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鎮宇: 從沒演過爛角色 我為此感到驕傲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衝上雲霄》

吳鎮宇很忙。大銀幕上有邱禮濤執導,再度攜手佘詩曼、張智霖的影片《泄密者》,熒屏上又有劉德華監製的網劇《東方華爾街》熱播,該劇一開局豆瓣評分就高達8.3分。

在很多人的固有思想中,喜歡演反派的吳鎮宇脾氣暴躁,並不太好相處,但這並不是真實的他。必須承認的是,他確實不喜歡掩飾自己,他很直接,有自己的獨到想法,且並不介意別人如何看待他。采訪中,他會時而高呼拍桌“自己能演的戲為什麽要用替身”,偶爾正襟危坐擔憂著“爛片如雲,能夠選擇的好電影幾乎為零”。

但對於演戲,他依舊有著自己的堅持,“我好像不演戲就沒了生活,雖說閑有閑的好處,但不拍戲好像參與不到社會,不知道周圍人最近發生了什麽,就像我也會‘八卦’那個人真的和另外那個人在一起了嗎?”


《絕代雙驕》

而當話題回歸到孩子、生活時,他又變回“吳媽”。“現在大家都叫你吳媽呢?”“對啊,我其實一直是個老派的人。”

當演員不求別的 隻為找份工作

1961年,吳鎮宇出生在香港一個普通家庭。原名吳誌強,問起當初為何要改名?他說,印象中好像隻有景黛音、湯鎮業這樣的名字才容易走紅,很少見名裏麵帶“強”字的明星。

那時,吳家附近有個“批命改名”的店,他說找那個師傅改過名的,都紅了,比如歐陽震華。

從小,看到電視裏的人,吳鎮宇都會心生羨慕,直言不諱兒時的夢想就是當明星。對於這一點,他從不覺得是好高騖遠。

他調侃自己學曆不好、家庭條件也不好,大概隻有明星這個職業不太計較這些,“我們那個年代都是平民生活,家庭環境太好反而當不了明星。你想想,哪有機會給你演富二代、富三代的?我們演的大多都是農民、警察這些小人物,影視作品需要表達一些苦楚才能感動觀眾,一輩子沒苦過、沒被欺負過,哪裏演得出來苦的感覺?”

所以在吳鎮宇的觀念裏,當明星不是為了光鮮亮麗,隻是為了找份工作,“但你再看看現在的一些小鮮肉,掙錢多容易,根本不需要演戲,也不用實景拍攝,坐在家裏穿著古裝戲服就能賺錢,摳像替身樣樣來,比網紅還網紅。”


《泄密者》

進TVB考了四年 畢業去跑龍套

17歲那年,吳鎮宇報考了無線電視台(TVB)藝員訓練班,一考,就是四年。“我的考試經曆真的是一部勵誌大劇啊”,三次被拒的理由也是各式各樣:第一次,台詞念得不夠好;第二次,台詞念好了,演得又不行;到了第三次,被拒的理由是——眼睛上鏡有問題,“他們說我是鬥雞眼,為了改掉這毛病,我跑去看小鳥,讓眼睛練得靈活一點。”

直到1982年,他才正式入選,“我本來都打算放棄了,結果被人死活拉著去考了”。同一年被錄取的,還有梁朝偉、周星馳。但吳鎮宇並沒有他的兩位同學那麽幸運。

至今提起在TVB跑龍套的日子,吳鎮宇沒有一絲抱怨,他說,演那些無關緊要的角色一點都不累,妝不怕花、頭發也不怕亂,沒有鏡頭,就在地上躺著歇會兒,拍完了還能和萬梓良、周潤發這些已經飛黃騰達的老學長去吃宵夜。

他不在乎比較,也不羨慕同學比他紅,但直到有一天,他發現沒人陪自己玩了,他著急了,“以前我們一起打牌的是四個人,結果一個個地走了,連陶大宇都走了,我想糟糕了。很快,他們的話題我都跟不上了。”吳鎮宇發現,他需要做出點改變了,他開始看和表演有關的書、看影碟,“原來,電影裏的才叫明星,電視中的最多叫藝員。”


《槍火》

總演反派是因沒人找他當主角

上世紀90年代初,父親的去世,讓吳鎮宇第一次感受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苦,再看看自己拿的那點工資,拍一天電影掙的錢能抵他在TVB幹一個月的。加上好友劉青雲等人紛紛轉戰電影市場,就算彼時已經擁有了“電視一哥”之位,他還是選擇邁出了這一步。

