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中國人引以為豪的科技成就 為何被外國人視為笑柄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如果你對中國曆史有所了解,也許聽說過在遙遠的古代,中國人曾有一些偉大的發明,比如通常被稱為“四大發明”的司南(類似於今天的指南針)、火藥、印刷術和造紙術。這些偉大的曆史成就一直被中國人視為驕傲,也被寫入中國的曆史教材中。

但最近,一些人對這些發明是否真的存在提出了質疑。



有關張衡和地動儀被中國曆史教材刪除的傳聞引起討論,該說法已被中國人民教育出版社否認(圖源:VCG)

有網民稱,中國教育部從去年投入使用的中學曆史教材中,刪除了有關漢代科學家張衡和他製造的用以觀測地震的儀器——侯風地動儀的相關內容。許多網友對此感到疑惑,而在追問原由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原來以前中國教材中展示的地動儀模型或許並未在曆史上存在過,而是由後人根據自己的猜想仿製的。

飽受爭議的古代發明

北京時間10月10日,中國人民教育出版社對網上討論作出回應,稱有關教材改動的說法不準確,現行中學曆史教材中“兩漢科技與文化”一課裏,對張衡及其發明的地動儀進行了專門介紹,隻是不再附有模型圖。

回應中還展示了課本的相關內容,稱張衡發明製作了世界最早的地震儀器地動儀,但原件已毀損失傳,後來人們結合曆史記載和自己的研究,做出各不相同的複原模型。課本還要求學生搜集不同的複原模型,並嚐試理解這件古老的驗震器的設計原理。

如此看來,中國曆史教材中刪除地動儀的說法並不屬實,但是,網上因此引發的對這些發明是否真實存在的爭議並沒有結束。

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教授江曉原此前接受媒體采訪的視頻被廣泛傳播,其中他表示,“早就提議(從教材中)刪除侯風地動儀和司南”。

江曉原說,目前掌握的史料中並沒有關於地動儀內部結構的任何可靠信息,中國曆史教材中使用的圖像,展示的是中國曆史學者王振鐸根據個人對古書記錄的理解製作的模型。但這一模型的科學性存在巨大爭議,據說王振鐸的老朋友、中國地震學奠基人傅承義曾當麵批評,“房梁下吊塊肉都比你那個模型強”。 

在國際上,這些爭議甚至一度擴散到對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的整體評價。2000年,奧地利學者雷立柏(Leopold Leeb)在他寫的《張衡,科學與宗教》一書中,就批評中國人“對張衡地動儀的迷戀正是華夏科學停滯特點的典型表現”。

同樣,司南被設計成一個帶磁性的勺子,也是基於中國古籍《論衡》中的一句話,稱將其置於地上即可指示南方。但學界對於司南的具體形狀及其材質並沒有共識。

1940年代,中國博物館學家和古代科技史學家王振鐸發了多篇論文,認為司南就是由天然磁石打造的勺狀,並依此進行了複原實驗。這一說法影響很大,後來被寫入中國教材,久而久之公眾將其當成了史實。

可遺憾的是,由於古代傳聞中沒有關於這些發明的細節描述,後人也無法弄清其設計和運作的原理,因此這些仿製的模型並不具備傳聞中所說的功能。地動儀在遇到震動時,指示方向的龍頭並不會吐下銅珠;司南使用的天然磁石,也並不能克服底盤的摩擦力,正確指示南方。

 

另據一篇廣泛轉載的自媒體文章梳理,中國教材中存在類似爭議的古代科技成就還包括: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纖維紙“灞橋紙”,擁有超能力並進行世界上最早的心髒置換移植手術的神醫扁鵲,以及由宋代人畢昇首創但並沒有被廣泛應用的活字印刷等。

文化自信的科學基礎

為何這些缺乏曆史依據,學界也沒有共識的發明會被寫入中國教材?是因為教材編撰者的粗心大意?顯然不是。這些非常規的做法其實有著特殊的曆史背景。

據媒體人楊東曉2010年在《看曆史》雜誌發表的文章稱,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為了弘揚中國古代燦爛文化,中國政府要求博物館複原一批代表古代文明的器物作為陳列和宣傳之用。王振鐸接到的任務中,就包括張衡地動儀和司南。



直到最近一次修訂,中國教育部才采納了學者建議,去除地動儀的模型圖,但對於有關曆史爭議的表述仍十分謹慎(圖源:VCG)

王振鐸長期在博物館工作,他研究製作了指南車、記裏鼓車、候風地動儀、水運儀象台等百餘種中國古代科技模型,分別收藏和陳列在中國內地及國外的眾多博物館中。

這些模型增強了博物館陳列的直觀性,卻誤導了大部分人,使他們認為自己看到的就是曆史文物本來的模樣。更重要的是,數十年來,中國曆史教材中也未對這些情況做出客觀說明,中國地震局甚至長期將地動儀複原模型作為其標誌。

中國政府似乎也樂於展示這些“曆史成就”。據考證,王振鐸最初設計的司南模型,本是作為1952年中國官員訪問蘇聯時贈送的國禮。1953年,中國政府發行一套名為“偉大的發明”的特種郵票,司南、張衡地動儀、計裏鼓車等均在其中。直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磁勺狀司南還被舞者舉過頭頂重點展示。

麵對這種情況,中國曆史學界也不同的聲音,有人主張應該從教材中完全去除這些缺乏曆史依據的內容。也有人主張保留,但給予客觀的說明。不過,這兩種意見都未得到中國教育官員的及時認可和采納。

直到最近一次修訂教材時,張衡地動儀的模型圖才被取消,對其介紹作了縮減,但就其真實性存在的爭議也並未如實說明。

許多教育界人士明確指出,這些古代發明是中國擁有輝煌曆史成就的依據,從教材中去除它們,會削弱民族自信,不利於培養學生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某種意義上,這似乎代表了中國官方對於曆史和文明的一種普遍態度,即它的真實價值遠不如其象征意義重要。就此而言,曆史如同神話。

可是,這些成就是否真的存在過,以及他們對於今天的人們有何價值,卻被長期掩蓋了。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輝煌”的說詞背後,留下的是一道道謎題。

其實,已經有不少學者指出,對於這些有爭議的古代發明,並不是不能講,而是看怎麽講。客觀呈現史實,承認圍繞這些成就的爭議,它帶給人們的啟示非但並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強。

至於說到曆史成就感,中國古代並不缺乏偉大的創造。比如獨立發展出製陶術,先進的文字書寫體係,最早馴化水稻,2,000多年前就有比較係統的天文觀測,以及發達的雕版印刷等。正如學者江曉原所說,這些真正的成果完全可以建構起中國的文化自信,不必依靠缺乏曆史依據的構想來刻意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