談判,正與中國努力解決許多問題”。

蓬佩奧的表態再次表明,白宮並不想因此而影響接下來的中美貿易談判。

盡管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不想擴大孟晚舟一案的影響,但它在這件事情上的姿態很微妙:先是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率先透露自己提前知曉此事,卻不知道特朗普是否知曉。12月9日,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直接稱,特朗普提前不知情。12月12日,特朗普表示自己可能會幹預此事。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很快澄清,特朗普尚未決定介入此案。美國司法部國家安全部門負責人德默斯(John Demers)也出麵滅火稱“我們不是貿易工具(tool of trade)”。《華爾街日報》12月14日透露,白宮幕僚勸特朗普少理此事為宜。

從一開始被蒙在鼓裏到事情曝光後特朗普暗示自己可能會介入再到羅斯淡化白宮在此事上的角色,特朗普政府在這場風波中的角色令人迷惑:既然它不是這場風波的挑頭者,那麽,是誰在拱火?特朗普對於解決此案的糾結與猶豫姿態說明了什麽?它到底要發揮何種角色?



孟晚舟(右)現在的人身自由受限(圖源:AP)

美國右翼對華為的圍堵

要分析誰推動了孟晚舟被扣一事,我們或許可以從那些在為此事叫好的人身上得到答案。

與白宮一開始表現得謹慎不同,美國參議員盧比奧(Macro Rubio)和克魯茲(Ted Cruz)立即就此事表示“歡迎、支持”。

克魯茲還在推特(Twitter)上稱:“華為是蒙上一層電信公司薄薄麵紗的中共間諜機構,它的監視網絡跨越全球。”12月9日,盧比奧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新聞節目采訪,在被問及是否有計劃在明年(2019年)1月引入立法對華為和其它中國電信公司實施禁令,盧比奧的回答是:“100%絕對會。”

盧比奧對華為展現敵意已經不是新鮮事。2月,美國參議院提出法案修訂案,希望禁止國家和政府機構采購中興和華為的設備,理由是“中國特工部門可能竊聽”。這個提案的一個關鍵人物就是盧比奧。

6月,盧比奧牽頭26名國會跨黨派議員致信美國教育部長德沃斯(Betsy DeVos),稱華為與數十所美國高校的研究合作項目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教育部應調查這些項目。7月,特朗普政府決定放過中興,對此,盧比奧在推特(Twitter)上表示不滿,稱“如果我們搞不倒中興,就無法搞倒像華為這樣規模更大的公司”。

10月,盧比奧代表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致信加拿大總理特魯多(Justin Trudeau),敦促他盡快禁止華為進入加拿大第五代移動通信係統(5G)網絡。

以盧比奧和克魯茲為代表的美國右翼勢力對華為的動作隻是今年(2018年)比較顯眼的例子。從過去幾年裏來看,華為多次計劃進軍美國,結果卻是多次遭到美國右翼的阻攔。

2010年,美國第三大移動運營商Sprint Nextel禁止華為和中興通訊競標其升級蜂窩網絡的數十億美元的合同。當時有知情人士稱,美國國防部和國會議員擔心允許華為和中興的設備進入美國重要的基礎設施會產生安全問題。2011年2月,5名美國國會議員給時任美國財長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和商務部長駱家輝(Gary Locke)發郵件稱,應當對華為收購美國的技術進行嚴密的審查。之後,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FIUS)要求華為取消收購服務器科技公司3Leaf的特定資產。

除此之外,美國國會議員還積極推動美國司法部和情報部門對華為的調查。

2011年9月,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民主黨領袖魯珀斯伯格(Dutch Ruppersberger)主持了該委員會對華為等企業的調查。

經過一年的調查之後,密歇根州共和黨眾議員、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羅傑斯(Mike Rogers)和魯珀斯伯格(Dutch Ruppersberger)在美國國會發表了長達52頁的報告,建議美國政府不要與華為和中興進行商業交易,同時,美國公司也應該避免購買這兩家公司的設備。該情報委員會當時還計劃將找到的證據移交給聯邦調查局(FBI)。華為高級副總裁丁少華之後出席了美國眾院情報委員會的公開聽證會辯解,但美國眾議院最終還是認定華為“危害美國家安全”。