1992年,他因在電影《絕代雙驕》中飾演反派江玉郎,獲得了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提名;次年,他又在《溶屍奇案》《雨夜天魔》中出演殺人狂……他說,那時候沒人找他演主角,隻能去演那些沒人願意演的反派。到了1996年,他才迎來了事業的轉機,在《古惑仔之人在江湖》中飾演“靚坤”——雖然還是個“壞人”。“有次我去參加聯誼會,出席的有很多被叫做‘大哥’的人。他們用沙啞的聲音唱著張國榮的《儂本多情》,其他人如癡如醉般地鼓著掌,那個時候我就想,以後一定要用這種聲音去演次‘大哥’。”

“靚坤”之後,他開始減少演反派的頻次,“因為這個角色太經典了,我不想去破壞他。但我並不認為他(靚坤)是我事業的巔峰,而是一個開始,這之後才不斷有人找我拍戲。”

吳鎮宇討厭重複,他說每天做同一件事,很悶。所以他演了《賭神3》裏的師兄高傲、《基佬四十》裏的同性戀、《97家有喜事》裏的學霸。至今,他覺得,最難以駕馭的是《衝上雲霄2》中的Sam哥,重溫時甚至都很難想象,當時自己為什麽要這麽演。


《無間道2》
 
演戲不是競技比賽輸贏看緣分

打開知名度後,吳鎮宇的選擇也變多了,他的電影年產量逐日增長,產出了不少知名作品。

1999年,他憑借電影《槍火》中飾演的古惑仔阿來榮獲第37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2001年,他又以出場鏡頭不足10分鍾的《公元2000》,拿下第20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2003年,在《無間道2》裏刻畫了斯文中帶著狠辣的倪永孝,“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一句頗具宿命色彩的台詞,成了當年港片的經典,並讓他拿下第23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最終與獎項的失之交臂,至今都是他的一大遺憾。“當演員自然都想得獎,就像比賽一定要為冠軍奮鬥,最難的是,在你沒得到時該如何化解心結。競技體育慢了幾秒就可以分勝負,但演戲,你又知道輸在哪裏呢?還是要看緣分。”

與此同時,他開始嚐試自己做導演,“我記得有人跟我說,香港電影就像紡織業、繡花業的夕陽產業,我心裏不服氣,但又怕這是真的,就想趁沒徹底落寞前趕緊當次導演。”吳鎮宇的導演處女作《9413》頗受爭議,跳脫的劇情猶如他的腦回路一般,讓人摸不著頭腦;此後,他又執導了電影《自從他來了》,請來了黃秋生、黃子華等兄弟助陣,雖說這些作品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但吳鎮宇始終沒有放棄他的導演夢。

他說做導演最關鍵的是看劇本,但提及如今可選擇的劇本,他又無奈地搖搖頭,“說起這個我想死、真想死!我特懷念香港的黃金年代。那時候我們也不知道怎麽寫但又想寫,寫出來也不錯,現在卻沒了這種精神。”

吳鎮宇其實是個不甘於常態的人,表麵看上去酷酷的,讓人覺得有種距離感,但其實心思很細膩,就連回答同樣的問題,都不想給出雷同的答案。他說,因為工作忙,總覺得對兒子有愧疚,自認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隻能給自己打5分。他會為了家人和媒體抬杠、遇到看不慣的行為甚至會發飆,“我覺得自己隻是有看法,但不是亂發脾氣,事實上我是個老派的人,見到前輩會鞠躬,會很注重禮節,這大概才是我最真實的性格。”

吳媽親子課

費曼以後能長1.85米

雖然在銀幕上塑造了很多經典形象,但對年輕觀眾而言,認識吳鎮宇卻是通過真人秀《爸爸去哪兒》第二季,他也從此多了“吳媽”“吳三歲”的綽號。有了微博後,吳鎮宇成了寵娃狂魔,提到兒子費曼的現狀,“他確實應該減下肥了,但他的腳就這麽大,可能以後真的可以長到185cm。”

不支持兒子做演員

此前,費曼以客串身份出演了某影片。但在吳鎮宇眼裏,兒子在現階段其實根本搞不懂什麽叫拍電影,“以前他以為演電影就是真人秀,想怎麽來就怎麽來。結果到了現場完全不懂,就會被我說。”聊起兒子的未來,吳鎮宇說,他並不支持兒子將來進娛樂圈。“演員有什麽好做的,行業裏的潛規則又多,需要靠背景、靠關係,我就不支持。”?