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海歸生存現狀:留國外不易 回國發現更難混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最近,全球化智庫(CCG)和智聯招聘聯合發布了《2018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報告通過2190份有效問卷調查,對海歸留學以及回國後的選擇等熱點話題進行了調查。

讀完這份報告之後主頁君發現,年齡集中在23歲到28歲海歸不知不覺成為了“海歸大軍”的主力,95後海歸正式走入大眾的視線。

CCG主任王耀輝表示,中國留學生現在呈“大進大出”的狀態,每年大概有60萬學生出國留學,但是有50萬的留學生都會選擇回國就業。

這份報告也用大數據給近年來甚囂塵上的“留學價值縮水論”啪啪打臉,從報告中可以看出如今海外留學和海歸就業的新趨勢:海歸仍然吃香是事實!

下麵一個真實的故事告訴你,當初選擇回國的留學生現在都過的怎能樣?

1

用H1B“殺死”一個美國留學生!

三年,我終於抽到了H1B。

不過,用了一段時間H1B我還是回來了。

很多朋友都吃驚我的選擇,但事實上抽H1B本就是給自己留的一個退路。我現在如果找到工作還可以再回去。

我走的時候H1B的形勢已經非常嚴峻。但實際上,我找工作那會兒(特朗普已經上),簽證縮緊的趨勢已經愈發明顯:

我在EY工作時參與了校園招聘的工作,明顯地感受到四大招國際生的數量在嚴重縮小。

各大公司隻是沒有辦法明確的說他們不要國際生!

但有幾家在實際操作中已經不太招國際生了!

這是直接導致很多中國留學生現在很難就業的客觀原因。留學生找工作真的不容易,現在很多留學生畢業都直接回國了,我很多同學也陸陸續續選擇回國。

H1B現在應該算是最嚴格的時候,未來的發展應該會有所緩解。因為像四大是非常需要國際生來填補它的用人需求,現在這種趨嚴的政策對企業非常不利。我覺得美國會慢慢地感受到,外來人都離開的時候對他們實體經濟造成的衝擊,後麵的移民政策不會說越來越嚴格,應該會有方向性的放寬。



2

回國是大方向上的長遠考慮!

現在,我在北京主要是做一級市場的債權和股權方麵的投資,一個前台的職位。

回國前我在美國EY 做稅務相關、比較偏中後台的工作。當我做到Senior之後,發現自己更想去做金融前台方麵的業務。但是麵前的種種阻礙使我不得不另尋出路。

留學生在美國進前台太難

從中後台跳到前台是一個比較大的職業方向上的轉變。但現實來講,國際學生在美國想去做金融方麵前台的業務是比較難的。雖然在美國可以有一個比較舒服的生活和工作狀態,但是容易看到自己的瓶頸,發展的空間也比較受局限。

留學生競爭壓力太大

同時,中國留學生的競爭壓力很大,可以明顯的發現:亞洲人和同等職位、同等級別的當地人相比綜合素質、專業能力方麵都會更強。除了和Local競爭,中國人內部的競爭也是很激烈的,但是給你的機會又比較有限,但是這種問題在國內就不存在了。

職業天花板、潛在歧視限製留學生未來發展

這是我回國比較重要的原因,國內比較看重本地人,減少了一些在美國求職的壁壘,也沒有一些潛在的歧視。同時,回國也是因為國內這個職業發展的空間比較大。

回國不是你回來就特別順利,或者說是會達到很高的位置。但至少你有這樣的空間和機會,美國機會確實太小了。所以回國是大方向上長遠的一個考慮。



3

OPT一年再回國?倒不如直接回國?

雖然回國是一個長遠的考慮,但是在國外有一段工作經曆和隻是去讀書還是有很大的差異的。如果有機會可以在當地有一段時間的工作體驗還是很難得的。

不過我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在美國長留,既然早晚要回來的話,就不要在外麵待太久。呆太久話對你回來是不太有利,兩年半到三年,我覺得在這一個行業也有了一個基本的這個理解,對於一些基本的業務也相對比較上手就差不多了。

對於國內的公司來講,你在國外的經曆固然是加分的;但是並不一定是優於別人,比如說你在國外工作三年的經驗,跟別人在國內這個行業三年的經驗相比是沒有優勢的。

國外畢竟跟國內不太一樣,所以工作經驗不能百分百的被挪回來運用,相對來講這是一個弊端。

回國之後工作基本上還是達到了我的預期。我回來入職一個禮拜,部門的領導就讓我直接接手一個項目,並且在一周之內就做了第一次的匯報。回國可以明顯感受到自己真的會被重用,可以真的自己能做一些事情,這個在國外比較難實現。



4

在國外工作幾年再回國是種怎樣的體驗?

很多同學比較關注回國後和在美國的生活會有很大的差異。其實,我剛回來的時候覺得非常大的culture shock! 花了挺長時間才適應。 不過很幸運一開始就做好了心裏準備,適應國內生活方式很快。下麵是幾個當時體會比較深的方麵對比:

中美薪資差異

美國四大薪資不太高,應屆畢業生在EY第一年可以拿到年薪6-7萬美元左右。回國的話,從事金融行業就比較廣了,因為國內有國企、民企和外企不同性質的用人單位,所以差距很大的。如果你想要選擇薪資比較高的工作就不建議去央企,薪資會非常的局限。

從舒適到高壓環境的不適應

回國之後是有想過回美國的,最主要是因為工作壓力的問題。回國之後工作壓力和生活上麵的壓力都要比在美國高出幾倍的。從比較舒適的狀態突然到一個壓力比較大、薪資又不令人滿意的狀態,肯定會對之前舒適的環境有所懷念。

大家要對過渡期有一個比較比較平和的心態,在任何一種轉變的周期裏麵,都會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對新環境、工作的適應和熟悉,這些都會慢慢有所好轉的。

生活的方方麵麵變化挺大

中國的趨勢很快,我們剛回來的時候像傻子一樣,不會微信付款、支付寶掃碼,也沒有用過共享單車。包括國內外賣平台變得這麽發達,大家生活的便利性有了很大的這個改善。

生活上麵會有一個習慣的過程,我覺得和之前在美國相比,最大的一個差異就是國內人太多,比較容易看到不禮貌、不謙讓的現象;工作上麵不規範也比較常見。這個可能會讓在國外待久了的人很不適應,會比較容易產生不好的情緒。

不過從總體上,回國後的生活和工作還是很好的。



如今,越來越多的留學生“裸歸”回國,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一些質疑:“你是不是混不下去才回國”、“出國留學不也沒用嗎?”。

籠子裏的人拚命想出去,外麵的人卻掙紮著要回來。

我想,關於留學的價值和意義,尋找的過程本身就是答案。

留學並不意味著你回國之後功成名就,坐享完美人生;也不意味著你比在留在國內的朋友有著更多更好的選擇,它不會幫你消除焦慮,你還是會麵對房價、工資等等隻要活著就會麵臨的問題。

但是它能讓你知道,這些並不是人生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