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談話暗藏貿易戰中國最後手段 拋售美國債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日媒認為,中國曾以日韓菲為目標使用抵製當地產品、針對當地企業兩種方法來施加影響。不過中國也有最後手段。

  



  美國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或受到貿易戰影響(圖源:VCG)

  《日本經濟新聞》9月24日報道稱,中美貿易戰中雙方的領域都擴大到了日常消費品,在美國沃爾瑪超市裏,可以看見擔心未來商品漲價,提前給孩子買自行車作為聖誕禮物的家長。

  沃爾瑪每年約5,000億美元的銷售額中,有一成是中國製造。瑞典宜家有約二成產品是中國製造,很多客人開始關注商品產地是否是中國。

  麵對8月美國零售業的比上月僅有0.1%增幅的不景氣,美國零售業協會(NRF)認為對中國征稅會威脅美國人的日常生活。

  中國也不能置身事外,中國政府為環保推行天然氣燃料,中國司機們也在擔心天然氣價格未來的上漲。

  一位通用汽車店的女店員在接受采訪時稱,“雖然大家沒有明確地發起抵製美貨的運動,但的確是在疏遠,這三個月銷售數字是曆史低值。”

  之所以沒有像當年那樣抵製日韓貨物那樣抵製美貨,可能是中國當局擔心對特朗普(Donald Trump)的過度刺激而不讓網上的聲音快速擴散。

  《產經新聞》9月24日報道稱,中國有可能采取向美企施壓的辦法來應對貿易戰,包括拖延或不提供開展商業活動需要的行政手續。

  此前韓國要配置“薩德”係統,提供土地的樂天成為處分目標,大量店鋪被中國當局以違反消防法為由要求停止營業。

  製裁菲律賓時,強化了對菲律賓香蕉的檢疫力度。日貨也曾在抵製範圍內。中國報紙這次也點名批評了蘋果等美國大企業。

  據美國工商業協會的調查,在中國開展活動的27%美企接受的調查增多,23%美企遭遇到了進出口部門的拖延。美媒報道稱中國對美企施加的官僚主義的壓力其實長期存在。

  曆史上也有限製中國人前往韓國、菲律賓旅遊的先例,很難說未來不會對美國這樣做。

  中國對美國最大的報複手段是美國國債的大量出售和人民幣的貶值。李克強總理曾稱“人民幣貶值對中國的危害更大”,否認中國操縱匯率。大量出售美國國債會威脅人民幣的穩定,隻能算是萬不得已的最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