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鶴拒絕訪美貿易談判邀請 中美或進入經濟冷戰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特朗普在中期選舉前打對華關稅牌,以此爭取選民對共和黨的支持

根據美國媒體9月21日爆料,收到特朗普政府的貿易談判邀請後,中國政府經過再三考慮,決定取消派副部級官員下周訪美鋪路計劃。這也意味著受邀參加談判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不會在月末訪美參加貿易談判。特朗普政府對話的邀請暫時被中國政府拒絕。

兩周前,美國財政部長努欽(Steven Mnuchin)向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等官員發出邀請,計劃9月20日左右重啟中美貿易談判。作為回應,中國政府隨後也對外透露消息,計劃先由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再次率團訪美鋪路,然後劉鶴再於9月27日至28日訪美和美國舉行更高級別的對話。

就在努欽發出邀請後,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tump)宣布對中國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他9月20日再次強調,會對中國采取強硬立場,以此捍衛美國的長期利益。特朗普政府一名匿名官員9月21日告訴美國彭博社,美國若不采取行動,美國經濟和消費者利益將長期遭受損害。

一直以來緊密關注中美貿易戰進展的美國媒體《華爾街日報》9月21日報道稱,中國官員認為,美國政府的關稅威脅與壓力伎倆不會促使中國和美國合作。拒絕美國談判的邀請,也符合中國政府一直以來所強調的“絕不在威脅下開展談判”的立場。中國政府外交部發言人耿爽9月21日提到,美國所作所為並沒有展現任何善意和誠意,中方希望美國防盡早采取措施,糾正自己的錯誤。

9月18日,美國宣布對中國2,000億美元出口產品新增關稅,還威脅說,如果中國反擊,還要再對2,670億美元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征稅。北京時間9月18日晚,中國政府宣布9月24日開始執行對美國600億美元對中國出口產品加征關稅,關稅比例為25%。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特朗普政府向北京發出對話的邀請時,也不確定北京是否會答應舉行談判。有此考慮的原因之一便是王受文那次訪美無果而終。而且,這種對話邀請被媒體報道後,美國政府也一直強調,“邀請並不代表突破”。

而且,在和中國的這場貿易戰中,白宮鷹派正占據上風。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和特朗普的首席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等鷹派幕僚支持對更多中國商品加征25%的關稅。從特朗普政府官員向美國媒體透露的內容來看,白宮依然延續了此前的談判策略或老套路,即“談總比不談好,威脅北京在對話中做出讓步”,或者延續“白宮給予北京談判的機會,北京就應該抓住時機答應白宮要求”的邏輯。

不過,中國政府並沒有把談判之門關死。熟悉相關事務的消息人士透露,中國政府傾向於在10月和美國進行接觸。

分析認為,無論從麵子上,還是實際政治需要,亦或是符號意義層麵,雙方均不願意首先做出讓步,或者被解讀為率先妥協。而且,不光特朗普政府,整個美國建製體係其實也支持在貿易問題上對中國展現強硬,不惜和中國走向對抗。他們認為,不能一味地通過經濟接觸應對中國崛起。尤其是一些反對特朗普很多政策的民主黨人,在貿易問題上則和特朗普政府站在同一立場,支持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和實施貿易製裁等舉措。 

和墨西哥、加拿大及歐盟的貿易爭端不同,美國和中國的貿易爭端更聚焦“戰略博弈”。《紐約時報》9月21文章說,中美實際上已經進入經濟冷戰,這種冷戰預計將持續到特朗普離開白宮後。

9月19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國港口城市天津舉辦的夏季達沃斯論壇發表講話。李克強坦言,世界經貿環境發生明顯變化,不可避免地給深度融入世界的中國經濟帶來影響。最近國內投資消費增速有所放緩,部分企業困難有所增加,經濟平穩運行的難度加大。但他接著說,“但中國的發展從來都是在攻堅克難中前進的,沒有過不去的坎”。

特朗普及其身邊鷹派一直抱怨中美巨額貿易順差,指責中國企業竊取美國知識產權並迫使美國企業為獲得市場準入權而轉讓技術。李克強19日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企業對外支付的知識產權費增長14倍。中國將進一步加強執法力量,實施更加嚴格、更有威懾力的侵權懲罰性賠償製度,為各方麵創新提供更加牢靠的保護。

美國媒體《華盛頓郵報》9月19日說,李克強雖然沒有提到特朗普的名字,但他這番話明顯是針對特朗普的。該報提到,李克強認為,中國過去幾十年的發展與取得的成就,離不開中國政府各種攻堅克難。這番話似乎是在傳達自信,即麵對美國發起的貿易戰,中國能夠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