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忍無可忍 4天3次喊話 這一問題困擾中南海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東海之爭”專題頁麵

 

中國官僚體係仿佛一頭巨獸,或明或暗的規則極為龐雜。人們逐漸發現,既有的政治標簽比如海派、紅二代、團派等越來越難以清晰地界定一個人的政治屬性,中共的政治菁英未來會被冠以越來越繁複的標簽,更多人可能不隻一兩個”關鍵詞”便可以概括,這也從另一麵向體現轉型過程中中國政治的複雜性。無論怎樣,培養政治新世代的要求,對於中共而言,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刻。

中國是一個建立在科舉選拔和儒家官本位基礎上的精英選拔製度國家,曆朝曆代統治者一直重視人才選拔,但是自中共十八大後,統計數據顯示,當下中國官場正在麵臨一個“危機”,那就是當下龐大的官僚係統中,新生代的政治新星仍然毫無蹤影。

在胡春華被稱近十年的“政治新星”後,實行菁英選拔的中共政治製度,忽然陷入了後繼無人的尷尬。 時至今日,中南海決策層似乎也意識到了“年輕幹部斷檔”這一政治現實,北京時間6月29日,政治局審議通過《關於適應新時代要求大力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的意見》,7月2日,習近平在同共青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談話時要求,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一天之後,習近平在出席全國組織工作會議時指出,各地區各部門要著眼近期需求和長遠戰略需要,培養選拔一定數量規模的優秀年輕幹部,對有培養前途的,要不拘一格大膽使用,表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鍵在黨,關鍵在人,歸根到底在培養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這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百年大計。” 四天三個會議談論年輕幹部問題,中南海憂慮之情,已然浮現。

今天中國官場之上,尤其是“65後”、“70後”年齡段官員的匱乏,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

為什麽年輕幹部晉升緩慢

對於今天中國三十一省地方常委班子進行梳理,可以發現,雖然“65後”官員的數量已經初顯規模,但身為“少壯派”的他們還處於一種尷尬的發展境地,並未成為接班梯隊的核心力量。如果對比“60後”的越級提拔現象可以發現,“65後”官員的越級提拔可謂鳳毛麟角。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60後”官員破格錄用的情況較為普遍。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劉俊生教授指出,“60後”晉升到副部級的最短年限是14年,晉升到正部級官員的最短年限為22年,幾乎每位“60後”省部級官員都有破格錄用的經曆。

2008年,45歲的胡春華成為河北省省長。2009年,46歲的孫政才成為吉林省省委書記。故外界並沒有看到“65後”官員百花齊放,主政一方的景象,“65後”官員整體也並未跟上接班的梯隊規模。 政壇70後晉升“緩慢” 與現任中共領導層官員的晉升規律相比,70後更為緩慢。 而於2013年最早成為70後部級官員的時光輝,在44歲才晉升為副部級。據《人民論壇》雜誌調查,從職務晉升的速度來看,“60後”擔任副部級領導幹部時平均任職年齡為43.8歲, 回看60後,他們大多在44歲以後已經開始主政一方,如46歲時孫政才由農業部部長轉任吉林省委書記;46歲時周強成為湖南省省長;45歲時胡春華成為河北省省長;陸昊也在46歲時成為黑龍江省省長。 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這裏有兩個方麵的原因。

其一,早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提拔年輕官員主要用以解決當時的官員結構嚴重老化問題。中共《人民論壇》雜誌曾調查指出,80%的“60後”都有破格提拔的經曆。而今官員年輕化的迫切性已大大降低。

對於中共官員這種代際更替減緩的趨勢,有分析人士指出,之所以“60後”世代官員成長速度更快,和當時的政治環境有關。“當時十分提倡幹部年輕化,要求在班子中配備一定數量的年輕幹部,所以當年不時會出現‘破格提拔’的現象”。在對“60後”副部級及以上官員履曆進行分析後,這位專家發現,80%的“60後”官員都有破格提拔經曆,其中從副科到正廳6個職務都有不同比例的破格晉升者。但在“70後”官員的仕途中,這樣的“破格提拔”卻變得越來越少。大部分官員的成長路徑都是在“按部就班”,他們從大學畢業到成為正廳級幹部基本都經曆了十七八年的曆練。

其二,中共以往對於年齡“一刀切”的措施造成了一定的負麵影響,提拔年輕幹部需要謹慎,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70後晉升的步伐。 這無疑引發人們對於中共接班梯隊斷層風險的擔憂。畢竟對於未來接班人的發現與培養提拔是攸關大局的。

誰是“新星”

那在今天中國官場中,有哪些“70後”的官員會獨樹一幟,將來有可能站在官場金字塔的頂端呢? 分析人士指出,坦率的說,目前就做這種預測,為時尚早,因為擺在他們麵前還有近20年的曆練才能站到真正的一線。不過在贏在起跑線的“70後”,總是讓人充滿期待的。例如現任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生於1971年10月,湖南永州人,研究生學曆,經濟學碩士。早在90年代末開始在廣東省政府辦公廳任職,並協助時任廣東省委常委的王岐山處理金融方麵的工作,後來在國務院經濟體製改革委員會工作並伴隨王岐山長達20年,可以說周亮具有豐富的金融改革方麵的經驗。

再例如現任銀保監會紀檢組組長李欣然,法學碩士。1995年8月參加工作後就開始任職於中共反腐部門,並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紀委鍛煉。中共十八大後,出任中共中央紀委第六、七紀檢監察室主任。 與周亮一樣,同為經濟學碩士的時光輝,1970年1月生於安徽阜陽,曾長期在上海任職,是一名典型的“上海牌”官員。而像中共政治局常委韓正等官員也是“上海牌”官員的代表人物。 同樣隸屬於“上海牌”官員的諸葛宇傑也是70後中的一員,工商管理碩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高級經濟師。現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秘書長諸葛宇傑,是上海本土官員,2016年7月,任中共上海市委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2017年5月諸葛宇傑成為中國最年輕的省級常委。

與周亮同齡的費高雲江蘇人,公共管理碩士學位,出身共青團係統,2014年1月正式走上常州市長崗位,時年42周歲,是當時江蘇第一位70後省轄市市長,曾臨危受命處理“啟東事件”(因居民抵觸排汙設施引發的群體事件)。2018年1月31日,費高雲當選副省長,成為“70後”副省部級官員,也是江蘇省首位70後副省長。

與時光輝同齡的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劉捷江蘇丹陽人,在職研究生,工學博士,高級工程師。早在38歲劉捷出任湖南省商務廳廳長時,已成為中國第一位70後省級政府組成部門廳(局)長;2013年8月劉捷出任新餘市委書記,成為江西本省當時最年輕的地級市委書記。當地媒體解讀稱,“代表著年輕的70後佼佼者正脫穎而出走上政治前台,初試鋒芒”。

中國官僚體係仿佛一頭巨獸,或明或暗的規則極為龐雜。人們逐漸發現,既有的政治標簽比如海派、紅二代、團派等越來越難以清晰地界定一個人的政治屬性,中共的政治菁英未來會被冠以越來越繁複的標簽,更多人可能不隻一兩個”關鍵詞”便可以概括,這也從另一麵向體現轉型過程中中國政治的複雜性。無論怎樣,培養政治新世代的要求,對於中共而言,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