時間進入2016年,美國商務部公布文件顯示中興的違法行為,並透露另一個代號為“F7”的公司成功地繞過美國的出口管製。2017年4月,來自北卡州的聯邦眾議員皮滕傑(Robert Pittenger)和來自阿拉巴馬州的聯邦眾議員羅傑斯(Mike Rogers)等10名共和黨籍議員聯名致信羅斯,呼籲他對這家代號F7的公司采取調查行動,並認為F7就是華為。

幾個月後,正當華為準備與美國通信企業AT&T達成最後一步合作時,後者突然宣布不在美國售賣華為智能手機。媒體透露的消息是,美國18名國會議員聯名致信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主席帕伊(Ajit Pai),要求FCC對華為與美國運營商的合作展開調查。

進入2018年後,美眾院通過國防開支案,禁五角大樓采購中興和華為設備和服務。

從華為幾次打入美國市場最終未果可以看出,這背後與美國右翼政治勢力不無關聯。這股政治力量意識形態濃厚,對中國和中國企業抱有冷戰和敵對心理,在中美合作的議題上動作不斷,發揮了相當不光彩的作用。

錯誤的時機

美國右翼勢力對華為的圍追堵截是過去幾年來的一種常態。孟晚舟被扣一事是這股勢力再次發力的表現。而根本上來看,中美結構性矛盾如今愈發突出,美國國內對華焦慮情緒日益凸顯,不論是貿易還是南海亦或是人權等等問題都是隨時可能爆發的議題。這場風波是中美關係複雜化、矛盾高發的一個例證。

在這樣一個敏感時期,稍有動作或者稍有不慎都可能引發兩國關係的軒然大波。美國右翼勢力對華為出手震動中美已經說明了問題:它試圖讓中美關係惡化,這股勢力在一個錯誤的時間點采取了行動。

從特朗普政府一開始撇清關係可以看出,特朗普可能真的不知曉此事。而事發後他一度沉默可能是出於謹慎。畢竟,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G20峰會上達成共識,中國提出的購買美國農產品、能源產品以及中國承諾降低汽車關稅等等都是特朗普樂見的結果,也是他可以拿來炫耀一番的政績。

如果白宮借此來要求北京讓步,接下來的中美談判可能還沒有開始就要麵臨結束的後果。當中美貿易戰持續半年多的時間並且後續影響開始顯現時,特朗普急需要給失控的中美關係按下一個暫停鍵。特朗普宣稱自己可能會幹預,按照這個邏輯,他的幹預很可能是讓此次事件能朝著一個好的方向或者得以解決的方向發展,會盡量降低這場風波帶來的風險。

特朗普在12月14日接受采訪時談及習近平,稱“他不是一個投降者”。向來吹噓自己在外交上是勝利者、成功者的特朗普,用這樣的措辭來形容習近平已經表現了他在對華問題上是小心翼翼的,避免刺激到北京的情緒。

特朗普現在的要務是利用習特會的共識為自己爭得政治紅利,美國右翼違拗了白宮的意願和想法,他們本以為可以用孟晚舟一事,希望能與白宮一道施壓北京,結果表明特朗普無意為之。

當然,這並不是說特朗普以後會放棄華為這張牌,喜歡做交易的特朗普仍然將其看成是與北京要價的籌碼。隻要情況需要,他隨時可能會拿來“為我所用”。這與美國右翼還是左翼的推動無關,他不會被這些力量所裹挾,他的原則是和則用、不和則棄之。現在右翼出來攪局,他暗示可能會介入就是要抵消它們造成的不利影響,而右翼的做法能給他一臂之力時,比如他提到的條件“如果有利於中美貿易談判”,這說明他也會迎合右翼的做法。

在中美各種矛盾爆發的大背景之下,任何一出事件都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對兩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等領域造成衝擊。當特朗普正在給中美關係降溫時,美國右翼勢力反其道而行之,就是玩過火的做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